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偶題

秦觀〔宋代〕〔〕

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各個季節的風物景色不斷遞換,變化常新;癡心的男女總是苦苦挽留春天。
那五彩絢麗的花朵凋謝何必感到遺恨,夏天的樹木,濃密蔥綠,正稱人心意!

注釋
晦日:農歷每月最后的一天。
節物:各個季節的風物景色。
兒女:這里泛指男女。
芳菲:香花芳草。
何須:何必,何用。
可人:稱人心意。

賞析
賞析

  詩首先從節令上著手,說自然界的風物,隨著季節的轉換而不斷更新,而癡心兒女何苦要對春天苦苦留戀;三四句從反對癡心兒女對春天的逝去而傷心遺憾上著手,指出對繁花的凋謝不需要抱恨,接下來的夏天,樹木蔭濃,同樣令人高興。詩一反舊例,沒有悲傷的情調,卻是順其自然,豁達通變。

  文人傷春,似乎是永恒的主題,春風春雨,落花垂柳,引起過多少詩人感嘆。三月晦日,是春天的最后一天,更難免激起詩人無計留春住的愁思。唐詩人賈島有首著名的《三月晦日贈劉評事》詩云:“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表現的就是濃重的惜春情緒。秦觀這首絕句,與賈島詩一樣,也是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詩首先從節令上著手,說自然界的風物,隨著季節的轉換而不斷更新,而癡心兒女何苦要對春天苦苦留戀;三四句從反對癡心兒女對春天的逝去而傷心遺憾上著手,指出對繁花的凋謝不需要抱恨,接下來的夏天,樹木蔭濃,同樣令人高興。詩一反舊例,沒有悲傷的情調,卻是順其自然,豁達通變。

  文人傷春,似乎是永恒的主題,春風春雨,落花垂柳,引起過多少詩人感嘆。三月晦日,是春天的最后一天,更難免激起詩人無計留春住的愁思。唐詩人賈島有首著名的《三月晦日贈劉評事》詩云:“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北憩F的就是濃重的惜春情緒。秦觀這首絕句,與賈島詩一樣,也是通過議論,表達春將逝去時的感想。但秦詩一反舊例,沒有悲傷的情調,卻是順其自然,豁達通變。

  詩富有哲理,蘊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一天,過了這天,意味著時令進入夏季。春去的傷感,對于情感敏銳的人而言,不言而喻。春去的傷感,對于情感敏銳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這首詩,卻反其道而行之,寫出了新意?!肮澪锵啻摺?,是自然規律,非人力所能為。因為新陳代謝,是自然運行的鐵的規律!但那些“癡心兒女”卻想“挽留春”,不欲讓春歸去。這樣寫足了人們對春將逝去時的悵惘之感。為詩的后兩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鋪墊。后兩句,反振一筆,如異峰突起,醒人耳目。繁華似錦(“芳菲”)的春天歸去,沒有什么值得留戀的。那“陰陰”的“夏木”同樣“可人”,詩人的樂觀、豪放、豁達,躍然紙上!

  詩是說理,指出了對春天的逝去的兩種不同看法,強調應該順其自然。推而廣之,詩人也是在闡述自己的處世觀:人生是處在不斷地轉換之中,好的可以變壞,禍福相倚。因此,當你失去了什么時,不要過分抱憾,要正視現實,知足常樂。春天有春天令人留戀的地方,夏天也有夏天使人 合意的所在;順境有順境的快樂,逆境何嘗不可磨煉人,使人步入順境。通過這詩,我們充分理解到詩人寬廣的胸懷,并從中得到勉勵。宋人的說理詩,雖然常常有陳腐惹人生厭的地方,但也不乏像這首詩一樣有積極意義的作品?!?/p>,

參考資料:完善

1、 李夢生. 宋詩三百首全解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 :第139-140頁
創作背景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太虛,別號邗溝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少有才名,研習經史,喜讀兵書。熙寧十年(1077),往謁蘇軾于徐州,次年作《黃樓賦》,蘇軾以為「有屈、宋姿」。元豐八年進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調蔡州教授。元祐三年(1088),應制科,進策論,除宣教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六年,遷秘書省正字。預修《神宗實錄》。時黃庭堅、晁補之、張耒亦在京師,觀與同游蘇軾之門,人稱「蘇門四......[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