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雁過妝樓·夢醒芙蓉

吳文英〔宋代〕〔〕

夢醒芙蓉。風檐近、渾疑佩玉丁東。翠微流水,都是惜別行蹤。宋玉秋花相比瘦,賦情更苦似秋濃。小黃昏,紺云暮合,不見征鴻。宜城當時放客,認燕泥舊跡,返照樓空。夜闌心事,燈外敗壁哀蛩。江寒夜楓怨落,怕流作題情腸斷紅。行云遠,料澹蛾人在,秋香月中。
譯文及注釋
譯文從睡夢中醒來,看到盛開的芙蓉花。屋檐的近處,風鈴聲使人以為是美人的佩玉叮咚之聲。自與所愛之人別過后,山流水,仿佛都存有她的影子。宋玉悲秋,大概與秋花一樣消瘦。黃昏時,天青色的云彩聚集起來,而征鴻卻始終沒有出現。唐朝柳渾當年因自己年老而讓愛妾琴客另他人,燕子樓的舊跡尚可辨認,夕陽照著人已離去之空樓。夜深了,懷念愛人的心思更甚,燈外的破墻有蟋蟀在哀鳴。夜里江冷,楓葉不愿被風吹被有情人在葉上題詩隨水漂流而去。去妾已遠,料想那淡掃娥眉的美人正在清寒而明亮的秋月月光的照射之下。 注釋新雁過妝樓:詞牌名。一名“雁過妝樓”。雙調,九十九字,上片九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此詞是作者懷念蘇州去姬的詞。   “夢醒芙蓉。風檐近、渾疑佩玉丁東”二韻,從盼望去姬歸來興起。芙蓉帳中夢醒,聽到房檐風聲,還疑似去姬衣帶上玉佩丁東作響。   “翠微流水,都是惜別行蹤”一韻,見景思人,寫惜別之情。門前的青山綠水,都引發對去姬行蹤的懷戀之情。“都是”二字,形容思念之深,映入眼簾的一切景象,都能勾起對愛姬的惜別之情。這里可能就他們分手之處,當時離別的行蹤,念念不忘。   “宋玉秋花相比瘦,賦情更苦似秋濃”一韻,寫相思之苦。宋玉有悲秋之賦,今日“我”的痛苦,比宋玉悲秋更苦,這是更進一層的寫法。襯出對去姬懷戀的苦衷。作者喜用“瘦 展開閱讀全文 ∨,此詞是作者懷念蘇州去姬的詞。   “夢醒芙蓉。風檐近、渾疑佩玉丁東”二韻,從盼望去姬歸來興起。芙蓉帳中夢醒,聽到房檐風聲,還疑似去姬衣帶上玉佩丁東作響。   “翠微流水,都是惜別行蹤”一韻,見景思人,寫惜別之情。門前的青山綠水,都引發對去姬行蹤的懷戀之情。“都是”二字,形容思念之深,映入眼簾的一切景象,都能勾起對愛姬的惜別之情。這里可能就他們分手之處,當時離別的行蹤,念念不忘。   “宋玉秋花相比瘦,賦情更苦似秋濃”一韻,寫相思之苦。宋玉有悲秋之賦,今日“我”的痛苦,比宋玉悲秋更苦,這是更進一層的寫法。襯出對去姬懷戀的苦衷。作者喜用“瘦”字,如:“淚鴻怨角,空教人瘦”(《瑞龍吟》);“玉痕消,似梅花,更清瘦”(《夜游宮》);“詩清月瘦昏黃”(《高陽臺》)。這大概受李清照名句“人比黃花瘦”(《醉花陰》)、“綠肥紅瘦”(《如夢令》)的影響。   “小黃昏,紺云暮合,不見征鴻”一韻,寫時間轉瞬已是黃昏日落,但仍不見鴻雁傳書。   詞的上片,從夢醒至黃昏,終日思念去妾,依依惜別、望歸之情,滲透紙上。   “宜城當時放客,認燕泥舊跡,返照樓空”一韻,承上回溯愛妾初去之時,如今燕泥舊跡猶存,但已人去樓空了。一個“認”字,寫出對去妾的念念不忘。“返照”與上片“黃昏”相應。此韻用顧況《宜城放琴客歌》典故,隱示作者蘇州去妾之事。   “夜闌心事,燈外敗壁哀蛩”一韻寫今情。夜深人靜,心事重重,室外破墻根下,蟋蟀哀鳴。一個“哀”字,反襯心事的哀苦。以景襯情,情景交融。   “江寒夜楓怨落,怕流作,題情腸斷紅”一韻,承上進一步寫“夜闌心事”。由秋楓葉落聯想到紅葉題詩故事。這是唐代盛傳的良緣巧合的傳說。唐宣宗時,舍人盧渥偶從御溝中拾到一片紅葉,上面題有絕句一首,他就收藏在箱子里。后來宣宗放宮女嫁人,盧渥前往擇配,恰巧選中題詩者,婚后,宮女在箱中發現紅葉,盧渥方知題詩者就是他的妻子。(見范攄《云溪議》卷十)這個典故本極平常,作者用一“怕”字,反其意而用之,完全融入個人愛情悲劇。“怨落”與“腸斷”都是作者的心理反映。這里見出活用典故的方法。   “行云遠,料淡蛾人在,秋香月中”一韻,寫去姬遠在月中。這里連用“行云”、“淡蛾”,暗喻去姬,引發讀者聯想美女的形象。人在月中,可望而不可即,一個“遠”字,寫出作者相思的悵惘之情。   詞的下片重點描繪作者的“夜闌心事”,“哀蛩”、“怨落”,把昆蟲、植物擬人化,又活用紅葉題詩典故,都反射出作者對去姬思念之深,懷戀之切。   這首詞描繪作者終日思念去姬的心緒,在藝術手法上有兩點較為突出。   一是見景生情:清晨夢醒,聽風聲、水聲、觀秋花,處處都引發惜別之情。又“小黃昏、紺云暮合”夕陽西下,不見傳來書信,內心何其失望與惆悵。由“燈外敗壁哀恐”,攪擾“夜闌心事”。見到月中桂樹,聯想到“行云遠”人在月中。情景相融,意境優美。   二是活用典故:如“宋玉秋花相比瘦,賦情更苦似秋濃”,用一層寫法,自己懷人之苦,甚于宋玉悲秋。又如“宜城當時放客”,用顧況詩意自喻蘇州去妾之事,亦較自然。又如以紅葉題詩之典,加一“怕”字,境界耐人體味。尾韻暗用楚王與神女相會之事以及嫦娥奔月故事,與作者思念去姬之情,也較吻合。▲,參考資料:完善 1、 夏承燾著. 宋詞鑒賞辭典 下[M]. 上海辭典書出版社, 2013.08.第1879-1881頁 2、 趙慧文,徐育民編著. 吳文英詞新釋輯評 下[M]. 北京:中國書店, 2007.01.第809-812頁
創作背景
此詞是作者懷念蘇州去姬的詞。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