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

袁凱〔明代〕〔〕

故國飄零事已非,舊時王謝見應稀。
月明漢水初無影,雪滿梁園尚未歸。
柳絮池塘香入夢,梨花庭院冷侵衣。
趙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陽殿里飛。
譯文及注釋
譯文在故國飄泊流落,江山依舊,人物已非,往時王謝堂前也少見這樣的白燕。明亮的月光照著漢水辨不出它的身影,大雪紛飛還沒飛回梁王的兔園。在柳絮飛舞的池塘邊進入香甜的夢鄉,冷意侵人的時候梨花已開滿庭院。趙家姐妹生性喜歡嫉妒,切記不要往昭陽殿中飛舞翩躚。 注釋白燕:金絲雀的一類,體色有黃色、白色、桔紅色、古銅色等,此應專指羽毛白色的。王謝:王導和謝安,二人為東晉的名臣貴族,住在金陵烏衣巷,宅院十分豪華。漢水:即漢江,長江最長的支流,源于陜西,在武漢入長江。梁園:唐寇豹《白賦》“曉入梁王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此詩首聯用劉禹錫詩句觸題,總贊一筆,并就其所沉積的歷史文化背景,深化豐富了內涵;中間頷、頸兩聯著重寫燕體之白,以柳絮、梨花等潔白的景色,造成典型意境,襯托白燕;尾聯轉過筆勢,忽作充分擬人化的奇想,希望白燕潔身自重,尤見詩人殷殷之情。全詩寫形傳神而形神兼具,用典自然而貼切,且語言秀麗流暢,構思巧妙,確為詠物之佳作。   首聯作者已開始就用了一個有名的“燕”的典故?!肮蕠h零事已非,舊時玉謝見應稀”,化用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意,說江山如故,人物已非。借王謝舊事點明所詠為燕,再用“見應稀”三字進一步點出“白燕”這個題目。    展開閱讀全文 ∨,此詩首聯用劉禹錫詩句觸題,總贊一筆,并就其所沉積的歷史文化背景,深化豐富了內涵;中間頷、頸兩聯著重寫燕體之白,以柳絮、梨花等潔白的景色,造成典型意境,襯托白燕;尾聯轉過筆勢,忽作充分擬人化的奇想,希望白燕潔身自重,尤見詩人殷殷之情。全詩寫形傳神而形神兼具,用典自然而貼切,且語言秀麗流暢,構思巧妙,確為詠物之佳作。   首聯作者已開始就用了一個有名的“燕”的典故?!肮蕠h零事已非,舊時玉謝見應稀”,化用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意,說江山如故,人物已非。借王謝舊事點明所詠為燕,再用“見應稀”三字進一步點出“白燕”這個題目。   接著,詩人展開想象,極寫白燕之白?!懊髟聺h水初無影,雪滿梁園尚未歸。”詩人用漢代梁孝王與文士梁園賦雪故事,但不是寫雪,而是以雪比燕之白,故云“未歸”。   人們寫燕子,總離不了寫它“度簾幕中間”還相雕梁藻井”,袁凱避開了這類俗套,別出心裁地專為白燕設計了活動的新天地“柳絮池塘香入夢,梨花院落冷侵衣。”詩人人以柳絮、梨花等潔白的景色,造成典型意境,襯托白燕,喚起人們的聯想,字面上無一“燕”字,而白燕自然從景中浮現?!傲醭靥痢薄袄婊ㄍピ骸倍洌藐淌狻对⒁狻罚骸袄婊ㄔ郝淙苋茉拢醭靥恋L”詩句,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似乎是兩幅畫屏,令人感覺到畫面一角有玉剪飛舞的燕影。   最后尾聯作者用空靈蘊藉的筆法,為白燕傳神寫照寫出了白燕特有的精神氣質,詩人把白燕想象成無比的純潔、靈巧美麗,在他的筆下,像是冰清玉潔的姑射仙子的化身了。所以詩人于詩的末尾傾注了無限珍愛、憐惜的感情,叮嚀白燕:“趙家姐妹多相妒,莫向昭陽殿里飛?!弊詈笥泌w飛燕這位漢宮美人的名字,關合題面的“燕”字,也頗有妙趣。   而時太初的《白燕》詩則沒有把白燕的體態風神寫足,“珠簾十二中間卷”,是燕子共有的習性,非特白燕。又如“玉剪一雙高下飛”,以“玉剪”比喻白燕也太實了,而沒有傳白燕之神。袁凱就聰明了,全篇都緊扣白燕來寫,馳騁想象,避實就虛用類似國畫家寫意的手法,構造意境來烘托白燕特有的風采,脫略形骸,傳其神韻,確要比時太初高出一籌了?!?參考資料:完善 1、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編,元明清詩三百首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01,第87-88頁
創作背景
此詩首聯用劉禹錫詩句觸題,總贊一筆,并就其所沉積的歷史文化背景,深化豐富了內涵;中間頷、頸兩聯著重寫燕體之白,以柳絮、梨花等潔白的景色,造成典型意境,襯托白燕;尾聯轉過筆勢,忽作充分擬人化的奇想,希望白燕潔身自重,尤見詩人殷殷之情。全詩寫形傳神而形神兼具,用典自然而貼切,且語言秀麗流暢,構思巧妙,確為詠物之佳作。
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73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著有《海叟集》4卷。......[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客中夜坐

袁凱〔明代〕

落葉蕭蕭淮水長,故園歸路更微茫。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報劉一丈書

宗臣〔明代〕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

把酒對月歌

唐寅〔明代〕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

言志

唐寅〔明代〕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報劉一丈書

宗臣〔明代〕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