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值雨

溫庭筠〔唐代〕〔〕

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濛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咸陽橋上遇雨了,那牛毛細雨隨風飄搖不定,宛如懸在空中的水晶帷簾;那泊著的釣魚船被這連綿的水晶帷簾阻隔,如煙如畫。
眼前這煙水空濛的景色多么像初春時節洞庭湖上那煙波浩渺的景致,濕漉的曉云好像是馱載著接天的水氣飄進了岳陽古城的上空。

注釋
咸陽橋:又名西渭橋,故址在今陜西省咸陽市南,古代多于此送別。
還:一作“絕”。
將:攜帶。
岳陽天:岳陽樓在洞庭湖邊,可俯瞰洞庭春色。

賞析
鑒賞

  這是一首對雨即景之作,明快、跳蕩,意象綿渺,別具特色。咸陽橋,又名便橋,在長安北門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古往今來,有多少悲歡離合、興廢存亡的歷史在這里幕啟幕落。然而詩人此番雨中徜徉,卻意度閑適,并無愁眉鎖眼之態,筆墨染出,是一派清曠迷離的山水圖景。

  首句入題。“咸陽橋”點地,“雨”點景,皆直陳景物,用語質樸。句末煉出一個“懸”字,便將一種雨腳綿延如簾箔之虛懸空際的質感,形象生動地傳出,健捷而有氣勢,令人神往。接下一句,詩人把觀察點從橋頭推向遠處的水面,從廣闊的空間來描寫這茫茫雨色。這是一種挺接密銜的手法。“萬點”言雨陣之密注。“空蒙”二字最有分量,烘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這是一首對雨即景之作,明快、跳蕩,意象綿渺,別具特色。咸陽橋,又名便橋,在長安北門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古往今來,有多少悲歡離合、興廢存亡的歷史在這里幕啟幕落。然而詩人此番雨中徜徉,卻意度閑適,并無愁眉鎖眼之態,筆墨染出,是一派清曠迷離的山水圖景。

  首句入題。“咸陽橋”點地,“雨”點景,皆直陳景物,用語質樸。句末煉出一個“懸”字,便將一種雨腳綿延如簾箔之虛懸空際的質感,形象生動地傳出,健捷而有氣勢,令人神往。接下一句,詩人把觀察點從橋頭推向遠處的水面,從廣闊的空間來描寫這茫茫雨色。這是一種挺接密銜的手法。“萬點”言雨陣之密注。“空蒙”二字最有分量,烘托出云行雨施、水氣蒸薄的特殊氛圍,點出這場春雨所引起的周圍環境的色調變化來。用筆很像國畫家的暈染技法,淡墨抹出,便有無限清蔚的佳致。這種煙雨霏霏的景象類似江南水鄉的天氣,是詩人著力刻畫的意境,并因而逗出下文的聯翩浮想,為一篇轉換之關鍵。“釣船”是詩中實景,詩人用一個“隔”字,便把它推到迷蒙的煙雨之外,若隱若現,似有似無,像是要溶化在設色清淡的畫面里一樣,有超于象外的遠致。

  前兩句一起一承,圍繞眼前景物生發,第三句縱筆遠揚,轉身虛際,出人意外地從咸陽的雨景,一下轉到了洞庭的春色。論地域,天遠地隔;論景致,晴雨不侔。實現這兩幅毫不相干的水天圖畫的聯結轉化的媒介,乃是存在于二者之間的某種共同點—即上面提到的煙水空蒙的景色。這在渭水關中也許是難得一見的雨中奇觀,但在洞庭澤國,卻是一種常見的色調。詩人敏感地抓住這一點,發揮藝術的想象,利用“還似”二字作有力的兜轉,就把它們巧妙在聯到一起,描繪出一幅壯闊飛動、無比清奇的圖畫來。洞庭湖為海內巨浸,氣蒸波撼,吞天無際。在詩人看來,濕漉的曉云好像是馱載著接天的水氣飄進了岳陽古城的上空。這是極其壯觀的景象。“將入”二字,可說是筆挾云濤。

  作者著意描寫巴陵湖畔的云容水色,其目的在于用它來烘托咸陽的雨景,使它更為突出。這是一種借助聯想,以虛間實,因賓見主的借形之法,將兩種似乎無關的景物,從空間上加以聯系,構成了此詩在藝術上的特色。▲

,

參考資料:完善

1、 蕭滌非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1114-1115 .
創作背景
此詩寫于咸陽,但基于往日游洞庭湖的經歷。溫庭筠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春曾游洞庭湘中,有《次洞庭南》(今存佚句一聯),《咸陽值雨》當在其后作。
溫庭筠

溫庭筠(812?─870?)唐末詩人和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溫彥博裔孫。富有天才,然恃才不羈,生活放浪,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因薄其有才無行得罪宰相令狐绹,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乏抑,終生不得志。大中十三年(859),出為隋縣尉。徐商鎮襄陽,召為巡官,常與殷成式、韋蟾等唱和。后來,歸江東,任方城尉。咸通七年(866),徐商知政事,用為國子助教,主持秋試,憫擢寒......[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