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過謝潭三首·其一

楊萬里〔宋代〕〔〕

風頭才北忽成南,轉眼黃田到謝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幃急看紫巉巖。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風頭突變,剛剛向北忽地又向南,風順船快,轉眼便由黃田過謝潭。
依稀之間,船外似見朦朧一山影,掀簾急看,紫色險峰已撲到眼前。

注釋
黃田、謝潭:當是贛江上游的兩處地名。
褰(qiān)幃(wéi):撩起簾幕。
巉(chán)巖:指突兀險峻的山巒。

賞析
賞析   寫在疾駛的舟中所見。詩人這次赴廣州,是溯贛江而上,越大庾嶺入今廣東境,再沿湞水至真陽、廣州。開頭兩句,寫風向由向北忽而轉成向南,順風行駛,舟行迅疾,轉眼間已經由黃田到了謝潭。兩句中“才”、“忽”、“轉眼”等詞語迭見,表現出客觀物象的瞬息變化以及它們間的相互關系,生動地顯示出船行的迅疾與舟中人意外的喜悅及輕快感。接下來兩句,寫在疾駛的舟中忽然瞥見山峰的情景——“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幃急看紫境巖。”舟行中忽然仿佛瞥見船外有一座山峰的影子,掀簾急看,那突兀險峻的紫色峰巒已經撲到了眼前。這里突出表現的仍是船行的迅疾。上句還是仿佛若有所見的縹緲峰影,下句卻已是埃巖突兀在目,從仿佛瞥見到“褰幃急看”,不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寫在疾駛的舟中所見。詩人這次赴廣州,是溯贛江而上,越大庾嶺入今廣東境,再沿湞水至真陽、廣州。開頭兩句,寫風向由向北忽而轉成向南,順風行駛,舟行迅疾,轉眼間已經由黃田到了謝潭。兩句中“才”、“忽”、“轉眼”等詞語迭見,表現出客觀物象的瞬息變化以及它們間的相互關系,生動地顯示出船行的迅疾與舟中人意外的喜悅及輕快感。接下來兩句,寫在疾駛的舟中忽然瞥見山峰的情景——“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幃急看紫境巖。”舟行中忽然仿佛瞥見船外有一座山峰的影子,掀簾急看,那突兀險峻的紫色峰巒已經撲到了眼前。這里突出表現的仍是船行的迅疾。上句還是仿佛若有所見的縹緲峰影,下句卻已是埃巖突兀在目,從仿佛瞥見到“褰幃急看”,不過瞬息間而已。這里利用同一物象在短時間內所引起的不同視覺感受,既透露出船行之快,也表現出旅人的突兀新奇感。 ▲,

參考資料:完善

1、 繆鉞,霍松林,周振甫,吳調公,曾棗莊,葛曉音,陳伯海,趙昌平,莫礪鋒,劉永翔等撰寫.宋詩鑒賞辭典 新1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07:第1159頁
創作背景
楊萬里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授贛州司戶參軍,調零陵丞。乾道,知奉新縣,擢國子博士,遷太常博士,權吏部右侍郎官,將作少監。淳熙間,歷知常州,提舉廣東常平茶鹽,遷廣東提點刑獄。十一年(1184),召為吏部員外郎。歷任樞密院檢詳官,尚書右、左司郎中,秘書少監。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禪,召除秘書監。紹熙元年(1190),為實錄院檢討官......[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