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秦峰蒼翠

秦觀〔宋代〕〔〕

秦峰蒼翠,耶溪瀟灑,千巖萬壑爭流。鴛瓦雉城,譙門畫戟,蓬萊燕閣三休。天際識歸舟,泛五湖煙月,西子同游。茂草臺荒,苧蘿村冷起閑愁。
何人覽古凝眸。悵朱顏易失,翠被難留。梅市舊書,蘭亭古墨,依稀風(fēng)韻生秋??窨丸b湖頭,有百年臺沼,終日夷猶。最好金龜換酒,相與醉滄州。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秦望山青綠秀麗,若耶溪清涼幽雅,在千巖萬壑中爭相流淌。女墻是用鴛鴦瓦蓋成的,城墻上列有手執(zhí)畫戟的士兵,而蓬萊則勢如飛燕,高達(dá)“三休”??吹侥沁h(yuǎn)在天際的一葉扁舟,使我想起了同范蠡浪跡太湖的西施,當(dāng)年的姑蘇臺已荒蕪不堪,西施的故里苧蘿村也已今非昔比,我也因此有了些許寂寞惆悵的感覺。
誰人看史書看得傷了神,總是感嘆青春易失,歡娛難久呢?我能不能像梅福、王羲之一樣,留名青史?不過倒不如學(xué)那“四明狂客”賀知章,不為名利所累,在鏡湖旁從容自得,逍遙其中,最好再把那富貴功祿都換成美酒,在這塊遠(yuǎn)離塵世的水濱地盡情享樂。

注釋
望海潮:由柳永創(chuàng)調(diào),此調(diào)詠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全詩通過排比大量的景物與典故,描繪并贊美了了越州山川人文之美,同時也表達(dá)自己對古圣先賢的敬仰之情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該詞的開篇就從越州的山水落筆,先選取最典型的”秦峰”“耶溪”兩個意象,以”蒼翠”寫其色澤之濃重,以“瀟灑”寫其種韻之飛動,兩相對比,靈氣十足。接下來”千輔萬壑爭流”'句則把視角推向更高遠(yuǎn)處,描繪了氣魄極大的山水圖景。“鴛瓦”二句依然是寫宏大的遠(yuǎn)景,不過對象從自然景色轉(zhuǎn)到了人文建筑。這兩句選取的景物很有歷史的滄桑感,為下文的懷古做好準(zhǔn)備?!芭钊R燕閣”一句點明了作者所在的地點,也是剛才諸多景物的觀察點?!叭荨庇昧顺醮驼氯A臺的典故,不僅寫出蓬萊閣之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全詩通過排比大量的景物與典故,描繪并贊美了了越州山川人文之美,同時也表達(dá)自己對古圣先賢的敬仰之情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該詞的開篇就從越州的山水落筆,先選取最典型的”秦峰”“耶溪”兩個意象,以”蒼翠”寫其色澤之濃重,以“瀟灑”寫其種韻之飛動,兩相對比,靈氣十足。接下來”千輔萬壑爭流”'句則把視角推向更高遠(yuǎn)處,描繪了氣魄極大的山水圖景?!傍x瓦”二句依然是寫宏大的遠(yuǎn)景,不過對象從自然景色轉(zhuǎn)到了人文建筑。這兩句選取的景物很有歷史的滄桑感,為下文的懷古做好準(zhǔn)備?!芭钊R燕閣”一句點明了作者所在的地點,也是剛才諸多景物的觀察點?!叭荨庇昧顺醮驼氯A臺的典故,不僅寫出蓬萊閣之高峻,而且襯托出它所具有的深遠(yuǎn)歷史積淀。蓬萊閣同時也是越州歷史的見證。因此“天際”以下雖仍寫蓬萊閣上所見景色,然重心則轉(zhuǎn)入懷古?!狈何搴熢隆币韵滤木涠际侨诨魇┑牡涔?,抒發(fā)作者對蒼茫歷史的感慨。西施本為越州浣紗女,被越王發(fā)現(xiàn)送入?yún)菍m,成為吳越斗爭的棋子,最終導(dǎo)致吳國被越國所滅。西施作為政治的犧牲品,只有在傳說中才與范蠡一起歸隱,得到平靜的幸福。當(dāng)年吳越的龍爭虎斗,到秦觀之時都已如夢般遙遠(yuǎn),只有那長滿荒草的姑蘇臺,幽冷的苧蘿山,依然讓人記起這段歷史,令人感懷、傷情。

  下片脫離了眼前實景的捕寫,進(jìn)入對與越州有關(guān)的眾多先賢的回憶。其重心則是抒發(fā)作者對歲月流逝的惋惜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首句”何人覽古凝眸”憑空發(fā)問,是下片全部感情的起點。作者站在蓬萊閣上“覽古凝眸”,用一個”悵”字引出下面感慨的內(nèi)容:“朱顏易失,翠被難留”是嘆息年華老去、容顏衰敗,一切所謂的富貴榮華,都像煙云一樣在歷史的洪流中消散;唯有“梅市舊書,蘭亭古墨”這些由品德高尚之士留下的遺跡,還”依稀風(fēng)韻生秋”,依然被人們所記憶,所懷念。這兩個對比雖然只是鋪排典故,但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感慨與內(nèi)心取舍。詞人站在蓬萊閣上極目遠(yuǎn)眺,懷古思今,明白了一切功名富貴、形體容貌都是外在的虛無,唯有高尚的品德、杰出的著作,才能被后人懷念。“狂客鑒湖頭”一句又借用賀知章的典故表明了作者的心跡,既不羨慕當(dāng)時的榮華富貴,也不羨慕“梅市”“蘭亭”的身后虛名,而是希望能夠像四明狂客賀知章那樣,隱居在“百年臺沼”中“終日夷猶”,“金龜換酒”與一知己“相與醉滄州”。

  這雖是秦觀臨宴佐歡的作品,但卻寫得非常深沉。詞中描繪了大量的自然景物與人文景觀,使用了大量的越州典故,初看之下讓人眼花繚亂,但細(xì)細(xì)品來卻貼切工整,蘊涵幽深?!?/p>,

參考資料:完善

1、 劉石.宋詞鑒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1.08:第366頁
創(chuàng)作背景
全詩通過排比大量的景物與典故,描繪并贊美了了越州山川人文之美,同時也表達(dá)自己對古圣先賢的敬仰之情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太虛,別號邗溝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少有才名,研習(xí)經(jīng)史,喜讀兵書。熙寧十年(1077),往謁蘇軾于徐州,次年作《黃樓賦》,蘇軾以為「有屈、宋姿」。元豐八年進(jìn)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調(diào)蔡州教授。元祐三年(1088),應(yīng)制科,進(jìn)策論,除宣教郎、太學(xué)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六年,遷秘書省正字。預(yù)修《神宗實錄》。時黃庭堅、晁補之、張耒亦在京師,觀與同游蘇軾之門,人稱「蘇門四......[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fēng)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xì)。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