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移文

孔稚珪〔南北朝〕〔〕

  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

  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

  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學遁東魯,習隱南郭,偶吹草堂,濫巾北岳。誘我松桂,欺我云壑。雖假容于江皋,乃纓情于好爵。

  其始至也,將欲排巢父,拉許由,傲百氏,蔑王侯。風情張日,霜氣橫秋。或嘆幽人長往,或怨王孫不游。談空空于釋部,覈玄玄于道流,務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

  及其鳴騶入谷,鶴書赴隴,形馳魄散,志變神動。爾乃眉軒席次,袂聳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風云凄其帶憤,石泉咽而下愴,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

  至其鈕金章,綰墨綬,跨屬城之雄,冠百里之首。張英風于海甸,馳妙譽于浙右。道帙長擯,法筵久埋。敲撲喧囂犯其慮,牒訴倥傯裝其懷。琴歌既斷,酒賦無續,常綢繆于結課,每紛綸于折獄,籠張趙于往圖,架卓魯于前箓,希蹤三輔豪,馳聲九州牧。

  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獨舉,青松落陰,白云誰侶?磵戶摧絕無與歸,石徑荒涼徒延佇。至于還飆入幕,寫霧出楹,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猨驚。昔聞投簪逸海岸,今見解蘭縛塵纓。于是南岳獻嘲,北隴騰笑,列壑爭譏,攢峰竦誚。慨游子之我欺,悲無人以赴吊。

  故其林慚無盡,澗愧不歇,秋桂遣風,春蘿罷月。騁西山之逸議,馳東皋之素謁。

  今又促裝下邑,浪栧上京,雖情殷于魏闕,或假步于山扃。豈可使芳杜厚顏,薜荔蒙恥,碧嶺再辱,丹崖重滓,塵游躅于蕙路,污淥池以洗耳。宜扃岫幌,掩云關,斂輕霧,藏鳴湍。截來轅于谷口,杜妄轡于郊端。于是叢條瞋膽,疊穎怒魄。或飛柯以折輪,乍低枝而掃跡。請回俗士駕,為君謝逋客。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鐘山的英魂,草堂的神靈,如煙云似地奔馳于驛路上,把這篇移文鐫刻在山崖。有些隱士,自以為有耿介超俗的標格,蕭灑出塵的理想;品德純潔,象白雪一樣;人格高尚,與青云比并。我只是知道有這樣的人。
  至于亭亭玉立超然物外,潔身自好志趣高潔,視千金如芥草,不屑一顧,視萬乘如敝屣,揮手拋棄,在洛水之濱仙聽人吹笙作鳳鳴,在延瀨遇到高人隱士采薪行歌,這種人固然也是有的。
  但怎么也想不到他們不能始終如一,就象青黃反覆,如墨翟之悲素絲,如楊朱之泣歧路。剛到山中來隱居,忽然又染上凡心,開始非常貞介,后來又變而為骯臟,多么荒謬啊!唉,尚子平、仲長統都已成為過去,高人隱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文章一開始表彰真隱士以樹立榜樣,接著指出假隱士周颙的名字,并把他隱居時與出仕后截然不同的行為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層層揭露其虛偽本質,描繪其丑惡面目。全文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段,主要是泛論各類隱士的行徑不同。文章頭四句寫北山神靈,騰云駕霧,來到山庭,刻下了這篇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標”,以下五句,主要寫隱士的風度和思想。“若其亭亭物表”以下七句,寫隱士對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的鄙視態度。他們視千金如草芥,視萬乘如脫屣;他們常和神仙。隱逸之士接觸,常與各種奇人交往。作者以贊賞的語氣寫真正的隱士,目的是為了襯托出假隱士的可鄙。故此,筆峰一轉,指出有些人“終始參差,蒼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文章一開始表彰真隱士以樹立榜樣,接著指出假隱士周颙的名字,并把他隱居時與出仕后截然不同的行為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層層揭露其虛偽本質,描繪其丑惡面目。全文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段,主要是泛論各類隱士的行徑不同。文章頭四句寫北山神靈,騰云駕霧,來到山庭,刻下了這篇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標”,以下五句,主要寫隱士的風度和思想。“若其亭亭物表”以下七句,寫隱士對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的鄙視態度。他們視千金如草芥,視萬乘如脫屣;他們常和神仙。隱逸之士接觸,常與各種奇人交往。作者以贊賞的語氣寫真正的隱士,目的是為了襯托出假隱士的可鄙。故此,筆峰一轉,指出有些人“終始參差,蒼黃翻復”,使得墨翟,楊朱為之悲泣慟哭。 “淚翟子之悲”二句,用了兩個典故。墨子見練絲而泣,為其可以黃,可以黑。楊朱見歧路而哭,為其可以南,可以北,接著又用了兩個典故,尚生稻仲氏,來說明山林中已無真正的隱士,并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是第二和第三段,寫周颙先隱后仕的經過。第二段,揭露周颙隱居實非本意,他剛隱居時,立志甚高,似欲凌駕巢父、許 曲之上,一旦接到詔書就得意忘形,急欲走馬上任。文章先用幾個典故,揭露他冒充隱士,又寫他凌駕一切,自命清高。妄自尊大。一旦朝廷派使者進山征召隱士,他就得意忘形,急不可待地想外出做官了。顯露出庸俗的神氣。第三段寫周颙出仕后在官場上的活動 。“紐金章,綰墨綬,跨屬城之雄,冠百里之首”,寫周颙當上了本郡最大的縣的縣官,后又做了山陰縣縣令。于是整天忙于官場事務,處理文書,處理案件,還一心想超過張。趙、卓,魯等歷史上著名的能吏,甚至還想效仿治理三輔的能吏,名揚四海,聲傳九州。以前是那樣熱哀隱居,從衣著到風度。都裝作隱士的模樣,如今搖身一變,成為政府官員,而且還一心想往上爬,做大官。這一段和前邊隱居生活相對照,變化之大,前后判若兩人。

  第三部分是第四段,寫由于周颙的出仕,使此山深蒙恥辱。通過“南岳獻嘲,北隴騰笑”寫四周的山峰對北山當初容納周颙做假隱士而加以嘲笑。接著又用騁西山之逸議,馳東皋之素謁”來表明山中的清議紛然并起。 逸議,素謁,均指隱逸者的清議。無論是四周群山的嘲笑和抗議,還是林、澗,桂,蘿所表示的義憤和指責,都辛辣諷刺了周颙之類假隱士欺世盜名的虛偽情態。

  第四部分是第五段,寫拒絕周颙再來山上,充分表示了對他的厭惡和鄙視。先寫周颙路過這里,紛紛表示不能再上當受騙蒙受恥辱,于是采取措施,拒絕他的到來,同時還要攔截他的車馬,讓他立即離開了北山。對這樣的人真是深惡痛絕。

  此文全篇用擬人化的手法描寫山中景物的蒙恥發憤的心情,對山水草木的描寫形象生動,語言精煉華美,對仗工整,音韻和諧,而且富有濃烈的抒情韻味。作者讓山林景物全體出動,而且讓他們富有人的感情,喜、怒、哀、樂,談笑怒罵,揶揄嘲笑,矛頭指向假隱士周颙,從而深刻揭露了士大夫們偽裝清高實則苦心鉆營。爭名逐利的丑惡靈魂,具有深刻的抗判意義和現實意義。此文是駢文,全篇以對偶句為主,基本上由四字句和六字句相配而成,而且用典精切,筆鋒犀利,因此成為南北朝以來廣為傳誦的佳作。▲

,

參考資料:完善

1、 李永田編著.中國歷代散文名篇鑒賞 上:當代世界出版社,2009.6:第118頁 2、 李子光.中外古典文學名作鑒賞詞典.主編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0年02月第1版:第226頁
創作背景
文章一開始表彰真隱士以樹立榜樣,接著指出假隱士周颙的名字,并把他隱居時與出仕后截然不同的行為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層層揭露其虛偽本質,描繪其丑惡面目。全文可分為四部分。
孔稚珪

孔稚珪(447~501)南朝齊駢文家。一作孔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劉宋時,曾任尚書殿中郎。齊武帝永明年間,任御史中丞。齊明帝建武初年,上書建議北征。東昏侯永元元年(499),遷太子詹事。死后追贈金紫光祿大夫。......[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登池上樓

謝靈運〔南北朝〕

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持......

擬行路難·其一

鮑照〔南北朝〕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與顧章書

吳均〔南北朝〕

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山谷所資,于斯已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

行舟值早霧

伏挺〔南北朝〕

水霧雜山煙,冥冥不見天。聽猿方忖岫,聞瀨始知川。漁人惑澳浦,行舟迷溯沿。日中氛靄盡,空水共澄鮮。......

春夕早泊和劉諮議落日望水詩

何遜〔南北朝〕

旅人嗟倦游,結纜坐春洲。日暮江風靜,中川聞棹謳。草光天際合,霞影水中浮。單艫時向浦,獨楫乍乘流。孌童泣垂釣,妖姬哭蕩舟。客心自有緒,對此空復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