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送春

劉辰翁〔宋代〕〔〕

春,汝歸歟?風雨蔽江,煙塵暗天。況雁門阨塞,龍沙渺莽,東連吳會,西至秦川。芳草迷津,飛花擁道,小為蓬壺借百年。江南好,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
江南正是堪憐!但滿眼楊花化白氈。看兔葵燕麥,華清宮里;蜂黃蝶粉,凝碧池邊。我已無家,君歸何里?中路徘徊七寶鞭。風回處,寄一聲珍重,兩地潸然!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光,你要回去了嗎?風雨遮蔽了江面,煙塵昏暗了藍天。況且,雁門關(guān)險塞阻隔,龍沙堆空曠迷茫。東邊將吳會接連,西邊與秦川相銜。芳草連綿,掩遮了津渡;落英繽紛,遮蔽在道前。請在蓬萊、方壺般的神仙境界中小住一百年。江南如此美景,問您是為了什么,不在此稍微流連?
江南,正叫人惜憐。只見漫漫楊花,化為白氈,無邊地伸延。看見兔葵燕麥,長滿在華清宮里;黃蜂粉蝶,纏繞在凝碧池邊。我已無家可回。您又有何處可歸?途中徘徊不已,攜去了珍貴的七寶鞭,清風回旋,寄去一聲珍重的屬托。兩地相念,淚落漣漣。

注釋
雁門:雁門關(guān),在山西北部代縣境內(nèi)。
厄塞:險塞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詞題為“送春”,詞人感嘆春色、春事,實際上是借以哀傷宋朝故國的淪亡,全詞即圍繞這一題意展開。

  上闋前三句以“春汝歸歟”發(fā)問,向讀者展現(xiàn)出春將歸去的場景:風雨蔽江,煙塵暗天,春天像一個要歸家的行客,即將遠去。詞人面對春天的歸去,心有不甘,因此小心詢問:春天你真的要走嗎?然而春天不顧詞人的留戀,還是義無反顧地離開了。走時風雨交加,百花凋零,煙霧漫天,一片凄然。那么春天究竟能走向哪里呢?詞人從東、南、西、北四個空間方位將春天可能走的方向一一呈現(xiàn):北有險關(guān)擋道,南有曠漠阻隔,東至江浙,西到八百里秦川,到處都是芳草遮渡口,飛花塞道路,春想歸去,卻無家可歸。所幸的是還有一個蓬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詞題為“送春”,詞人感嘆春色、春事,實際上是借以哀傷宋朝故國的淪亡,全詞即圍繞這一題意展開。

  上闋前三句以“春汝歸歟”發(fā)問,向讀者展現(xiàn)出春將歸去的場景:風雨蔽江,煙塵暗天,春天像一個要歸家的行客,即將遠去。詞人面對春天的歸去,心有不甘,因此小心詢問:春天你真的要走嗎?然而春天不顧詞人的留戀,還是義無反顧地離開了。走時風雨交加,百花凋零,煙霧漫天,一片凄然。那么春天究竟能走向哪里呢?詞人從東、南、西、北四個空間方位將春天可能走的方向一一呈現(xiàn):北有險關(guān)擋道,南有曠漠阻隔,東至江浙,西到八百里秦川,到處都是芳草遮渡口,飛花塞道路,春想歸去,卻無家可歸。所幸的是還有一個蓬壺仙島,可以小居百年。那么,既然四處無路,詞人為何冒出一句“小為蓬壺借百年”呢?原來,這一句正是喻指北宋滅亡、宋室南渡,偏處江南一隅的上百年歷史。通過此句隱喻,整首詞借傷春、送春、問春來寄托哀悼北宋南遷,終致南宋滅亡的主旨便愈見清晰。之后,“江南好,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的問春,也就有了著落。南宋朝廷偏安江南,置北方失地于不顧,肯定是認為“江南好”。但是,既然“江南好”,緣何僅寄居百年就匆匆離去了呢?這“問夫君”,字面上看是女子問丈夫,但這“君”,實際上正是指南宋的最高統(tǒng)治者。詞人深責南宋當政者不思進取,全無志氣,自甘沉溺江南l臨安這個洞天福地,最終致江南國土盡失。“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一問,問得尖銳、深刻而又滿懷沉痛和哀傷。

  下闋則集中寫南宋滅亡后讓人“堪憐”的春色。這“江南正是堪憐”與上闋“江南好”形成對比反差。“但滿眼楊花化白氈”,表面上言春色已盡,實際上在詞人眼中,這如同大地披喪服,處處寄寓著作者為故國淪亡的哀悼之情。接下來“看"字引領(lǐng)的四句,描述南宋宮廷如今長滿野草,蜜蜂和蝴蝶在昔日的帝王臺上飛舞。故國何以如此,詞人沒有正面作答,但在字里行間卻埋藏著詞人那顆被壓抑的對故國眷念的赤子愛國之心。在這顆跳動的赤誠之心上,既淤積著痛恨宋朝君臣無能的憤懣,又彌漫著個人無能為力的痛楚。情已至此,詞人干脆拋開前面的比興象征,直接宣泄自己迷茫彷徨的憂傷:“我已無家,君歸何里?中路徘徊七寶鞭。”春色已盡,國運到頭。詞人猶豫徘徊感到前途渺茫,即使握有七彩珍寶做的馬鞭又能怎樣,難道還能使時光倒流?春天重回,國運復振?一切都晚了,一切復興趙宋王朝的夢想都是枉然。全詞在“風回處,寄一聲珍重,兩地潸然”三句后戛然而止。國家雖已敗亡,但詞人仍眷戀于故國不愿離去。在一聲珍重的問候中,將詞人對故國的眷戀融會其中,真是語短情長,令人回味。▲

,

參考資料:完善

1、 姜鈞.《宋詞大鑒賞》:外文出版社,2012:第386-387頁
創(chuàng)作背景
詞題為“送春”,詞人感嘆春色、春事,實際上是借以哀傷宋朝故國的淪亡,全詞即圍繞這一題意展開。
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xiāng)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chǎn),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