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采芳人杳

張炎〔宋代〕〔〕

采芳人杳,頓覺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總被詩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 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采集花草的姑娘已經無蹤無影,我也頓時失去游山玩水的心情。流落異鄉總是以寫詩訴說愁苦,那有心思細細欣賞春天的光景。
去年的燕子已飛向遼遠的南方,今年的燕子該落在誰家的梁棟?暮春三月不要聽那夜間的風雨,雨聲不催花開,但見遍地落紅。

注釋
采芳人:指游春采花的女子。
杳(yǎo):沒有蹤跡。
頓覺:頓時覺得。
游情:游玩的心情。
草草:草率。
燕子:詞人自喻。
天涯:形容很遠的地方。
誰家:何處。

賞析
賞析

  張炎詞以“悲秋”見長,離愁別緒,萬感情懷皆可由秋景而發。如《清平樂》(候蛩凄斷)即是一首“悲秋”名作。然而他的“傷春”之作也別具一格。一“秋”一“春”,景物不同,然其抒發的情懷卻是同出一源,——即傷亡國之情,感破家之痛。此詞即是其“傷春”的一篇佳作。

  “采芳人杳”兩句,前句寫春光明媚,芳紅草綠,本是賞花采綠之時,然而此時卻人跡杳了,昔日美景歌舞生平,人頭攢動的景象一掃而空。后句由前句而發出“頓覺游情少”之感。張炎寫詞,寫景常借故國家鄉西湖之景之筆。西湖美景美不勝收,舉世聞名,然而在作者眼里,由于元兵的踐踏,西湖盛景已成過往云煙,人跡杳杳,游情慘淡。作者在此留下一個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張炎詞以“悲秋”見長,離愁別緒,萬感情懷皆可由秋景而發。如《清平樂》(候蛩凄斷)即是一首“悲秋”名作。然而他的“傷春”之作也別具一格。一“秋”一“春”,景物不同,然其抒發的情懷卻是同出一源,——即傷亡國之情,感破家之痛。此詞即是其“傷春”的一篇佳作。

  “采芳人杳”兩句,前句寫春光明媚,芳紅草綠,本是賞花采綠之時,然而此時卻人跡杳了,昔日美景歌舞生平,人頭攢動的景象一掃而空。后句由前句而發出“頓覺游情少”之感。張炎寫詞,寫景常借故國家鄉西湖之景之筆。西湖美景美不勝收,舉世聞名,然而在作者眼里,由于元兵的踐踏,西湖盛景已成過往云煙,人跡杳杳,游情慘淡。作者在此留下一個伏筆,不說元兵南掠,而言人杳,其中所含隱情,不言自明,非不想說,而不能說,也不必說也。承接上兩句,“客里看春”兩句,似乎是寫后悔錯過春時,未能飽覽一年一度的大好春光。其實一句“客里看春”,客居異地,浪跡天涯,終年如無根之萍,因此看景只會“草草”,“被詩愁分了”,怎么會游興滿懷呢?

  “去年燕子”兩句,借寫燕子把上文欲說而未忍多說的話,又進一步做了一點吐露。前后聯系在一起,才能更深入體會詞人的處境。張炎身世前文已知,其國破家亡卻經常或被政治逼迫北上大都,或因生活所迫,居無家所,家無常址,如同飛燕一樣羈泊無定,浪蕩天涯。“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短短兩句話,道出作者說不出痛苦情思,其情切切,其感深深。最后兩句“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夜雨”指使“流水落花春去也”(南唐李后主《浪淘沙》)的夜雨,不是早春細雨,而是暮春急雨。“催花”不是催促花開而是“摧花折葉”的摧殘花草。此時雨卻不是催花的媒劑,而是葬送春花的急雨。一“雨”雙關,透出家國身世之痛。

  此詞最突出的就是對比、比興。物是人非的強烈對比滲透其中,借“燕子”比喻自己飄蕩無依,借“夜雨”比喻摧花折綠的殘暴的元兵。寫作之中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層層深入,又層層翻新。有人評價說:“羈泊之懷,托諸燕子;易代之悲,托諸夜雨,深人無淺語也。”▲

,

參考資料:完善

1、 俞陛云《宋詞選釋》,鑒賞

  這是一首語句清麗的小詞,其寫法是建筑在“今昔對比”的基礎上的。

  上闋中,“草草”兩個字,把張炎當時的情緒勞落展示得淋漓盡致,如同餓了幾天的人面對別人施舍發了霉的餿飯,吃上兩口就會作嘔,翻腸攪肚,難以下咽了,此時此刻唯一能夠聊解煩郁的,大概只有文人手里那支一文不值卻能宣泄愁腸的筆了。往日臨安(杭州)的春天,本是游樂者賞花踏青的季節。尤其是那西湖勝景,更是“兩堤駢集,幾于無置足地靜“(周密《武林舊事》)。但經過元兵劫掠以后,卻是景況凄涼,今不如昔了。“采芳人杳”四字,平平之中包含著很多內容。詞人孤寂游春,思今念昔。“頓覺游情少“,“頓”字表現心中受到觸動,翻然產生與游

展開閱讀全文 ∨
創作背景
公元1276年,元兵占領臨安之后,世居臨安的張炎的家園被抄沒,親人被擄殺,他成了逃亡在外的宋臣。多年以后,他的家禍在人們心中已經淡忘,他回到了臨安。時值春天,他目睹境況蕭條,自已也已無家可歸,而成了舊日都城的過客,子是萬千感慨,聚于筆端,吟成此住。
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