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病體虛弱消瘦,以致紗帽帽沿都已寬松,不受重用只好客居在與之相隔萬里的成都江邊。
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即使事情已經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結果才能完全下結論。
希望天地神靈保佑國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著君主御駕親征收復失落的河山。
諸葛孔明的傳世之作《出師表》忠義之氣萬古流芳,深夜難眠,還是挑燈細細品讀吧。
注釋
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損的身軀。支離: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無助或不受重用的遠臣。江干:江邊;江岸。
忘憂:忘卻憂慮。
闔(hé )棺:指死亡,詩中意
這首詩從衰病起筆,以挑燈夜讀《出師表》結束,所表現的是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永不磨滅的意志。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詩歌思想生輝,而且令這首七律警策精粹、靈光獨具,藝術境界拔人一籌。全詩表達了詩人的愛國情懷以及憂國憂民之心。
起句兩句“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敘事、點題,是詩人詩文自身的寫照“紗帽寬”,一語雙關,既言其病后瘦損,故感帽沿寬松。也暗含被貶官之意,寫出了現實,縱使有滿腔報國之志,也只能身處江湖之遠,客居江邊,無力回天,心中的痛苦與煩惱可見一斑。
三四句“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憂國”同顧炎武的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首詩從衰病起筆,以挑燈夜讀《出師表》結束,所表現的是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永不磨滅的意志。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詩歌思想生輝,而且令這首七律警策精粹、靈光獨具,藝術境界拔人一籌。全詩表達了詩人的愛國情懷以及憂國憂民之心。
起句兩句“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敘事、點題,是詩人詩文自身的寫照“紗帽寬”,一語雙關,既言其病后瘦損,故感帽沿寬松。也暗含被貶官之意,寫出了現實,縱使有滿腔報國之志,也只能身處江湖之遠,客居江邊,無力回天,心中的痛苦與煩惱可見一斑。
三四句“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憂國”同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相近,它的主旨就是熱愛祖國。這兩句使我們看到詩人高尚的人格和一顆忠心愛國的赤子之心。正因為詩人光明磊落、心地坦蕩,所以他對暫時遭遇的挫折并不介意。他堅信歷史是公正的,是一定會對一個人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的。但是詩人并沒有局限于抒寫自己的情懷,而是以國家的大事為己任。
五六句“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宕開一筆,抒寫了對國家政局的憂慮同時呼吁朝廷北伐,重返故都,以慰京華父老之望。在這里詩人寄托了殷切的期望:但愿天地神靈扶持國家,使過大民眾脫離戰火,安樂昌盛。
最后兩句“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采用典故抒發了詩人的愛國情懷,可收復河山對于詩人來說毫無辦法。只能獨自一人挑燈細看諸葛亮的傳世之作,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師一表通古今”的道理。
此詩貫穿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表現了中華子民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揭示了百姓與國家的血肉關系。“位卑未敢忘憂國”這一傳世警句,是詩人內心的真實寫照,也是歷代愛國志士愛國之心的真實寫照,這也是它能歷盡滄桑,歷久常新的原因所在。詩人想到自己一生屢遭挫折,壯志難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著深深的慨嘆和感傷;但他在詩中說一個人蓋棺方能論定,表明詩人對前途仍然充滿著希望。▲
,參考資料:完善
1、 錢仲聯、馬亞中.浙江教育出版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1001-1003 2、 賀新輝.宋詞名篇賞析.成都:成都時代出版社,2007:102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