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

杜牧〔唐代〕〔〕

七子論詩誰似公,曹劉須在指揮中。
薦衡昔日知文舉,乞火無人作蒯通。
北極樓臺長掛夢,西江波浪遠吞空。
可憐故國三千里,虛唱歌詞滿六宮。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建安七子論作詩哪個比得此公?曹植劉楨也應當在您指揮之中。
雖知當日推薦禰衡有個孔文舉,可嘆沒有人再作“乞火”的蒯通。
朝廷的樓臺常常牽動您的魂夢,像那西江波濤遠遠遮蔽天空。
可惜您“故國三千里"的名句,白白地傳唱在皇帝的后宮。

注釋
長句:指七言詩。
七子:指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
曹劉:曹植、劉楨,二人是當時著名的詩人。
薦:舉薦。衡:禰衡。文舉:孔融字文舉。禰衡是漢末辭賦家,性格剛強。孔融愛其才,上書推薦他。句后原注:“令狐相公曹表薦處士。”令狐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此詩從題材上來說屬于應酬之作,但是由于詩人與張祜同是懷才不遇,深有感觸而發,故而這首和詩寫得很有真情與深度。

  首聯盛贊張祜詩才高絕:他的才華高過建安七子,連曹植與劉楨都不在話下。這顯然是杜牧對張祜的過譽之詞,但由于是古人贈答詩中常見的客套話,也就無足深怪。

  頷聯敘述張祜的不平遭遇:他曾得宰相令狐楚的薦舉,就像當日孔融推薦禰衡一樣;但是他卻沒有遇著蒯通那樣的人為之旁敲側擊說好話,卻碰到了說壞話的元稹,以至于終身沒有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此處詩人使用正反兩個典故,十分含蓄而得當。

  頸聯表現張祜對朝廷不改其忠貞,隱居鄉野之間也不放棄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此詩從題材上來說屬于應酬之作,但是由于詩人與張祜同是懷才不遇,深有感觸而發,故而這首和詩寫得很有真情與深度。

  首聯盛贊張祜詩才高絕:他的才華高過建安七子,連曹植與劉楨都不在話下。這顯然是杜牧對張祜的過譽之詞,但由于是古人贈答詩中常見的客套話,也就無足深怪。

  頷聯敘述張祜的不平遭遇:他曾得宰相令狐楚的薦舉,就像當日孔融推薦禰衡一樣;但是他卻沒有遇著蒯通那樣的人為之旁敲側擊說好話,卻碰到了說壞話的元稹,以至于終身沒有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此處詩人使用正反兩個典故,十分含蓄而得當。

  頸聯表現張祜對朝廷不改其忠貞,隱居鄉野之間也不放棄自己的志向:他在夢中還一直牽掛朝廷,他的胸懷就像流經住處的長江一樣浩大,有并吞萬里長空之勢。以“北極”比喻朝廷是詩中所常用的,而下句的“西江”既在形式上與上句的“北極”構成對仗,是對自然環境的描寫,也是張祜胸懷抱負的曲喻,在修辭上十分巧妙。

  尾聯歸結到張祜文才高妙而不得重用的不幸遭遇上:他所作的《宮詞》,在皇帝的后宮中被宮女們廣泛傳唱著,可是又有什么用呢?這并不能對他的身世遭遇有所改變,所以說是“虛唱”;而“故國三千里”,一方面是張祜《宮詞》的原句,另一方面也是暗示張祜隱居鄉野之間,距離朝廷十分遙遠。全詩就在這深沉的慨嘆之中戛然終止,給人留下無窮感嘆。

  此詩使用典故巧妙自然,感情真摯深沉,寫得有氣勢,表現了杜牧對張祜的贊賞。當時的詩人鄭谷,故稱有詩吟詠此事:“張生故國三千里,知者惟應杜紫微(指杜牧,曾任紫微舍人)。”▲

,

參考資料:完善

1、 楊春俏,吉新宏注析.中晚唐抒情詩選:南海出版公司,2005.04:第156頁
創作背景
此詩從題材上來說屬于應酬之作,但是由于詩人與張祜同是懷才不遇,深有感觸而發,故而這首和詩寫得很有真情與深度。
杜牧

杜牧(803-853)晚唐杰出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公元828年(大和二年)進士及第,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詩以七言絕句著稱,晚唐諸家讓渠獨步。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