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在冷冷的月光籠罩下,瀟湘水平靜地從門外流過,一只孤舟泊在岸邊,揚帆待發。離別的苦酒已經飲過,離別的情話也已經說過,然而在啟程的這一刻,為詞人送別的女子卻踟躕不前,向隅而泣。
女子流淚告別,梨花帶雨。一般離別只是令人腸斷,而這場離別早已令他痛斷肝腸,連腸也無了。
注釋
瀟湘門:疑指長沙一城門。水指湘江。
征棹:征人所乘之船。棹,船槳。
紅妝:相傳秦觀經長沙遇一義妓,“為留數日,倡不敢以燕惰見,愈加敬禮。將別,囑曰:‘妾不肖之身,幸得侍左右。今學士以王命不可久留,妾又不敢從行。’”(見宋洪邁《夷堅志》卷二)踟躕,猶像不舍
“瀟湘門外水平鋪,月寒征棹孤。”首二句寫離別的環境。送別的時間是在寒夜,而即將啟程的船只有孤零零的一個,越發使送別的場面增添了冷落的氣氛。這兩句不僅為全詞營造了冷清凄慘的氛圍,而且顯示出一種離別的緊迫感,為下文寫離別情事張本。
“紅妝飲罷少踟躕,有人偷向隅。”后兩句筆觸轉向離別之人,“紅妝”和“有人”實際上是一人,就是義妓。“有人偷向隅”取自于“有一人獨索然向隅”之意。“踟躕”二字,反映了她心中的依戀與不舍;偷偷向隅,又顯示出她的矜持與體貼。
“揮玉箸,灑真珠,梨花春雨馀。”過片承接上片最后一句,具體形容這位女子哭泣的情態。連用三個形象比喻義妓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瀟湘門外水平鋪,月寒征棹孤。”首二句寫離別的環境。送別的時間是在寒夜,而即將啟程的船只有孤零零的一個,越發使送別的場面增添了冷落的氣氛。這兩句不僅為全詞營造了冷清凄慘的氛圍,而且顯示出一種離別的緊迫感,為下文寫離別情事張本。
“紅妝飲罷少踟躕,有人偷向隅。”后兩句筆觸轉向離別之人,“紅妝”和“有人”實際上是一人,就是義妓。“有人偷向隅”取自于“有一人獨索然向隅”之意。“踟躕”二字,反映了她心中的依戀與不舍;偷偷向隅,又顯示出她的矜持與體貼。
“揮玉箸,灑真珠,梨花春雨馀。”過片承接上片最后一句,具體形容這位女子哭泣的情態。連用三個形象比喻義妓的眼淚:如玉箸,如珍珠,如春雨,連連不斷,展現了一位形象優雅、感情真摯的美麗女性形象,使讀者深深體會到,詞人與這樣深愛他的人離別,是何等傷心與遺憾。
“人人盡道斷腸初,那堪腸已無。”面對義妓揮淚如雨,詞人心中的痛無法抑制。結句“那堪腸已無”,是秦觀泣血之語,包含著詞人無數的新愁舊恨,是長時期壓抑的情緒的爆發,也是他辛酸經歷的總結,一顆受盡世事折磨的麻木痛苦的心躍然紙上。▲
,參考資料:完善
1、 (宋)秦觀著 王醒解評,秦觀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84頁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