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鶴賦

鮑照〔南北朝〕〔〕

  散幽經以驗物,偉胎化之仙禽。鐘浮曠之藻質,抱清迥之明心。指蓬壺而翻翰,望昆閬而揚音。澘日域以回騖,窮天步而高尋。踐神區其既遠,積靈祀而方多。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引員吭之纖婉,頓修趾之洪姱。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朝戲于芝田,夕飲乎瑤池。厭江海而游澤,掩云羅而見羈。去帝鄉之岑寂,歸人寰之喧卑。歲崢嶸而愁暮,心惆悵而哀離。

  于是窮陰殺節,急景凋年。骫沙振野,箕風動天。嚴嚴苦霧,皎皎悲泉。冰塞長河,雪滿群山。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星翻漢回,曉月將落。感寒雞之早晨,憐霜雁之違漠。臨驚風之蕭條,對流光之照灼。唳清響于丹墀,舞飛容于金閣。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躑躅徘徊,振迅騰摧。驚身蓬集,矯翅雪飛。離綱別赴,合緒相依。將興中止,若往而歸。颯沓矜顧,遷延遲暮。逸翮后塵,翱翥先路。指會規翔,臨岐矩步。態有遺妍,貌無停趣。奔機逗節,角睞分形。長揚緩騖,并翼連聲。輕跡凌亂,浮影交橫。眾變繁姿,參差洊密。煙交霧凝,若無毛質。風去雨還,不可談悉。既散魂而蕩目,迷不知其所之。忽星離而云罷,整神容而自持。仰天居之崇絕,更惆悵以驚思。

  當是時也,燕姬色沮,巴童心恥。巾拂兩停,丸劍雙止。雖邯鄲其敢倫,豈陽阿之能擬。入衛國而乘軒,出吳都而傾市。守馴養于千齡,結長悲于萬里。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自秘籍流傳以驗察白鶴,由不凡之胎化育仙鳥。秉賦超邁曠遠的美質,懷具清靜遼闊的明心。朝蓬萊、方壺而振翅,望昆侖、閬苑以高鳴。環繞天域翱翔疾飛,邀避宇空高飛縈尋。飛行天宇將已遙,積累神齡而已多。眼帶朱紅而明亮,頂凝丹紫而高華。伸頸放開纖細婉轉的歌聲,停止了有力美好的高腳。收攏白翅而對水弄影,抖動玉羽而俯視丹頂。早晨嬉戲于昆侖的芝田,黃昏在仙家的瑤池飲水。厭倦江海而漫游草澤,為隱蔽的巨網而羈絆。離開寂靜的天帝居所,到達喧嘩低下的人間。歲月凜凜而愁暮,心情凄凄而傷別。

  這時隆冬摧煞節候,急日催速歲月。寒沙飛卷原野,勁風振動天空。慘慘冷霧,清清寒泉。冰蓋長河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此賦以時間為序展開,先寫鶴從仙境降落人間后所見的凄涼景象,然后鋪敘鶴美妙的舞姿,最后寫鶴不能自由的悲哀。全賦語言靈活多變,情節跌宕起伏,通過藝術的想象和夸張創作出了優美動人的藝術形象和高遠的意境。

  此賦據其情節發展可分為三層。從開頭到“心惆惕而哀離”為第一層,這層寫仙鶴稟賦高貴、美麗,卻不幸為人所捕縛,而無限悲哀。從“于是窮陰殺節”到“不可談悉”為第二層。這層首先寫鶴從仙境降落人間后所見的凄涼景象,作者這樣安排,一是襯托鶴舞的優美,二是說明鶴的悲哀,仙界是那樣幽美,人間卻如此凄慘。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令鶴不禁傷悲。在歲暮蕭瑟的背景上,作者筆鋒一轉,開始精心描繪仙鶴變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此賦以時間為序展開,先寫鶴從仙境降落人間后所見的凄涼景象,然后鋪敘鶴美妙的舞姿,最后寫鶴不能自由的悲哀。全賦語言靈活多變,情節跌宕起伏,通過藝術的想象和夸張創作出了優美動人的藝術形象和高遠的意境。

  此賦據其情節發展可分為三層。從開頭到“心惆惕而哀離”為第一層,這層寫仙鶴稟賦高貴、美麗,卻不幸為人所捕縛,而無限悲哀。從“于是窮陰殺節”到“不可談悉”為第二層。這層首先寫鶴從仙境降落人間后所見的凄涼景象,作者這樣安排,一是襯托鶴舞的優美,二是說明鶴的悲哀,仙界是那樣幽美,人間卻如此凄慘。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令鶴不禁傷悲。在歲暮蕭瑟的背景上,作者筆鋒一轉,開始精心描繪仙鶴變幻迷離、美妙無比的舞姿:動則“驚身蓬集,矯翅雪飛”、“將興中止,若往而歸”、“奔機逗節,角睞分形。長揚緩騖,并翼連聲”;靜則“煙交霧凝,若無毛質”。這優美的舞姿,就像一縷溫馨的春風,吹進了冷瑟的人間;恰似一股涓涓的清泉,流淌在人們的心田,令人陶醉,令人飄然。仙鶴正因此而受尊寵,然而它滿心“哀離”之情。所以最一層緊扣中心,寫到:“既散魂而蕩目,迷不知其所之”、“仰天居之崇絕,更惆惕而驚思”。盡管人們在贊美它,驚服它,“燕姬色沮,巴童心恥”,一切舞樂都不能與它比擬。它可以乘大夫之車,可以使所有的人傾倒。但這種尊寵并不是它的目的。它需要的是能夠騁志翱翔的天空,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因而,越是備受尊寵,為人所養,它越感到悲哀。最后,作者用兩句韻味深長的話為仙鶴唱了挽歌:“守馴養于千齡,結長悲于萬里。”唱出了仙鶴,也是作者無限的惆悵。

  在藝術方面,此賦也有其突出特色。

  首先,此賦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根據神話傳說,通過藝術的想象和夸張,創造出了優美動人的藝術形象和高遠的意境。如寫仙鶴的姿質清麗及其信步天庭,自由翱翔的生活,無不充滿神奇的幻想:它生活帝鄉,游于日域,戲于芝田,飲于瑤池;它有圓潤的歌喉,洪姱的修趾,雪白的羽毛;目含丹星,頂凝煙華。這一切并非作者親見,亦非現實中真有,而是根據傳說進行藝術想象、加工創造出的。這種想象給鶴染上了一種神秘的、不同凡響的色彩,使之高雅、美麗、動人。又如寫仙鶴的舞姿,作者將歷史上所有舞蹈的優美動作集于仙鶴一身,精心地描繪,創造出一種恍若仙界、縹緲迷離的意境,從而突出了仙鶴的形象。正是這種浪漫主義的氣息,使讀者受到了強烈的感染。

  其次,此賦情節曲折多變、波瀾起伏、寓意深刻。開頭先寫了自由、美麗的仙界,接著突而轉到人間,卻值冬季歲寒, “窮陰殺節,急景凋年。涼沙振野,箕風動天”,這是情節的第一次劇變,這一變化使天上、人間形成鮮明對比,從而襯托出仙鶴的悲哀,且影射了現實的無比黑暗。寫仙鶴的舞姿,是那樣優美動人,可接著轉到其心情描寫,卻是“仰天居而崇絕,更惆惕而驚思”。這又是一次令人未暇預及的波折,這波折是緊緊圍繞一個中心:仙鶴見羈思鄉之哀愁,也是作者的無限哀愁。因而,能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最后,此賦的語言靈活多變,前后用六字句,中間鶴舞一節用四字句,以抑揚頓挫、富有音樂美的語言突出中心的同時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

參考資料:完善

1、 趙逵夫 編.歷代賦評注 4(南北朝卷).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189-196
創作背景
此賦以時間為序展開,先寫鶴從仙境降落人間后所見的凄涼景象,然后鋪敘鶴美妙的舞姿,最后寫鶴不能自由的悲哀。全賦語言靈活多變,情節跌宕起伏,通過藝術的想象和夸張創作出了優美動人的藝術形象和高遠的意境。
鮑照

鮑照(412?-466)字明遠,東海(今江蘇省漣水縣北)人。出身貧寒。因向宋臨川王劉義慶獻詩而受到賞識,被任為國侍郎。文帝時遷中書舍人。臨海王子項鎮荊州,鮑照又任前軍參軍,所以世稱鮑參軍。后臨海王謀反,鮑照死于亂軍之中。他生活在南北中國分裂,門閥士族當權的時代,一生關心國家命運,對劉宋王朝的政治深為不滿。但由于「家世貧賤」而在宦途上飽受壓抑。鮑照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詩人。他的詩歌思想內容較豐富,具有明......[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登池上樓

謝靈運〔南北朝〕

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持......

擬行路難·其一

鮑照〔南北朝〕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與顧章書

吳均〔南北朝〕

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山谷所資,于斯已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

行舟值早霧

伏挺〔南北朝〕

水霧雜山煙,冥冥不見天。聽猿方忖岫,聞瀨始知川。漁人惑澳浦,行舟迷溯沿。日中氛靄盡,空水共澄鮮。......

春夕早泊和劉諮議落日望水詩

何遜〔南北朝〕

旅人嗟倦游,結纜坐春洲。日暮江風靜,中川聞棹謳。草光天際合,霞影水中浮。單艫時向浦,獨楫乍乘流。孌童泣垂釣,妖姬哭蕩舟。客心自有緒,對此空復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