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歸

鄭思肖〔宋代〕〔〕

年高雪滿簪,喚渡浙江潯。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鳳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別后空回首,冥冥煙樹深。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您鬢發如雪,年事已高,呼喚渡船,在煙水迷離的浙江之濱。
正值落花時節。我們舉杯惜別,別后看明月朗照,千里同心。
您像鳳凰,志在騰身浩渺的太空;我似麇鹿,生性喜愛幽靜的山林。
分手后我徒然回頭遠望。卻只見幽暗的叢林籠罩著煙云。

注釋
1、雪滿簪(zān):即滿頭白發。簪:古人用以綰結長發的物件。
2、浙江:水名,此指錢塘江。潯(xún):水邊。
3、花落:指暮春時節。
4、鳳凰:傳說中鳥名,品性高潔。身宇宙:即鳳舉,意舉止高尚。
5、麋鹿:俗稱四不像,是中國傳統中神奇吉祥的物種。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首聯切合題目,寫友人的形象和送別的地點。友人年事已高,滿頭如雪的白發,是一位皤然老叟。友人歸去,取道水路,送行的地點是在浙江邊,這兩句各自構成一幅簡單的畫面,迎風飄拂的白發和煙水迷離的江面互相映襯,顯出一種悲涼的氣氛。

  頷聯作為首聯的補充,點明送別的時節和情景,暮春時節,群芳凋零。花落花飛,紅消香斷,詩人本已感慨叢生,更何況在此落花時節,友人要千里歸去。與友人就此握別,何日重逢,能否再見,均未可卜,此情此景,令人黯然神傷。只有這臨別的一杯酒,也許能略壯行色,并可將惱人的離愁別緒沖淡些。對句即從眼前實景推開一層,虛寫抒情,是勸慰朋友,也聊以自慰,不要為別離過分感傷,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首聯切合題目,寫友人的形象和送別的地點。友人年事已高,滿頭如雪的白發,是一位皤然老叟。友人歸去,取道水路,送行的地點是在浙江邊,這兩句各自構成一幅簡單的畫面,迎風飄拂的白發和煙水迷離的江面互相映襯,顯出一種悲涼的氣氛。

  頷聯作為首聯的補充,點明送別的時節和情景,暮春時節,群芳凋零。花落花飛,紅消香斷,詩人本已感慨叢生,更何況在此落花時節,友人要千里歸去。與友人就此握別,何日重逢,能否再見,均未可卜,此情此景,令人黯然神傷。只有這臨別的一杯酒,也許能略壯行色,并可將惱人的離愁別緒沖淡些。對句即從眼前實景推開一層,虛寫抒情,是勸慰朋友,也聊以自慰,不要為別離過分感傷,雖相隔千里。也可以共享皎潔的月光。語出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與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同意。一二兩聯多系實寫,故頸聯純從虛處著筆,避免了文情的板滯。這一聯以兩個精整的對句,寫友人、也是自己的抱負和志趣。詩人送別的友人是誰,這位友人的性格節操以及千里歸去的緣由,一二聯均闞而未提,但從作者送別的深情厚誼,隱然可見這位朋友的高尚人格。這兩句便點明友人此行是歸隱山林,因而可以推測這首詩寫作的時間當在宋亡以后。上句以《莊子》中背負青天高飛九萬里的大鵬來比友人放情江海作逍遙游。下句以山林麋鹿喻友人的疏野之性。兩句既是贊友人,也是自喻。但是鄭思肖系心家國,就在元兵已南下,南宋王朝瀕臨絕境之際,還以極大的義憤,叩閽上書太后、幼主(恭宗),激昂慷慨。所以他與友人此時的離世高蹈,決不是性喜山林,而是表現了決不向新朝俯首的氣節。

  尾聯勒回,關合“送別”,在友人的歸帆漸遠漸隱之際,回眸凝望,只有煙霧縈繞的林木,昏黑幽暗,深不可測。“冥冥煙樹深”,是寫景,也暗示作者在易代之際心情的沉重和迷亂。這是詩中寫景之句,富于象征性。它深化了詩的意境,余音不盡,具唱嘆之致。▲

,

參考資料:完善

1、 繆鉞,霍松林,周振甫,吳調公,曾棗莊,葛曉音,陳伯海,趙昌平,莫礪鋒,劉永翔等.宋詩鑒賞辭典 新1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07:第1544頁
創作背景
首聯切合題目,寫友人的形象和送別的地點。友人年事已高,滿頭如雪的白發,是一位皤然老叟。友人歸去,取道水路,送行的地點是在浙江邊,這兩句各自構成一幅簡單的畫面,迎風飄拂的白發和煙水迷離的江面互相映襯,顯出一種悲涼的氣氛。
鄭思肖

鄭思肖(1241~1318)宋末詩人、畫家,連江(今屬福建)人。原名不詳,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字憶翁,表示不忘故國;號所南,日常坐臥,要向南背北。亦自稱菊山后人、景定詩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學上舍生應博學鴻詞試。元軍南侵時,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未被采納。后客居吳下,寄食報國寺。鄭思肖擅長作墨蘭,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有詩集《心史》、《鄭所南先生文......[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