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分飛·淚濕闌干花著露

毛滂〔宋代〕〔〕

淚濕闌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無言語空相覷。
斷雨殘云無意緒,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處,斷魂分付潮回去。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臉上淚水縱橫,像一枝鮮花沾帶著露珠,憂愁在你眉間緊緊纏結(jié),又像是碧山重疊攢聚。這別恨不僅屬于你,我們兩人平均分取。你我久久地、久久地互相凝望。再說不出一句話語。
雨收云散,一切歡樂都成為過去,令人無情無緒。從此朝朝暮暮,我將空守孤寂。今夜,當(dāng)我投宿在荒山野店,我深情的靈魂會跟隨潮汐回到你那里。

注釋
惜分飛:詞牌名,又名《惜芳菲》、《惜雙雙》等。毛滂創(chuàng)調(diào),詞詠唱別情。全詞共50字,雙調(diào),上、下闕各四句,句句用仄韻。
富陽:宋代縣名,治所在今浙江省富陽縣。瓊芳:當(dāng)時杭州供奉官府的一名歌妓。作者任杭州法曹參軍時,和她很要好。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詞是毛滂青春戀情的真實記錄。情人決別,后會無期,送別一程接一程,從杭州直送到百里之遙的富陽。然而這黯然銷魂的別離還足不可避免地到來了。令作者心碎的帷幕就從此拉開:“淚濕闌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掛滿淚珠的臉頰猶如帶露的花朵,顰蹙的黛眉像遠山一抹。一幅嬌憐痛惜的模樣,經(jīng)過妙筆的摹寫,就這樣呈現(xiàn)出來了。它同周圍的景色化成一片,構(gòu)成一種凄麗哀惋的色調(diào)。白居易的“梨花—枝春帶雨”(《長恨歌》),張泌的“黛眉愁聚春碧”(《思越人》),為此二句所本。然卻用得脫化無痕,形神兼勝,真是色繪高手。這兩句塑造了一位含愁帶淚的佳人形象。隋唐國力強盛,崇尚雍容富態(tài)、健康自然的女性美。宋朝國力漸衰,在審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詞是毛滂青春戀情的真實記錄。情人決別,后會無期,送別一程接一程,從杭州直送到百里之遙的富陽。然而這黯然銷魂的別離還足不可避免地到來了。令作者心碎的帷幕就從此拉開:“淚濕闌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掛滿淚珠的臉頰猶如帶露的花朵,顰蹙的黛眉像遠山一抹。一幅嬌憐痛惜的模樣,經(jīng)過妙筆的摹寫,就這樣呈現(xiàn)出來了。它同周圍的景色化成一片,構(gòu)成一種凄麗哀惋的色調(diào)。白居易的“梨花—枝春帶雨”(《長恨歌》),張泌的“黛眉愁聚春碧”(《思越人》),為此二句所本。然卻用得脫化無痕,形神兼勝,真是色繪高手。這兩句塑造了一位含愁帶淚的佳人形象。隋唐國力強盛,崇尚雍容富態(tài)、健康自然的女性美。宋朝國力漸衰,在審美觀念上也一反唐代的標隹,以文弱清秀為美,多愁多病的弱女子形象占據(jù)了文學(xué)作品的主導(dǎo)位置。到明清時期,“愁病美人”仍然很受歡迎,《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代表。

  “此恨”句,說明離愁對于雙方是同樣的沉重,要知道兩人的地位是不同的。一個是宦游四海的貴胄公子,一個則是淪落風(fēng)塵的煙花女郎。但是地位的懸殊并沒有阻止他們傾心相愛。他們熱戀著,共同承受著離恨的折磨。當(dāng)然,他們也知道這種戀情是難以維持的。今番解手,就要相見無期了。所以這次分離,多半成了長別。“更無言語空相覷”一句,純乎寫情,有直指奔心的力量。語已盡,淚已枯,無聲的飲泣往往比呼天搶地的號啕更加沉痛,“空相覷”三字反映出一種木然相對的絕望的悲哀。浯樸而情摯,傳神之極筆也。

  下片“斷雨”二句,寫景色之荒殘;零零落落的雨點,澌滅著的殘云,與離人的心境正相印合。這是一層意思。另外,還有一層雙關(guān)之意。宋玉《高唐賦》有“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之語,即后人所謂神女生涯也。毛滂兼取此意來形容他與瓊芳的戀情。而這種殘云斷雨的凄涼景象,也正象征著這段露水姻緣已經(jīng)行將結(jié)束了。從此以后,只剩下岑寂的相思來折磨著這一對再見無期的離人了。結(jié)拍兩句,設(shè)想別后的思念,付斷魂于潮水。情景交融,綿綿無盡,可說是極悱惻纏綿之能事了。

  總的來說,上片寫兩人依依惜別的深情,作者用畫龍點晴之筆,特寫淚眼愁眉,營造出一種凄麗哀婉的氛圍。接著以“平分取”、“無言”、“空相覷’’寫離愁的難言,從外表的神態(tài)寫到內(nèi)在的心態(tài),簡中有繁。下片寫詞人深山羈旅的凄苦與思念。先寫別后的惆悵,再設(shè)想別后的心愿,愿付斷魂于潮水,由此再現(xiàn)二人的情義纏綿。

  從藝術(shù)風(fēng)格來講,這首詞與一般鏤刻藻繪的別情之作不同,它是以淺近之語傳銥至之情而獨擅勝場的。愁眉淚頰,斷雨殘云,本是尋常物態(tài),可是一經(jīng)作者感情之醞釀融注,便含情吐媚,搖蕩人心。▲

,

參考資料:完善

1、 蔡義江 .宋詞三百首全解 :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 ,2007 :106 . 2、 唐圭璋 等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1072-1074 .,鑒賞

  一日,蘇軾于席間,聽歌妓唱此詞,大為贊賞,當(dāng)?shù)弥四涣琶杷鲿r,即說:“郡寮有詞人不及知,某之罪也。”于是派人追回,與其留連數(shù)日。毛滂因此而得名,此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并非是事實。蘇軾知杭州時,是元祐四年(1089)至元祐六年,而毛滂于元祐三年已出任饒州司法參軍,直至元祐七年還在饒州任上。此時不可能為東坡的杭州僚佐。另,根據(jù)史料,毛滂早在東坡知杭州前就受知于蘇軾弟兄。蘇軾于元祐三年曾為毛滂寫過“薦狀”,稱其“文詞雅健,有超世之韻”。“保舉堪充文章典麗可備著述科”。但此故事正說明此詞傳誦人口之廣。

  全詞寫與瓊芳恨別相思之情。上片,追憶兩人恨別之狀。“淚濕闌干花著露

展開閱讀全文 ∨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毛滂青春戀情的真實記錄。情人決別,后會無期,送別一程接一程,從杭州直送到百里之遙的富陽。然而這黯然銷魂的別離還足不可避免地到來了。令作者心碎的帷幕就從此拉開:“淚濕闌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掛滿淚珠的臉頰猶如帶露的花朵,顰蹙的黛眉像遠山一抹。一幅嬌憐痛惜的模樣,經(jīng)過妙筆的摹寫,就這樣呈現(xiàn)出來了。它同周圍的景色化成一片,構(gòu)成一種凄麗哀惋的色調(diào)。白居易的“梨花—枝春帶雨”(《長恨歌》),張泌的“黛眉愁聚春碧”(《思越人》),為此二句所本。然卻用得脫化無痕,形神兼勝,真是色繪高手。這兩句塑造了一位含愁帶淚的佳人形象。隋唐國力強盛,崇尚雍容富態(tài)、健康自然的女性美。宋朝國力漸衰,在審美觀念上也一反唐代的標隹,以文弱清秀為美,多愁多病的弱女子形象占據(jù)了文學(xué)作品的主導(dǎo)位置。到明清時期,“愁病美人”仍然很受歡迎,《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代表。
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fēng)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