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楚山和秦山之上都有白云,白云到處長久地跟隨著您。
長久跟隨您,您進入楚山里,白云也跟著你渡過了湘水。
湘水之上,有仙女穿著蘿衣,白云在那里可以停留,愿你早些找到歸宿。
注釋
⑴劉十六:李白友人,名字不詳。“十六”是其在家族中兄弟間排列長幼的次序數,唐時常用這種次序數來稱呼人。
⑵楚山:這里指今湖南地區,湖南古屬楚疆。秦山:這里指唐都長安,古屬秦地。
⑶湘水:湘江。流經今湖南境內,北入長江。《水經注·湘水》:“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睗h東方朔《七諫·哀命》:“測汨羅之湘水兮,知時固而不反。”
⑷女
詩命題為“白云歌”,詩中緊緊抓住白云這一形象,展開情懷的抒發。白云向來是和隱者聯系在一起的。南朝時,陶弘景隱于句曲山,齊高帝蕭道成有詔問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詩答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從此白云便與隱者結下不解之緣了。白云自由不羈,高舉脫俗,潔白無瑕,是隱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這首詩直接從白云入手,不需費詞,一下子便把人們帶入清逸高潔的境界。
為了充分利用白云的形象和作用,這首送別詩不再從別的方面申敘離情,只擇取劉十六自秦歸隱于楚的行程落筆。從首句“楚山秦山皆白云”起,這朵白云便與他形影不離,隨他渡湘水隨他入楚山里,直到末句“白云堪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詩命題為“白云歌”,詩中緊緊抓住白云這一形象,展開情懷的抒發。白云向來是和隱者聯系在一起的。南朝時,陶弘景隱于句曲山,齊高帝蕭道成有詔問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詩答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睆拇税自票闩c隱者結下不解之緣了。白云自由不羈,高舉脫俗,潔白無瑕,是隱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這首詩直接從白云入手,不需費詞,一下子便把人們帶入清逸高潔的境界。
為了充分利用白云的形象和作用,這首送別詩不再從別的方面申敘離情,只擇取劉十六自秦歸隱于楚的行程落筆。從首句“楚山秦山皆白云”起,這朵白云便與他形影不離,隨他渡湘水隨他入楚山里,直到末句“白云堪臥君早歸”,祝愿他高臥白云為止,可以說全詩從白云始,以白云終。讀者似乎只看到一朵白云的飄浮,而隱者的高潔,隱逸行動的高尚,盡在不言之中。胡應麟說“詩貴清空”,又說“詩主風神”(《詩藪》),這首詩不直寫隱者,也不詠物式地實描白云,而只把它當做隱逸的象征。因此,是隱者,亦是白云;是白云,亦是隱者,真正達到清空高妙,風神瀟灑的境界。方弘靜說:“《白云歌》無詠物句,自是天仙語,他人稍有擬象,即屬凡辭?!笔求w會到了這一妙處的。
這首歌行運筆極為自然,而自然中又包含匠心。首句稱地,不直言秦、楚,而稱“楚山”、“秦山”,不僅與歸山相應,氣氛諧調,增強隱逸色調;而且古人以為云觸山石而生,自然地引出了白云。擇字之妙,一筆雙關。當詩筆觸及湘水時,隨事生情,點染上“女蘿衣”一句。屈原《九歌·山鬼》云:“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女蘿衣”即代指山鬼。山鬼愛慕有善行好姿的人,“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睗h代王逸注云:“所思,謂清潔之士若屈原者也。”這里借用這一故實,意謂湘水對潔身修德之人將以盛情相待,進一步渲染了隱逸地的可愛和歸者之當歸。而隱以屈原喻歸者,又自在言外。末句一個“堪”字包含無限感慨。白云堪臥,也就是市朝不可居。有了這個“堪”字,“君早歸”三字雖極平實,也含有無限堅定的意味了。表現得含蓄深厚,平淡中有鋒芒。
此詩采用了歌體形式來表達傾瀉奔放的感情是十分適宜的。句式上又多用頂真修辭手法,即下一句之首重復上一句之尾的詞語,具有民歌復沓歌詠的風味,增加了音節的流美和情意的纏綿,使內容和藝術形式達到和諧的統一。▲
,參考資料:完善
1、 孫靜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267-268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