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侍女動妝奩

韓偓〔唐代〕〔〕

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時復見殘燈,和煙墜金穗。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侍女翻動著梳妝匣,故意驚動她不要再睡。哪知她本就徹夜未眠,正背轉身偷偷地落淚。
懶得卸下發上的鳳凰釵,又害羞鉆進那鴛鴦錦被。不時看一眼將盡的燈燭,只見它隨著煙落下燈花穗。

注釋
生查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尊前集》注:雙調。元高拭詞注:南呂宮。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兩仄韻,上去通押。
侍女:婢女。
妝奩(lián):指女人化妝用的鏡匣。
故故:故意,特地。
卸:除下。
鳳凰釵:婦女頭飾,鳳凰狀。
鴛鴦被:繡有鴛鴦花紋的被子。
金穗(suì):指燈芯節為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詞的上片寫一個侍女對貴婦人未眠的誤會與發現。“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是說一個侍女動了一下梳妝用的鏡匣,想故意驚醒睡著的女主人。可能侍女未獲主人同意不便離開,但久候不耐煩,誤以為人已睡著,有意發出響聲,裝做提醒主人梳妝的樣子而驚醒她。“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意謂:哪知道主人本未睡著,而是背過面去躺在那里暗暗地落淚。   下片直接寫貴婦人未眠的情態和原因。“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說女主人懶得摘除頭上的鳳凰釵就躺在床上了,看到被子上繡著鴛鴦而羞于睡進被子里。鳳凰釵是做成鳳凰形的釵子,鴛鴦被即繡上鴛鴦的被子。女主人是位貴婦人,未卸妝而臥是情緒不好。見被上鴛鴦成雙,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詞的上片寫一個侍女對貴婦人未眠的誤會與發現。“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是說一個侍女動了一下梳妝用的鏡匣,想故意驚醒睡著的女主人。可能侍女未獲主人同意不便離開,但久候不耐煩,誤以為人已睡著,有意發出響聲,裝做提醒主人梳妝的樣子而驚醒她。“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意謂:哪知道主人本未睡著,而是背過面去躺在那里暗暗地落淚。   下片直接寫貴婦人未眠的情態和原因。“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說女主人懶得摘除頭上的鳳凰釵就躺在床上了,看到被子上繡著鴛鴦而羞于睡進被子里。鳳凰釵是做成鳳凰形的釵子,鴛鴦被即繡上鴛鴦的被子。女主人是位貴婦人,未卸妝而臥是情緒不好。見被上鴛鴦成雙,而自己卻孤單一人,相形之下不覺害羞。這正暗示出其丈夫不與同居,是其孤獨難眠的原因。“時復見殘燈,和煙墜金穗。”說這時又見到油燈將盡,帶著煙掉下一些火星。金穗,指燈芯結成的燈花,像金黃色麥穗。結的過長,掉下成為火星。這是寫殘夜之景。婦人雖已就寢,但依舊未入眠,可能前一夜是殘燈下孤眠的,這一夜此時又一次見到殘燈,見到燈花落下。這暗示等待丈夫同寢的希望又一次破滅。其相思之苦,讀者自可理解。   這首詞構思精密細致。從頭二句寫誤以為入睡,到三四句寫發現未眠,是個轉折。五六句進一步寫未眠的樣子及原因。末二句更進一步寫失眠之苦。描寫步步深入,女主人孤眠之難,相思之深,也層層揭示。寫侍女的動作與女主人懶卸妝有內在因果關系,因為主人懶卸妝,才有侍女動妝奩。前后安排,很有邏輯性。這首詞描寫貴婦人既恃貴嬌懶,又相思害羞的心理十分細致。選用偷、懶、羞等形容婦人這種心理,極為精確。末二句以寫景作結,耐人品味。表現了作者較高的藝術匠心。▲,參考資料:完善 1、 劉長江編著.《中華詩詞經典 》:北岳文藝出版社, 2008年:291頁
創作背景
詞的上片寫一個侍女對貴婦人未眠的誤會與發現。“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是說一個侍女動了一下梳妝用的鏡匣,想故意驚醒睡著的女主人。可能侍女未獲主人同意不便離開,但久候不耐煩,誤以為人已睡著,有意發出響聲,裝做提醒主人梳妝的樣子而驚醒她。“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意謂:哪知道主人本未睡著,而是背過面去躺在那里暗暗地落淚。
韓偓

韓偓(844─914以后),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市東南)人。十歲能詩,曾得其姨夫李商隱贊許,稱其「皺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登進士第。始佐河中幕府,累遷左諫議大夫。天復元年(901),為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黃巢起義軍入長安,從昭宗至鳳翔,升任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深得昭宗信任,屢欲擢為宰相,均辭謝不受。偓為人正直,后因不阿附朱溫,受排斥貶官。天祐......[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