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內心寧靜,身體就自然安定;身體安定,房屋就會顯得寬大。
內心和身體都安定了,還會有什么事讓你煩惱呢?
誰說一個人的身體小,只要安寧,它就像泰山一樣大。
誰說一間屋子小,只要心寬,它就像天地一樣寬闊。
注釋
室:房屋。
俱:都。
這首詩寫心與身、身心與天地關系,表明“心地無私天地寬”的深刻哲理。
詩人首先指出心安的重要,“心安身自安”。心境的平靜可以使身體也安靜,“身自安”的“自”字,充分表現了心安對身安的必然關系。繼而說“身安室自寬”,身安了居室自然覺得寬敞。最后總括言之“心與身俱安,何事能相干”,身心俱安,則外物、外力都無法干擾了。心主宰著人的思想行為,唐代詩人李頎說“心輕萬事如鴻毛”(《送陳章甫》)陶淵明更有具體描寫:“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飲酒詩》)首先求得思想上的安定,那就不會為世事的紛擾而苦惱,條件的局促而煩憂。
詩的后四句,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首詩寫心與身、身心與天地關系,表明“心地無私天地寬”的深刻哲理。
詩人首先指出心安的重要,“心安身自安”。心境的平靜可以使身體也安靜,“身自安”的“自”字,充分表現了心安對身安的必然關系。繼而說“身安室自寬”,身安了居室自然覺得寬敞。最后總括言之“心與身俱安,何事能相干”,身心俱安,則外物、外力都無法干擾了。心主宰著人的思想行為,唐代詩人李頎說“心輕萬事如鴻毛”(《送陳章甫》)陶淵明更有具體描寫:“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飲酒詩》)首先求得思想上的安定,那就不會為世事的紛擾而苦惱,條件的局促而煩憂。
詩的后四句,進而就身與室的關系上講,一身怎么能說小呢,它安之如泰山;一室怎么能說小呢,它寬如天地間。其中寓含著“誰謂一心小,宇宙可包含”。只有心安了,才會產生不覺室小,不感有礙的效果。
邵雍是北宋理學家,他主張“非唯知樂又能樂時與萬物之自得也”(《伊川擊壤集》)認為“自樂”,才能獲得外物的快樂。他在臨終的那一年,仍抱定著這一宗旨:“六十有七歲,生為世上人。四方中正地,萬物備全身。天外更無樂,胸中別有春。”(《自貽吟》)萬物皆備于我,是唯心主義的。而從人的思想觀點、品德情操的角度說,先要有個正確的觀點,然后才能識別和對付各種外來侵襲,也就是“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的道理,卻是可取的。
全詩語言質樸、直白,第一二兩句以兩個“自”字表明心與身的關系,第三句總綰七兩句,第四句予以衍伸。第五、第七同以“誰謂”、“小”相比照,句式全同,而第六、第八則變化句式,顯得整齊中有參差。詩意步步深入,環環緊扣,頗為精巧。▲
,參考資料:完善
1、 品詩文網.《心安吟·[宋]邵雍》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