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君王·依依宮柳拂宮墻
謝克家〔宋代〕〔〕
依依宮柳拂宮墻,樓殿無人春晝長。燕子歸來依舊忙。憶君王,月破黃昏人斷腸。
譯文及注釋
創作背景
譯文在春風中,枝頭招展的碧綠宮柳,多情地拂試著紅色宮墻;畫樓深殿空寂無人,漫長的春日在悄然而艱難地流逝。梁上舊燕歸來,依舊忙著飛進飛出,經營舊窠。回想起君王來,明月撥開黃昏的帷幕,國破家亡,流落異鄉,人們一想就難過得斷腸。
注釋憶君王:即詞牌名《憶王孫》,單調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韻。此為詞人根據詞中內容另標之新名。依依:形容樹枝柔弱,隨風搖擺。宮柳、宮墻:指汴京的北宋故宮。樓殿無人:暗示國破人亡。斷腸:形容極度悲傷。
賞析
詞人親眼看到金人南侵,君主被擄,在國家和民族的危機中,寫下了這首忠憤填膺的詞,其凄涼怨慕之音,纏綿悱惻之感,溢于字里行間,是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的作品。
全詞不言國破君擄,巢復卵毀,而言宮柳依依,樓殿寂寂,一種物是人非的今昔之感,躍然紙上。“春晝長”一語,把客觀的景物描寫,轉向主觀的心理感受,是景為情使,情因景生,抒情和寫景在這里得到了和諧的統一。富麗堂皇的景物后面,蘊藏著深深的隱痛。接著詞人把筆鋒一轉:“燕子歸來依舊忙”,燕子是無情之物,它哪里知道樓殿依舊,而主人已換,仍然忙著銜泥,在舊梁上筑起新巢,儼然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滄桑之感。最后“憶
展開閱讀全文 ∨,詞人親眼看到金人南侵,君主被擄,在國家和民族的危機中,寫下了這首忠憤填膺的詞,其凄涼怨慕之音,纏綿悱惻之感,溢于字里行間,是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的作品。
全詞不言國破君擄,巢復卵毀,而言宮柳依依,樓殿寂寂,一種物是人非的今昔之感,躍然紙上。“春晝長”一語,把客觀的景物描寫,轉向主觀的心理感受,是景為情使,情因景生,抒情和寫景在這里得到了和諧的統一。富麗堂皇的景物后面,蘊藏著深深的隱痛。接著詞人把筆鋒一轉:“燕子歸來依舊忙”,燕子是無情之物,它哪里知道樓殿依舊,而主人已換,仍然忙著銜泥,在舊梁上筑起新巢,儼然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滄桑之感。最后“憶君王,月破黃昏人斷腸”點明題旨,懷念故君。結句真味無窮,辭意高絕,一個芳馨悱惻的藝術形象,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因為它是從題前著筆,題外攝神,只用了一個“破”字,便把從清晨憶到黃昏,又從黃昏憶到月上柳梢,都沉浸在如癡如呆的回憶中。昔日的宮柳凝綠,今朝的淡月黃昏;昔日的笙歌徹旦,今朝的樓殿無人,在在是強烈的對比,在在是傷心的回憶,不言相憶之久,而時間之長自見;不言相憶之深,而惓顧之意甚明。“月破黃昏”是寫景;“人斷腸”是抒情,把寫景和抒情統一在一個完整的句子里,而景物在感情的絲縷中織得更加光彩奪目,感情在景物的烘托中更加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首詞抒發深沉的感慨,不著一句實語,而是把山河破碎、君王被虜的殘酷現實寫進了宮柳依依、樓殿寂寂中.以物事人非的滄桑變換把往事堪哀的失國之痛表達得真切動人。▲,參考資料:完善
1、
劉石主編;清華大學《宋詞鑒賞大辭典》編寫組編.宋詞鑒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1.08:第548頁
2、
賀新輝主編.全宋詞鑒賞辭典 第六卷 (重排版):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第6-7頁
創作背景
靖康元年(1126年)十二月,金兵攻陷汴京,次年正月趙佶和趙桓父子被迫赴城外金營求和被拘。當時開封軍民得知徽、欽二帝被扣留后,成群結隊自發地聚集在南熏門外和御路兩旁,冒著風雪,忍著饑寒,引領翹望,等待“車駕歸來”。正月二十八日,詞人含淚寫了這首詞。
謝克家
謝克家(?─1134)字任伯,上蔡(今屬河南)人。紹圣進士。建炎四年(1130)官參知政事。紹興元年(1131),以資政殿學士提舉洞宵宮,寓居臨海。紹興四年卒。事跡見于《嘉定赤城志》卷三四、張守《祭謝參政文》(《毘陵集》卷一二)。詞存《憶君王》一首,見《避戎夜話》。《全宋詞》輯錄。......[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