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兒媚·萍鄉道中乍晴臥輿中困甚小憩柳塘

范成大〔宋代〕〔〕

萍鄉道中乍晴,臥輿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溶溶泄泄,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溫融融的陽光穿光飄浮的紫云落到平地,景色美天氣暖,敞開了輕輕的皮衣。今人困倦的天氣,令人陶醉的花香,正午酣夢時扶著頭醉態迷離。
春日的慵懶恰似池塘里靜靜的春水,水面上一片漣漪就像春愁乏起。碧水緩緩波蕩,東風柔軟無力,水面像要皺起微波又將微波抹去。

注釋
眼兒媚:詞牌名,因張孝祥詞“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頭”句而得名。又名《秋波媚》、《小闌干》、《東風寒》等。雙調,四十八字。上闋五句,三平韻;下闋五句,兩平韻。
萍鄉:今江西萍鄉市。小憩:短暫休息。
酣酣:指太陽如醉。艷盛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遙思故園陌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日腳”,云縫斜射到地面的日光。“紫煙”,映照日光的地表上升騰的水氣。“酣酣”,其色調之深。這一句是寫初春“乍晴”景色,抓住了主要特征:云彩、地氣都顯得特別活躍,云腳低垂,地氣浮騰;日光也顯得強烈了,“日腳”給人奪目的光亮;天氣也暖和了,“酣酣”、“紫”的色調就給人以暖感。“妍暖”,和暖、輕暖。“輕裘”,薄襖。這時的溫度也不是一下子升得很高,并不是帶給人熱的感覺,這種暖意首先是包裹在“輕裘”里的軀體感覺到了,它一陣陣地傳了過來。這一句是寫感覺。總之,這天氣給人的是暖乎乎的感覺。

  “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天色”即天氣。這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日腳”,云縫斜射到地面的日光。“紫煙”,映照日光的地表上升騰的水氣。“酣酣”,其色調之深。這一句是寫初春“乍晴”景色,抓住了主要特征:云彩、地氣都顯得特別活躍,云腳低垂,地氣浮騰;日光也顯得強烈了,“日腳”給人奪目的光亮;天氣也暖和了,“酣酣”、“紫”的色調就給人以暖感。“妍暖”,和暖、輕暖。“輕裘”,薄襖。這時的溫度也不是一下子升得很高,并不是帶給人熱的感覺,這種暖意首先是包裹在“輕裘”里的軀體感覺到了,它一陣陣地傳了過來。這一句是寫感覺。總之,這天氣給人的是暖乎乎的感覺。

  “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天色”即天氣。這天氣叫人感到舒服,因而容易使人陶醉,加上暖乎乎的花香沁人心脾,更使人精神恍惚了。暖香與“冷香”對人的刺激確乎不同。“扶頭”,本是指一種易使人醉的酒,也狀醉態。“午夢扶頭”就是午夢昏昏沉沉的樣子。

  上闋是寫乘輿道中的困乏,下闋寫“小憩柳塘”。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這片”春慵“緊接”困“字”醉“字來,意脈很細。這里即景作比。”縠紋“,縐紗的細紋比喻水的波紋。這兩句說:春慵就象春塘中那細小的波紋一樣,叫人感到那么微妙,只覺得那絲絲的麻麻癢癢、陣陣的軟軟綿綿。這個”愁“字的味道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下面又進一步進行描寫:”溶溶泄泄(yìyì),東風無力,欲皺還休。“”溶溶泄泄,水緩緩掠動。“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馮延已《謁金門》),墉水皺了;可你認真去看,又“風靜縠紋平”(蘇軾《臨江仙》)了。這里寫水波就是這種情形。這是比喻春慵的不可捉摸,又似曾可見恍恍惚惚,浮浮沉沉的狀態。這幾句都是用比喻寫春慵,把難以言狀的困乏形容得如此具體、形象,作者的寫作技巧真令人嘆服。同時還要體會,這春水形象的本身又給人以美感。它那么溫柔熨貼,它那么充溢、富于生命力,它那么細膩、明凈,真叫人喜愛。春慵就是它,享受春慵真是人生的快樂。春慵,是一種生理現象,也是一種感覺,雖然在前人詩詞里經常出現這字眼,但具體描寫很少,蘇軾(《水龍吟·楊花詞》)借楊花寫了女子的慵態,但沒有這首詞寫得生動、細膩、充盈。此詞用了許多貼切的詞語天氣給人的困乏感覺,又用了一系列比擬寫感覺中的春慵,使人刻畫如沐其中;感覺到了春天的溫暖,聞到了醉人的花香,感受到了柳塘小憩的恬美。

  沈際飛評道:“字字軟溫,著其氣息即醉。”(《草堂詩余別集》引)確實不錯。如此寫生理現象,寫感覺,應當說是文學描寫的進步。▲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賞析二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第一句是寫初春“乍晴”景色,抓住了主要特征:云彩、地氣都顯得特別活躍,云腳低垂,地氣浮騰;日光也顯得強烈了,“日腳”給人奪目的光亮;天氣也暖和了,“酣酣”、“紫”的色調就給人以暖感。這時的溫度也不是一下子升得很高,并不是帶給人熱的感覺,這種暖意首先是包裹在“輕裘”里的軀體感覺到了,它一陣陣地傳了過來。這一句是寫感覺。總之,這天氣給人的是暖乎乎的感覺。“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這天氣叫人感到舒服,因而容易使人陶醉,加上暖乎乎的花香沁人心脾,更使人精神恍惚了。暖香與“冷香”對人的刺激確乎不同。

  上闋是寫乘輿道中的困乏,下闋寫“小

展開閱讀全文 ∨
創作背景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日腳”,云縫斜射到地面的日光。“紫煙”,映照日光的地表上升騰的水氣。“酣酣”,其色調之深。這一句是寫初春“乍晴”景色,抓住了主要特征:云彩、地氣都顯得特別活躍,云腳低垂,地氣浮騰;日光也顯得強烈了,“日腳”給人奪目的光亮;天氣也暖和了,“酣酣”、“紫”的色調就給人以暖感。“妍暖”,和暖、輕暖。“輕裘”,薄襖。這時的溫度也不是一下子升得很高,并不是帶給人熱的感覺,這種暖意首先是包裹在“輕裘”里的軀體感覺到了,它一陣陣地傳了過來。這一句是寫感覺。總之,這天氣給人的是暖乎乎的感覺。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號石湖居士,吳縣(今屬江蘇)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調徽州司戶參軍。隆興二年,除樞密院編修官,累遷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乾道六年(1170),假資政殿大學士、充金祈請國信使使金,撰《攬轡錄》一卷記北行經歷及金廷所見。歸除中書舍人,同修國史及實錄院同修撰。八年,以集英殿修撰知靜江府、廣西經略安撫使。淳熙初,除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入對,除權......[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