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王維〔唐代〕〔〕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玩 一作:重)
譯文及注釋
譯文渭水縈繞著秦關曲折地東流,黃麓山環抱著漢宮長年依舊?;瘦傔h出千重宮門夾道楊柳,閣道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錦繡。帝城高聳入云的是鳳閣鳳樓,春雨潤澤千家樹木美不勝收。為了把住春光時令出巡民憂,不是因為玩賞春光駕車逛游!
注解渭水:即渭河,黃河最大支流,在陜西中部。秦塞:猶秦野。塞:一作“甸”。這一帶古時本為秦地。黃山:黃麓山,在今陜西興平縣北。漢宮:也指唐宮。鑾輿(luán yú) :皇帝的乘輿。迥出:遠出。千門:指宮內的重重門戶。此句意謂鑾輿穿過垂柳夾道的重重宮門而出。上苑:泛指皇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蓬萊宮,即唐大明宮。唐代宮城位于長安東北,而大明宮又位于宮城東北。興慶宮在宮城東南角。公元735年(開元二十三年),從大明宮經興慶宮,一直到城東南的風景區曲江,筑閣道相通。帝王后妃,可由閣道直達曲江。王維的這首七律,就是唐玄宗由閣道出游時在雨中春望賦詩的一首和作。所謂“應制”,指應皇帝之命而作。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詩一開頭就寫出由閣道中向西北眺望所見的景象。首句寫渭水曲折地流經秦地,次句指渭水邊的黃山,盤旋在漢代黃山宮腳下。渭水、黃山和秦塞、漢宮,作為長安的陪襯和背景出現,不僅顯得開闊,而且因為有“秦”、“漢”這樣的詞語,還增強了時空感。詩人馳騁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蓬萊宮,即唐大明宮。唐代宮城位于長安東北,而大明宮又位于宮城東北。興慶宮在宮城東南角。公元735年(開元二十三年),從大明宮經興慶宮,一直到城東南的風景區曲江,筑閣道相通。帝王后妃,可由閣道直達曲江。王維的這首七律,就是唐玄宗由閣道出游時在雨中春望賦詩的一首和作。所謂“應制”,指應皇帝之命而作。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痹娨婚_頭就寫出由閣道中向西北眺望所見的景象。首句寫渭水曲折地流經秦地,次句指渭水邊的黃山,盤旋在漢代黃山宮腳下。渭水、黃山和秦塞、漢宮,作為長安的陪襯和背景出現,不僅顯得開闊,而且因為有“秦”、“漢”這樣的詞語,還增強了時空感。詩人馳騁筆力,描繪出這樣廣闊的大背景之后,才回筆寫春望中的人:“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币驗殚w道架設在空中,所以閣道上的皇帝車駕,也就高出了宮門柳樹之上。詩人是回看宮苑和長安。這里用一個“花”字渲雜繁盛氣氛,“花”和“柳”又點出了春天。“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边@兩句仍然是回看中的景象。經過三四兩句回旋,到這里再出現,就更給人一種高峰突起的感覺。云霧低回繚繞,盤亙在廣闊的長安城上,云翠中托出一對高聳的鳳闕,像要凌空飛起;在茫茫的春雨中,萬家攢聚,無數株春樹,在雨水的沐浴中,更加顯得生機勃發。這是一幅帶著立體感的春雨長安圖。由于云遮霧繞,其他的建筑,在視野內變得模糊了,只有鳳闕更顯得突出,更具有飛動感;由于春雨,滿城在由雨簾構成的背景下,春樹、人家和宮闕,相互映襯,更顯出帝城的闊大、壯觀和昌盛。這兩句不僅把詩題的“雨中春望”寫足了,也表明了這個春天風調雨順,為過渡到下文作了鋪墊?!盀槌岁枤庑袝r令,不是宸游重物華?!惫糯醇竟澮幎P于農事的政令叫時令。這句的意思是說,這次天子出游,本是因為陽氣暢達,順天道而行時令,并非為了賞玩景物。這是一種所謂寓規于頌,把皇帝的春游,夸飾成順天道之舉。
古代應制詩,大多是歌功頌德之詞。王維這首詩也不例外,但詩歌的藝術性很高,王維善于抓住眼前的實際景物進行渲染。比如用春天作為背景,讓帝城自然地染上一層春色;用雨中云霧繚繞來表現氤氳祥瑞的氣氛,這些都顯得真切而自然。這是因為王維兼有詩人和畫家之長,在選取、再現帝城長安景物的時候,構圖上既顯得闊大美好,又足以傳達處于興盛時期帝都長安的風貌?!?參考資料:完善
1、
《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66-167頁
創作背景
蓬萊宮,即唐大明宮。唐代宮城位于長安東北,而大明宮又位于宮城東北。興慶宮在宮城東南角。公元735年(開元二十三年),從大明宮經興慶宮,一直到城東南的風景區曲江,筑閣道相通。帝王后妃,可由閣道直達曲江。王維的這首七律,就是唐玄宗由閣道出游時在雨中春望賦詩的一首和作。所謂“應制”,指應皇帝之命而作。
王維
王維(701─76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九歲知屬辭,十九歲應京兆府試點了頭名,二十一歲(開元九年)中進士。任大樂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規表演黃獅子舞被貶為濟州(在今山東境內)司功參軍。宰相張九齡執政時,王維被提拔為右拾遺,轉監察御史。李林甫上臺后,王維曾一度出任涼州河西節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陽去主持考試工作。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和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