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山居即事

辛棄疾〔宋代〕〔〕

幾個輕鷗,來點破、一泓澄綠。更何處、一雙鸂鶒,故來爭浴。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有飛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滿,秧新谷。閑日永,眠黃犢。看云連麥壟,雪堆蠶簇,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幾只輕盈的鷗鳥飛來,把滿湖碧綠澄澈的湖水都擾動了。還有不知哪里來的一雙紫鴛鴦,也故意加進來逐水嬉戲,爭鬧不休。我一面細讀《離騷》,一面舉杯痛飲;在飽看翠竹之余,也不推辭各種肉食美味。附近還有一道瀑布,猶如明珠飛濺,供我觀賞,它不停地傾瀉著,日日足有三千斛。
春天,雨水豐足,新播下的谷種長出了碧綠的秧苗;進入農閑的時節(jié),小黃牛懶散地打著瞌睡。地里的麥子熟了,有如連綿不斷的黃云;蠶房里白花花的新繭簇擁著,恰似堆堆白雪。哎,若是要追求人生的富足,眼前已經可以滿足了;如粟壞帶不滿足 那什么時候井滿足夠。幾位老農見我閑著沒事,就邀我到東園去走走,說是枇杷已經熟了。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本詞題目為“山居即事”,詞的內容扣緊題目來寫,描寫老詞人初夏季節(jié)的山居生活清閑情景,表現(xiàn)老詞人滿足于這風景優(yōu)美、人情淳樸的山村生活環(huán)境的安適情懷。

  上片主要描寫初夏季節(jié)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突出自己山居生活環(huán)境的清幽絕塵和自我情懷的自然愜意。起二韻筆中帶趣,曲折起伏地寫出水鳥飛來瓢泉碧水潭中的風景,動中含靜。寫輕鷗飛來,群集水面,劃破瓢泉如鏡子似的碧水的優(yōu)美景象。一語“點破”,把瓢泉先前的平靜如鏡與現(xiàn)在的漣漪乍起就都表現(xiàn)出來了。這是破靜入動的第一層意思。其次,輕鷗的到來,不僅會有動作,而且會有聲音,輕鷗的鳴叫詞面雖然未寫,但是,它們的聲音自然被暗融于畫面中。這是瓢泉景象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本詞題目為“山居即事”,詞的內容扣緊題目來寫,描寫老詞人初夏季節(jié)的山居生活清閑情景,表現(xiàn)老詞人滿足于這風景優(yōu)美、人情淳樸的山村生活環(huán)境的安適情懷。

  上片主要描寫初夏季節(jié)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突出自己山居生活環(huán)境的清幽絕塵和自我情懷的自然愜意。起二韻筆中帶趣,曲折起伏地寫出水鳥飛來瓢泉碧水潭中的風景,動中含靜。寫輕鷗飛來,群集水面,劃破瓢泉如鏡子似的碧水的優(yōu)美景象。一語“點破”,把瓢泉先前的平靜如鏡與現(xiàn)在的漣漪乍起就都表現(xiàn)出來了。這是破靜入動的第一層意思。其次,輕鷗的到來,不僅會有動作,而且會有聲音,輕鷗的鳴叫詞面雖然未寫,但是,它們的聲音自然被暗融于畫面中。這是瓢泉景象由靜入動的第二層意思。所以,第一韻就已生意畢出。接韻更“錦上添花”,寫不常見的一雙紫鴛鴦飛來與輕鷗爭浴的景象。“更何處”一語,體現(xiàn)出詞人看見紫鴛鴦比看見常見的輕鷗更為欣喜的感情。“故來”一詞,也是語中含情,仿佛這多情的紫鴛鴦,有意趕熱鬧、有意要令詞人開心。起頭才兩韻,就已經把水鳥畢集的景象寫得極為熱鬧。第三韻不再以景顯情,而是直接轉回自身,寫自身自然愜意的心境。本來,讀《離騷》的行為本身,是胸中塊壘轉借《離騷》發(fā),但是此處因為借用了一個“讀《騷》痛飲為名士”的典故,再加上整體語境又是那樣安適,主旨又是談論滿足的境界者。至于“看竹”一句,則是在蘇軾的原詩上再翻進一層,不僅表現(xiàn)他比蘇軾更趨于達觀、對“看竹”與“吃肉”二事不強作雅俗分別的混沌境界,而且也表現(xiàn)出他目前生活安穩(wěn)清閑、有“竹”有“肉”。“何妨”一詞,最具韻味。上片末韻,復歸到優(yōu)美的自然景象的描寫,描寫山上飛泉流珠瀉玉的清美景象,使瓢泉的景色突破“一泓澄綠”的格局而具有更開闊、縱深的空間效果。同時,飛泉日日獻明珠的措辭,反映出了詞人滿足于如此清美景象、不以清貧為恥的精神境界。

  下片主要表現(xiàn)山居生活環(huán)境的寧靜悠閑、飽滿自足和人情的淳樸親厚。過片接“有飛泉”一韻而來,寫酣暢的春雨過后,田間隴上生意自然的景象。春水注滿了田間,得到水分充分滋養(yǎng)的秧苗,生意充沛;忙完了農耕后的黃牛安適地度過它閑暇的白日。總之,一切處在自在的狀態(tài)中。接韻以一“看”字領起,詞人充滿喜悅地向讀者指點出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田隴上快成熟的麥子,恍若連天的黃云;蠶房里已吐出的蠶絲,正似朵朵白雪。至此,五月鄉(xiāng)野的生機,被綠色的秧苗、黃色的麥穗、白色的新絲勾勒出一幅簡樸而大方的圖畫。“若要”一韻,情中含理又帶有以理遣情的痕跡,滋味最是蘊藉雋永。它寫出了詞人對此田園風景的滿足感,也傳遞了詞人志愿未得實現(xiàn)的微憾感,而終歸于以理遣情的平靜曠達。結韻更突出地顯示出鄉(xiāng)野生活的人情美:野老熱情相邀,扶他到枇杷園中嘗新的畫面,顯示出一種親切淳樸的鄉(xiāng)野的友情,借這一鏡頭,詞人傳達出了自己與晚年的陶淵明一樣融化于簡單淳樸的田園生活的情意。

  本詞的抒情風格,體現(xiàn)出輕揚閑適、理趣盎然的特點,語言樸素而大方,韻昧恬淡而雋永。▲

,

參考資料:完善

1、 葉嘉瑩主編 母庚才 顧之京副主編 朱德才 薛祥生 鄧紅梅編著,.辛棄疾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2006年01月第1版:第1015頁
創(chuàng)作背景
本詞題目為“山居即事”,詞的內容扣緊題目來寫,描寫老詞人初夏季節(jié)的山居生活清閑情景,表現(xiàn)老詞人滿足于這風景優(yōu)美、人情淳樸的山村生活環(huán)境的安適情懷。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初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今屬山東)人。受學于亳州劉瞻,與黨懷英為同舍生,號辛黨。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義軍烽起。棄疾聚眾二千,隸耿京為掌書記,奉表南歸。高宗于建康召見,授右承務郎,任滿。改廣德軍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論》、《九議》,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復失地的建議。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東......[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