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三章章五句
杜甫〔唐代〕〔〕
曲江蕭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波濤,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蕩,哀鴻獨叫求其曹。
即事非今亦非古,長歌激越捎林莽,比屋豪華固難數(shù)。
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傷淚如雨。
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往南山邊。
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
譯文及注釋
譯文曲江秋氣肅殺景物蕭條,枯折為菱荷隨著波濤漂搖,飄泊他鄉(xiāng)的我啊空嘆歲目已老!江邊的素沙沖刷著白石,哀嗚的孤雁將同伴尋找。
即事吟詩既非今體又非古體,激越的歌聲搖動著叢生的草木,江邊的華屋比比相連難以計數(shù)。我能甘心忍受貧苦,弟侄們何必為我淚落如雨。
我已斷定此生艱難而不去問天,幸好杜曲那邊還有幾畝桑麻田,所以我將移居終南山邊。短衣匹馬追隨李廣的足跡,射殺猛虎以度過余年。
注釋曲江:一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東南,為漢武帝所造,因池水曲折而得名。唐開元中疏鑿為游賞勝地,南有紫云樓和芙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第一章詩人借曲江秋季蕭瑟,抒發(fā)個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憂傷。首句“曲江蕭條秋氣高”,寫詩人秋游曲江,曲江一派蕭條冷落景象。次句“菱荷枯折隨風濤”,寫秋風瑟瑟,菱荷殘枝敗葉在水面隨風不停搖曳。詩人緣情寫景,因而景隨情遷。詩中以景起興,曲江秋氣感人,詩人不免有年衰之嘆。第三句“游子空嗟垂二毛”,寫詩人宦旅京華,郁郁不得志,年紀將老而功名無成,面臨秋色寂寥的曲江,詩人感慨萬千。末二句“白石素沙亦自蕩,哀鴻獨叫求其曹”寫曲江水下白石、素沙,在流水中搖蕩不定;孤獨的鴻雁悲哀鳴叫,仿佛是在尋求它的伴侶。詩中以此作比,暗喻詩人落魄孤零之況,烘托了詩人失意寂寞的心情。
第二章寫詩人放
展開閱讀全文 ∨,第一章詩人借曲江秋季蕭瑟,抒發(fā)個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憂傷。首句“曲江蕭條秋氣高”,寫詩人秋游曲江,曲江一派蕭條冷落景象。次句“菱荷枯折隨風濤”,寫秋風瑟瑟,菱荷殘枝敗葉在水面隨風不停搖曳。詩人緣情寫景,因而景隨情遷。詩中以景起興,曲江秋氣感人,詩人不免有年衰之嘆。第三句“游子空嗟垂二毛”,寫詩人宦旅京華,郁郁不得志,年紀將老而功名無成,面臨秋色寂寥的曲江,詩人感慨萬千。末二句“白石素沙亦自蕩,哀鴻獨叫求其曹”寫曲江水下白石、素沙,在流水中搖蕩不定;孤獨的鴻雁悲哀鳴叫,仿佛是在尋求它的伴侶。詩中以此作比,暗喻詩人落魄孤零之況,烘托了詩人失意寂寞的心情。
第二章寫詩人放歌解憂。語似曠達,實為悲憤之詞。首句“即事非今亦非古”,詩人根據(jù)眼前情事即興吟詠,此詩以五句成篇,似為古體詩;而以七言成句,又似今體詩。這種七言五句的格式,系杜甫自創(chuàng)體,所以說“非今亦非古”。次句“長歌激越捎林莽”,長歌指此詩三章相連,“連章迭歌”;詩人引吭高歌,聲動草木,“足以一抒胸臆”。(《杜詩詳注》)第三句“比屋豪華固難數(shù)”,曲江一帶豪華宅第,難以勝數(shù)。這一句措詞平淡,卻意味深長,寫景中隱隱流露出一種憂憤之感。末二句“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傷淚如雨”。《莊子·庚桑楚》:“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矣。”杜甫化用以表達自己憤懣不平的心情,說“甘作”正表明詩人并未“心似灰”,實質(zhì)上仍是不甘心。詩人奉勸弟侄不必為他仕途失意而傷心流淚。詩人滿腹憂情,卻以勸慰他人之語寫出,語似達觀,更顯凄楚悲憤。
第三章寫詩人仕途無望,意欲歸隱,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憤懣心情。首句“自斷此生休問天”,詩人懷才不遇,認為此生仕途無望,不必去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往南山邊。”杜甫有詩說:“南山豆苗早荒穢。”(《投簡咸華兩縣諸子》)兩句寫詩人打算回祖籍隱居度晚年。曲江宅第豪華,卻非故園。詩人意欲歸隱,隱含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和濃重的思鄉(xiāng)愁懷。末兩句“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寫詩人欲學(xué)漢朝名將李廣射虎于南山,以終殘年。《史記·李將軍列傳》載:李廣貶為庶人,家居數(shù)歲,嘗于藍田南山中射獵,“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一也”。“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杜甫本善騎射,多年前游齊趙、梁宋時曾“呼鷹”、“逐獸”,所以有此聯(lián)想。藍田與杜曲相距不遠,因杜曲,故及南山,因南山,故及李廣射虎。李廣尚能“自射”,而己只能“看射”,一時感慨之情、豪縱之氣,躍然紙上。此詩章法獨特,前三句連韻作一頓,為杜甫自創(chuàng)的“連章體”。
這三首詩層次井然,首尾相應(yīng),承轉(zhuǎn)圓熟,結(jié)構(gòu)嚴謹。詩人感情深沉而憂傷,悲憤之情融于全詩。詩中情景相生,比興兼具,沉郁含蓄。▲,參考資料:完善
1、
周嘯天 等.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253-254
2、
王新龍.杜甫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2009:18-19
創(chuàng)作背景
第一章詩人借曲江秋季蕭瑟,抒發(fā)個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憂傷。首句“曲江蕭條秋氣高”,寫詩人秋游曲江,曲江一派蕭條冷落景象。次句“菱荷枯折隨風濤”,寫秋風瑟瑟,菱荷殘枝敗葉在水面隨風不停搖曳。詩人緣情寫景,因而景隨情遷。詩中以景起興,曲江秋氣感人,詩人不免有年衰之嘆。第三句“游子空嗟垂二毛”,寫詩人宦旅京華,郁郁不得志,年紀將老而功名無成,面臨秋色寂寥的曲江,詩人感慨萬千。末二句“白石素沙亦自蕩,哀鴻獨叫求其曹”寫曲江水下白石、素沙,在流水中搖蕩不定;孤獨的鴻雁悲哀鳴叫,仿佛是在尋求它的伴侶。詩中以此作比,暗喻詩人落魄孤零之況,烘托了詩人失意寂寞的心情。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jié)下深厚的友誼。唐玄宗天寶五年(746),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yīng)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yīng)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