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臉上金霞細

溫庭筠〔唐代〕〔〕

臉上金霞細,眉間翠鈿深。欹枕覆鴛衾。隔簾鶯百囀,感君心。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臉上映出朝霞的點點金光,春色在眉間翠鈿處徜徉。斜倚在鳳凰枕畔,凝視錦被上的鴛鴦。簾外曉鶯唱著幽婉的歌,似知我思君的一片情腸。

注釋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南柯子“”風蝶令“。《金奩集》入“仙呂宮”。以溫庭筠詞為正體,單調(diào)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韻。
金霞:指帳中的妝飾物燦爛生輝,光彩照人。一說指兩頰妝色勻稱,有光澤,若彩霞狀。又說指額頭之飾物,即額黃。細:清淡。古代女妝有濃淡二種。
翠鈿(diàn):唐宋女子的一種面飾,用綠色花鈿粘在眉心,或制成小圓形貼在嘴邊酒窩的地方。鈿,即花鈿,用極薄的金屬、彩紙等剪成各種小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詞寫女子對男子的相思之情,詞人運用象征等藝術(shù)手法把相思之情寫得非常含蓄,極盡深婉纏綿之風格。

  起拍兩句,寫女主人公臥于金帳中的神情,通過對面部的刻畫表現(xiàn)出來,看似平淡閑適。接著“倚枕”句筆鋒暗轉(zhuǎn),寫女主人公倚枕獨眠,烘染感情,透出她的孤寂與思戀。“隔簾”二句,寫聞鶯而惜春,聞鶯而思人,再次拉大反差,加重女主人公女主人公的悲哀。時已暮春,黃鶯百囀,引起了女主人公的惜春懷春之情,更感念情人的深情厚意。“感君心”三字,將相思之情點明。從“覆鴛衾”到“鶯百囀”,是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恐此期間,相思正苦。

  此詞前兩句抒情不露痕跡,次兩句若隱若現(xiàn),末句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詞寫女子對男子的相思之情,詞人運用象征等藝術(shù)手法把相思之情寫得非常含蓄,極盡深婉纏綿之風格。

  起拍兩句,寫女主人公臥于金帳中的神情,通過對面部的刻畫表現(xiàn)出來,看似平淡閑適。接著“倚枕”句筆鋒暗轉(zhuǎn),寫女主人公倚枕獨眠,烘染感情,透出她的孤寂與思戀。“隔簾”二句,寫聞鶯而惜春,聞鶯而思人,再次拉大反差,加重女主人公女主人公的悲哀。時已暮春,黃鶯百囀,引起了女主人公的惜春懷春之情,更感念情人的深情厚意。“感君心”三字,將相思之情點明。從“覆鴛衾”到“鶯百囀”,是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恐此期間,相思正苦。

  此詞前兩句抒情不露痕跡,次兩句若隱若現(xiàn),末句直吐衷腸。全詞除運用象征、觸景生情的手法來表達深婉的相思之情外,還有直接剖白“感君”的心曲,但此“感君”之心依舊隱約,不可捉摸,達到一種欲露不露、若隱若現(xiàn)的藝術(shù)效果,給讀者以無限聯(lián)想的空間。▲

,

參考資料:完善

1、 邱美瓊 胡建次.溫庭筠詞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5:63-64 2、 房開江 崔黎民.花間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50-51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寫女子對男子的相思之情,詞人運用象征等藝術(shù)手法把相思之情寫得非常含蓄,極盡深婉纏綿之風格。
溫庭筠

溫庭筠(812?─870?)唐末詩人和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溫彥博裔孫。富有天才,然恃才不羈,生活放浪,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因薄其有才無行得罪宰相令狐绹,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乏抑,終生不得志。大中十三年(859),出為隋縣尉。徐商鎮(zhèn)襄陽,召為巡官,常與殷成式、韋蟾等唱和。后來,歸江東,任方城尉。咸通七年(866),徐商知政事,用為國子助教,主持秋試,憫擢寒......[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quán)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