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龍興寺

綦毋潛〔唐代〕〔〕

香剎夜忘歸,松清古殿扉。
燈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傳心凈,青蓮喻法微。
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造訪龍興寺,夜深忘記了歸去;青青古松樹,掩映佛殿的大門。
方丈室里寬敞干凈,燈火通亮;和尚披衣系著佛珠,吟誦詩文。
心地像陽光般明亮,純潔透明;佛法如蓮花般圣潔,微妙清靜。
天女撒下的花朵,飄落佛前;銜花翻飛的鳥兒,離去無聲。

注釋
龍興寺:在今湖南省零陵縣西南。
香剎:寺院。此指龍興寺。
忘歸:忘返。
方丈室:指寺院住持的居室。
比丘:和尚。
心:禪心。
青蓮:青色蓮花,佛書中多喻眼睛。喻法:用事例比喻來講佛法。
天花:天女所散之花。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簡析

  此詩寫龍興寺環境清涼寂靜,寺內的僧人善良勤勉,日夜為香客祈福,對佛法的鉆研很勤奮。詩人具體通過“燈明方丈室”、“青蓮喻法微”來點明。作為輔助,詩人用了“珠系比丘衣”、“白日傳心凈”兩個句子,邏輯上很嚴密。為了展現龍興寺環境的優美,詩人用到了對比這種常見的修辭方法。殿內是低低的誦經聲,殿外卻有山禽自由來去。俗話里常用“門可羅雀”形容人家的偏僻冷清,這里詩人就用“處處銜鳥飛”來寫照寺內庭園中的清靜。佛門之內不得喧嘩吵鬧是常理,用易于明白的修辭來表現其實也顯露了詩人的修養,這樣寫寺廟是很妥當的。當然如果這里把“處處銜鳥飛”理解成是與僧人心靜之態做對比,更突出了龍興寺和尚的修為,也是可以的。

展開閱讀全文 ∨,簡析

  此詩寫龍興寺環境清涼寂靜,寺內的僧人善良勤勉,日夜為香客祈福,對佛法的鉆研很勤奮。詩人具體通過“燈明方丈室”、“青蓮喻法微”來點明。作為輔助,詩人用了“珠系比丘衣”、“白日傳心凈”兩個句子,邏輯上很嚴密。為了展現龍興寺環境的優美,詩人用到了對比這種常見的修辭方法。殿內是低低的誦經聲,殿外卻有山禽自由來去。俗話里常用“門可羅雀”形容人家的偏僻冷清,這里詩人就用“處處銜鳥飛”來寫照寺內庭園中的清靜。佛門之內不得喧嘩吵鬧是常理,用易于明白的修辭來表現其實也顯露了詩人的修養,這樣寫寺廟是很妥當的。當然如果這里把“處處銜鳥飛”理解成是與僧人心靜之態做對比,更突出了龍興寺和尚的修為,也是可以的。

  有寺無僧不成靈靜,有僧無寺不成雅意。龍興寺既有古剎的風貌,又有修行高深的僧侶,所以自有其不同凡響之處?!?/p>,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此詩寫龍興寺環境清涼寂靜,寺內的僧人善良勤勉,日夜為香客祈福,對佛法的鉆研很勤奮。詩人具體通過“燈明方丈室”、“青蓮喻法微”來點明。作為輔助,詩人用了“珠系比丘衣”、“白日傳心凈”兩個句子,邏輯上很嚴密。為了展現龍興寺環境的優美,詩人用到了對比這種常見的修辭方法。殿內是低低的誦經聲,殿外卻有山禽自由來去。俗話里常用“門可羅雀”形容人家的偏僻冷清,這里詩人就用“處處銜鳥飛”來寫照寺內庭園中的清靜。佛門之內不得喧嘩吵鬧是常理,用易于明白的修辭來表現其實也顯露了詩人的修養,這樣寫寺廟是很妥當的。當然如果這里把“處處銜鳥飛”理解成是與僧人心靜之態做對比,更突出了龍興寺和尚的修為,也是可以的。
綦毋潛

綦毋潛(生卒年不詳):字孝通(一作季通)荊南(今湖北西南部)人。開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一度棄官還江東,后復任宜壽縣尉,入為集賢院待制,遷右拾遺,復授校書,終著作郎。晚年退隱江南。他與王維、王昌齡、李欣,儲光羲等人有交游,彼此有唱和。他的詩歌常寫方外之情和山林孤寂之境,流露出追慕隱逸之意。風格清秀而峭拔。王維稱贊他「盛得江左風,彌工建安體」(《別綦毋潛》)?!度圃姟蜂洿嫫湓娨痪?。......[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