余既以罪謫監(jiān)筠州鹽酒稅,未至,大雨,筠水泛濫,蔑南市,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處,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憐其無歸也,許之。歲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補其圮缺,辟聽事堂之東為軒,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為宴休之所。然鹽酒稅舊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適皆罷去,事委于一。晝則坐市區(qū)鬻鹽、沽酒、稅豚魚,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莫歸筋力疲廢,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則復出營職,終不能安于所謂東軒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讀書,竊嘗怪顏子以簞食瓢飲居于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私以為雖不欲仕,然抱關擊柝,尚可自養(yǎng),而不害于學,何至困辱貧窶自苦如此?及來筠州,勤勞鹽米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于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斗升之祿以自給者,良心其害于學故也。嗟夫!士方其未聞大道,沉酣勢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為樂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區(qū)區(qū)欲磨洗濁污,睎圣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樂,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為魯司寇,下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無所不可,彼蓋達者之事,而非學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譴來此,雖知桎梏之害而勢不得去。獨幸歲月之久,世或哀而憐之,使得歸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廬,為環(huán)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顏氏之樂,懷思東軒,優(yōu)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陽蘇轍記。
譯文
我因為獲罪已經(jīng)被貶擔任管理筠州鹽酒稅收政策的稅務官,我還沒有到就下起了大雨。簡州大水泛濫成災,淹沒了南岸的市場,漫上了北坡,沖壞了州府的大門。鹽酒稅所就在錦江邊,水災尤其嚴重。我來到往所的時候,房屋破敗。沒有安身之處。于是向郡府的長官作了報告,請求借用戶部巡祭使衙門暫居。郡府長官同情我沒有安身的地方,就答應了我的請求。這年十二月,才能勉強支立起傾斜的房子,將倒塌的墻壁修好,又在廳事堂的東邊蓋了一間小屋。屋前種了二株杉樹和上百棵竹子,作為我讀書休息的處所。但是,鹽酒稅務的差事,以前由三個人來管。我來到這里時,其余二人正好都卸職離去,所有的事務都落在我一個人頭上。白天我得
這篇文章以東軒為發(fā)軔之契機,以顏淵精神自樂與生活自苦,作者與顏淵,俗士與德者、達者的多重對比為線索,推崇重道、求道與行道精神,立論高遠,而推論人情人理,給讀者以深刻的啟迪。全文先敘事,后就事生論,層次清楚、平實自然,語言簡潔樸素,感情淳厚真實,寓憂憤于沉靜,頓挫而不失淡泊。
文章既為《東軒記》,當然要先寫東軒的建造。為些,文章先寫到職后面臨的困境。剛到筠州,大雨成災,“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這些話語,以及暫借部使者府居住等,生動地寫出了作者剛到住所時的狼狽。既而事情一轉(zhuǎn),寫建東軒,且“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為宴休之所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篇文章以東軒為發(fā)軔之契機,以顏淵精神自樂與生活自苦,作者與顏淵,俗士與德者、達者的多重對比為線索,推崇重道、求道與行道精神,立論高遠,而推論人情人理,給讀者以深刻的啟迪。全文先敘事,后就事生論,層次清楚、平實自然,語言簡潔樸素,感情淳厚真實,寓憂憤于沉靜,頓挫而不失淡泊。
文章既為《東軒記》,當然要先寫東軒的建造。為些,文章先寫到職后面臨的困境。剛到筠州,大雨成災,“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這些話語,以及暫借部使者府居住等,生動地寫出了作者剛到住所時的狼狽。既而事情一轉(zhuǎn),寫建東軒,且“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為宴休之所。”以上寫東軒建造的緣起和過程,其中重點反而是初到筠州時的一場水患,實以此曲折寫出了貶謫之苦。
時正推行新法,“市易法”即其中之一。作者始來筠州印想借東軒以宴休,可見對推行新法不是積極態(tài)度。然而這個工作“舊以三吏共事”,此時別二人又“適皆罷去”,俗務叢集于一身,這段逐日繁忙的景象,描寫頗生動,當是切身之體會。文章把這與東軒的辟建和閑置相糾結,以“每旦暮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然自笑也”收束,字里行間帶著絲絲縷縷的悲切酸楚。
文章從第二段起轉(zhuǎn)入議論。作者將文思宕開,議論起了古代的顏回。過去自己曾有一種想法,以為顏回即使“抱關擊柝”,也不致如此困窘,又不妨礙學問,何至自苦如此。既而言到筠州后吏事冗雜,根本不能做學問,才悟出顏回何以甘心貧窶。接著寫到人生追求有層次,未得道前或以“子女玉帛”為樂,既得道后就變成了精神追求之樂。而自己今天卻無暇讀書,這對一個學者文人來說才是更大的痛苦。最后寫今日的愿望。像孔子那樣能上能下,對自己的地位一無所顧,自己是無法做到的。今日所希望的不過是放我回鄉(xiāng)。然而連這一點恐怕也難以實現(xiàn),表現(xiàn)了此時精神的痛苦與消沉。
綜上可見,《東軒記》雖然是為東軒建造而作,實際是反映被貶后的處境和心情。這篇文章突出的特色是迂余委折、文筆含蓄。園亭記多寫宴休之樂,該文卻是寫被貶后的消沉和憤懣。文章落筆便見高潮,寫始來筠州無以為家的窘狀。后建起東軒,本以為可得“宴休之所”,不料吏事繁忙,又使自己無暇宴休,文筆曲折,且含蓄地表現(xiàn)了被貶小吏的酸辛和對推行新法的厭倦,議論部分也是如此。先由不理解顏回何以簞食瓢飲的清苦寫起,再寫今日始知幻想俗事纏身而不害于學的天真。最后由贊孔子無論高下“無所不可”轉(zhuǎn)而寫到自己唯愿還鄉(xiāng)。文章就是這樣曲折而又含蓄地寫出了自己此時的處境和心情。
▲
參考資料:完善
1、 李回主編.唐宋八大家散文廣選新注集評 蘇轍卷:遼寧人民出版社,1999.01 第1版:第294頁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