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亭前小溝東臨長江,柳岸葦堤一望無際,安靜的村莊只有賣魚賣柴的人在早上作生意時才喧鬧一陣子。整天安居無事,光陰白白度過,什么事也未作成。不過,莼菜、白藕、珍米、錦鯉等食物,年復一年地離開不了。
想和舊友痛飲如浮丘在瑤池般的生活,歌妓舞女穿著仙女般飄柔的衣,輕歌曼舞于仙境。飄落到了人間,再也聽不到道士誦經之聲,只好過著風露交加的生活。我抱著一張白色的琴,獨自一人面對月宮彈奏;否則,對君思念之情是難以寄托的。
注釋
哄:一陣喧鬧。
永晝:白天。端居:謂平常居處,安居。
絲莼(chún):湖水植物,可作菜。
珠粳:
上片,運用景事反觀手法,寫功名未就,感到空悲而又極力排遣與安慰的心態。開頭五句,寫了臨皋煙景:小溝、長江、柳堤、葦岸、煙村、早市。它們疊印成了“連云際”的“瀟灑”而喧鬧的漁樵之鄉的風景圖,很有特色。面對如此美麗的江濱風光,東坡竟產生了與常人不同的人生感嘆:“永晝端居,寸陰虛度,了成何事。”然而,東坡畢竟是東坡,迅即調整心態,從“絲莼”、 “玉藕”、“珠粳”與“錦鯉”的尋常百姓生活中,看到了一條值得留戀的人生道路。
下片,運用仙話寄托的筆法,回憶起京城令作者陶醉的生活,感嘆貶居黃州后的無奈心境。開頭六句,從宴飲和歌舞兩個側面,再現了當年東坡京城那種“浮丘”仙人式的、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上片,運用景事反觀手法,寫功名未就,感到空悲而又極力排遣與安慰的心態。開頭五句,寫了臨皋煙景:小溝、長江、柳堤、葦岸、煙村、早市。它們疊印成了“連云際”的“瀟灑”而喧鬧的漁樵之鄉的風景圖,很有特色。面對如此美麗的江濱風光,東坡竟產生了與常人不同的人生感嘆:“永晝端居,寸陰虛度,了成何事。”然而,東坡畢竟是東坡,迅即調整心態,從“絲莼”、 “玉藕”、“珠粳”與“錦鯉”的尋常百姓生活中,看到了一條值得留戀的人生道路。
下片,運用仙話寄托的筆法,回憶起京城令作者陶醉的生活,感嘆貶居黃州后的無奈心境。開頭六句,從宴飲和歌舞兩個側面,再現了當年東坡京城那種“浮丘”仙人式的、“瑤池”仙境般的“沉醉生活,再現了眾“青鸞”穿著“搖曳”的“銖衣”,進入“壺中天地”而“歌舞”的縹緲輕舉美之情景。頗有“坐中年少暗消魂,爭問青鸞家遠近”(柳永《木蘭花》)的韻味,反映了東坡借仙人、仙境以解脫空虛苦悶的無奈心態。緊接著,筆鋒一轉,反照現實,天上人間,好不凄涼,從“瑤池”、“壺中天地”的仙境陡然“飄墮人間”,過著“露寒風細”貧困的貶居生活。與《水龍吟·小舟橫截春江》作《越調笛聲慢》贈公顯的心境一樣,唯一告慰故友的是“我”抱素琴,獨向“銀蟾影里”遙慰,否則, “此懷難寄”。
全詞以景托情,正反觀照,雜以仙話的點化引用,作者將自己此時此地對人生、對現實懷有虛無感和傷嘆感表達得淋漓盡致。道時光易逝,嘆懷才不遇;借仙話隱道,解脫空虛愁苦??v觀全詞,抓住雖以“抱琴”“獨向銀蟾”遙慰,仍隱留著“此懷難寄”之感?!?/p>,
參考資料:完善
1、 孔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245-246 2、 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95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