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傷感

周邦彥〔宋代〕〔〕

遼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寸書不寄。魚浪空千里。
憑仗桃根,說與凄涼意。愁無際。舊時衣袂。猶有東門淚。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像那“遼東鶴”,離開多年之后,終于又歸來了。這熟悉而又生疏的故鄉,有多少能勾起我傷感落淚的地方。都說魚能傳書,可是江波空自千里長流,這些年我們競未通過一封信。
如今物是人非,我只能通過她的妹妹代我轉達凄涼的心情。憂愁沒有盡頭。我只記得:舊日的衣袖上,還留著她在東門送別我時滴落的淚水。

注釋
遼鶴:《搜神后記》載,遼東人丁令威外出學道多年,后化鶴歸鄉,徘徊于空中,歌日:“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后常用以指重游舊地之人。
魚浪:劉向《列仙傳》載。陵陽子明釣得白魚,腹中有書。此處反用其意,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遼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起首二句以比興發端。將自己比作離家千年的遼東鶴,一旦飛回故鄉,事事處處都引起對往昔生活的深情回憶,觸發起無限傷感的情懷,“遼鶴”用的是《搜神后記》中丁令威的故事。”“故鄉多少傷心地”,《夷堅二志》作“故人多少傷心事。”

  “寸書不寄,魚浪空千里”兩句。暗用典故。劉向《列仙傳》載:“陵陽子明釣得白魚,腹中有書。“又,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有句云: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里化用舊典,補敘別后多年了無音們。上句似先寫對方不寄書,實足從巳方感覺而后得知。下句直說自己久盼情狀。盼而“空”是結果”久盼的全過程,便從這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遼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起首二句以比興發端。將自己比作離家千年的遼東鶴,一旦飛回故鄉,事事處處都引起對往昔生活的深情回憶,觸發起無限傷感的情懷,“遼鶴”用的是《搜神后記》中丁令威的故事。”“故鄉多少傷心地”,《夷堅二志》作“故人多少傷心事。”

  “寸書不寄,魚浪空千里”兩句。暗用典故。劉向《列仙傳》載:“陵陽子明釣得白魚,腹中有書。“又,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有句云: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里化用舊典,補敘別后多年了無音們。上句似先寫對方不寄書,實足從巳方感覺而后得知。下句直說自己久盼情狀。盼而“空”是結果”久盼的全過程,便從這個“空”字透露出來,從這個“空”,才回過頭來察覺了本是由于對方的“寸書不寄”。詞意平實,卻蘊思細致,深有韻味。

  過片又回到眼前,“憑仗桃根,說與凄涼意”。人事變遷,信音遼邈,重來舊處,不見伊人,欲訴無由。東晉王獻之有《桃葉歌》三首,其二云:“桃葉復桃葉,桃葉連桃根。桃葉,獻之愛妾名,其妹名桃根。姊妹連枝,憑她說與,作者用比曲說如此雖隔一層,也是有死勝無了。“凄涼意”,《夷堅三志》作“相思意”。“凄涼”也好,“相思”也好,都是指多年積蓄未了情。 “凄涼”二字似乎表達得更深一些。有此二字,亦足以道出滿腔幽情了。

  結尾“愁無際”三字,包含了別來至今,蕩漾在自己心中的無盡的悲感。“舊時衣袂,猶有東門淚”寫黯然銷魂之意,將情感推向極致。詞人看到她的舊時衣物至今猶在,內心情感無法抑制,除了泫然淚下之外,再也說不出任何話語。古樂府《東門行》曰:“出東門,不顧歸。“”東門”在古典文學中是帶有濃厚悲傷色彩和感傷意蘊的送別之所,被賦予“一去不返”的定性。詞人在這里化用,足以體現他仿佛認命一般,對于那些離去的人和事不抱任何希冀與期待了。

  這首詞直抒胸臆,雖淡淡寫來,亦有深情無限。全篇章法多變,搖曳生姿,起承轉合,各具其妙。最妙處當是結句,觸物生情,遙應篇首,既綰合全篇,又點透題旨,有語淡情深之余味。▲

,

參考資料:完善

1、 林力、 肖劍.《宋詞鑒賞大典 》(上、中、下卷):長征出版社,1999年:第607頁
創作背景
“遼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起首二句以比興發端。將自己比作離家千年的遼東鶴,一旦飛回故鄉,事事處處都引起對往昔生活的深情回憶,觸發起無限傷感的情懷,“遼鶴”用的是《搜神后記》中丁令威的故事。”“故鄉多少傷心地”,《夷堅二志》作“故人多少傷心事。”
周邦彥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自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周早年「疏雋少檢,不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書」。元豐初,「游太學,有俊聲」。神宗時擢為試太學正。元四年(1089)出為廬州(今安徽合肥)教授。紹圣四年(1097)還朝,任國子主簿。徽宗即位,改除校書郎,歷考功員外郎,衛尉宗正少卿兼議禮局檢討。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長治)。六年,自明州(今浙江寧波)任入秘書監......[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