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寫當時四川民俗,每當春季,民間男女相聚會,聯翩起舞,相互對歌的熱烈場景。全詩四句,主要在勾勒一種狂歡的場面和氣氛。第一句寫歌,第二句寫舞,第三句寫歌停舞散,第四句卻從側面含蓄地補足寫出歌舞場面的熱烈。
首句的“新詞”,表示當時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興抒懷、脫口而出的新曲,悠揚宛轉,十分悅耳動聽,并一遞一句接連不歇。這句雖用平述記敘的語氣,卻寄寓著作者對民間男女的無上智慧和藝術才能的贊賞與稱頌。第二句用“振袖傾鬟”來寫他們的舞姿情態,活現出當時那些跳舞者熱烈的情緒和狂歡的情景。“月落烏啼云雨散”是說他們歌舞竟夜,直至天明。從意思上講,狂歡之夜的情景已經寫完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記寫當時四川民俗,每當春季,民間男女相聚會,聯翩起舞,相互對歌的熱烈場景。全詩四句,主要在勾勒一種狂歡的場面和氣氛。第一句寫歌,第二句寫舞,第三句寫歌停舞散,第四句卻從側面含蓄地補足寫出歌舞場面的熱烈。
首句的“新詞”,表示當時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興抒懷、脫口而出的新曲,悠揚宛轉,十分悅耳動聽,并一遞一句接連不歇。這句雖用平述記敘的語氣,卻寄寓著作者對民間男女的無上智慧和藝術才能的贊賞與稱頌。第二句用“振袖傾鬟”來寫他們的舞姿情態,活現出當時那些跳舞者熱烈的情緒和狂歡的情景。“月落烏啼云雨散”是說他們歌舞竟夜,直至天明。從意思上講,狂歡之夜的情景已經寫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鈿”一語,對狂歡之夜做了無聲的渲染。次日,游童們沿路去拾取女郎遺落的花鈿(女子的首飾),花鈿遺落滿地而不覺,可知當時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歡之中。這種從側面的、啟人想象的寫法,其含意的豐富和情味的悠長,更勝于正面的描寫。這可聯想到畫家齊白石在藝術構思上的一個故事,一次,齊白石畫“蛙聲十里出山泉”詩意,但畫家在畫面上并沒有畫蛙,而是用一股山泉,幾個蝌蚪來表現,從而調動人們的想象,使人聯想到“蛙聲十里”的喧囂情景。藝術巨匠們的構思,常常是出人意表的。
▲
參考資料:完善
1、 余恕誠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833-835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