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涇縣陵陽溪至澀灘

李白〔唐代〕〔〕

澀灘鳴嘈嘈,兩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側足不容舠。
漁子與舟人,撐折萬張篙。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澀灘的流水嘈嘈不休,兩岸山上到處跑著猿猴。
陵陽溪水卷起的浪花如白雪,巨石側立在水中不能穿過小舟。
船夫和漁人,一年里恐怕要撐折一萬支船篙在這里頭。

注釋
涇縣:在今安徽省涇縣。
陵陽溪:即今安徽省涇縣西舒溪。
澀灘:在今浸縣西九十五里?!睹鳌ひ唤y(tǒng)志》載:“澀灘在涇縣西九十五里。怪石峻立,如虎伏龍盤?!?br>足:多。
猿猱(náo):即猿猴。猱,猿類,善攀折。
足:通“石”,意指巨石。
不容舠:《詩經·衛(wèi)風·河廣》“誰謂河廣?曾不容舠。”謂兩岸狹窄,容不下小船。舠:小船。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青弋江發(fā)源于黃山山脈東南部,上游水流湍急?!皾瓰Q嘈嘈,兩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側足不容舠。漁子與舟人,撐折萬張篙。”這是寫上游江水蜿蜒曲折,兩岸千嶂絕壁,翠竹凌空,奇秀多姿。而下游自涇縣至蕪湖匯入長江,沿途水流平緩、清澈如鏡、良田平疇、阡陌如秀、人如畫中游??梢娫谔拼噙嫌尉陀兄坶鶃?。

  詩人抓住陵陽溪至澀灘一段江水湍急、怪石峻立的特點,勾勒出了一幅舟行險灘的圖象:江水咆哮,沖擊著灘中的巨石,發(fā)出了震耳欲聾的嘈嘈之聲;翻涌的波濤,撞擊在巖石上,激起了象雪一樣的浪花;兩岸山林里還不時傳來一聲遞一聲的猿猱的哀鳴;江灘里側石凌出,就連如葉的小舟也難以通行。然而,就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青弋江發(fā)源于黃山山脈東南部,上游水流湍急。“澀灘鳴嘈嘈,兩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側足不容舠。漁子與舟人,撐折萬張篙。”這是寫上游江水蜿蜒曲折,兩岸千嶂絕壁,翠竹凌空,奇秀多姿。而下游自涇縣至蕪湖匯入長江,沿途水流平緩、清澈如鏡、良田平疇、阡陌如秀、人如畫中游??梢娫谔拼噙嫌尉陀兄坶鶃?。

  詩人抓住陵陽溪至澀灘一段江水湍急、怪石峻立的特點,勾勒出了一幅舟行險灘的圖象:江水咆哮,沖擊著灘中的巨石,發(fā)出了震耳欲聾的嘈嘈之聲;翻涌的波濤,撞擊在巖石上,激起了象雪一樣的浪花;兩岸山林里還不時傳來一聲遞一聲的猿猱的哀鳴;江灘里側石凌出,就連如葉的小舟也難以通行。然而,就在這兇險萬分的澀灘,漁夫和舟子,為衣食所迫,不得不終年與驚濤駭浪搏斗。看!就在那遠遠的江面上,又來了一只漁舟,舟人正撐著長長的竹篙在艱難地前進……詩中最后兩句,“漁人與舟子,撐折萬張篙”,便是全詩主旨的所在,集中地再現了勞動人民危險艱辛的生活以及他們的斗爭精神。

  這首詩盡管篇幅短小,但在藝術表現上還是很有特色的。詩的前四句摹聲狀物極力渲染自然景物的險惡氣氛,作為畫面的背景,極好地烘托了畫面主體部分的夸張描寫。相反,最后兩句對于漁人舟子撐篙行船艱苦萬分的夸張描寫,又進一步點染了江灘的險惡。畫面上,這種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著重突出了全詩的主題。這首詩的另一特色,是采用了繪畫上傳統(tǒng)的大寫意的手法。詩人在刻畫意境時,能夠抓住景物給人感受最強烈的幾點,于大處落墨,筆觸簡勁,而不是象工筆畫法,力圖筆筆不茍,枝葉筋脈,纖毫不爽。詩中“撐折萬張篙”一句,似乎是細節(jié)刻畫,但也是僅此一筆,而且是經過了大膽的夸張。所以全詩側重表現的并不在于細微的真實,而是在于捕捉事物的神韻,予以強烈的表現?!?/p>,

參考資料:完善

1、 劉憶萱 王玉璋 .李白詩選講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5年06月第1版 :323-324 . 2、 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15 .
創(chuàng)作背景
青弋江發(fā)源于黃山山脈東南部,上游水流湍急。“澀灘鳴嘈嘈,兩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側足不容舠。漁子與舟人,撐折萬張篙?!边@是寫上游江水蜿蜒曲折,兩岸千嶂絕壁,翠竹凌空,奇秀多姿。而下游自涇縣至蕪湖匯入長江,沿途水流平緩、清澈如鏡、良田平疇、阡陌如秀、人如畫中游??梢娫谔拼噙嫌尉陀兄坶鶃怼?/div>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亞。李白即生于中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xiāng)。早年在蜀中就學漫游。青年時期,開始漫游全國各地。天寶初,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應詔赴長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禮遇。但因權貴不容,不久即遭讒去職,長期游歷。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起......[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