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樹繞村莊
秦觀〔宋代〕〔〕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譯文及注釋
譯文綠樹環繞著村莊,春水滿池塘,迎著暖暖春風,安閑自在地來回漫步著。小小的院子卻收盡春光,桃花正紅,李花雪白,菜花金黃。越過圍墻遠望,隱約可見幾間茅草房。溪水的小橋旁,青色的酒幌子在風中飛揚。偶然乘著游興,走過東面的山岡。只見鶯兒鳴啼,燕兒飛舞,蝶兒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注釋陂(bēi)塘:池塘。徜(cháng)徉(yáng):自由自在來回地走動。飏(yáng):飛揚,飄揚。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賞析
鑒賞二
這首詞描繪春天的田園風光,寫景抒情樸質自然,語言生動清新。唐、五代、北宋的詞一般都是描寫男女之情夫婦之愛,像這樣用樸素的語言、輕快的格調描寫農家風景的,可謂異類,與秦觀的一貫詞風也不大相同。詞的上片表現的是一處靜態風景,主要描寫小園和各種色彩繽紛的春花;下片則描寫農家鄉院以及鶯歌燕舞、蝶兒翻飛的迷人春色。詞的獨特之處在于一反詞人其他詞中常有的哀怨情調,變為色彩鮮明,形象生動。全詞以白描的手法、淺近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萬物競發的田園風光圖。
上片先從整個村莊起筆,一筆勾勒其輪廓,平凡而優美?!皹淅@村莊,水滿陂塘?!边@首詞開頭兩句是說,綠樹繞著村莊,春水溢滿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二
這首詞描繪春天的田園風光,寫景抒情樸質自然,語言生動清新。唐、五代、北宋的詞一般都是描寫男女之情夫婦之愛,像這樣用樸素的語言、輕快的格調描寫農家風景的,可謂異類,與秦觀的一貫詞風也不大相同。詞的上片表現的是一處靜態風景,主要描寫小園和各種色彩繽紛的春花;下片則描寫農家鄉院以及鶯歌燕舞、蝶兒翻飛的迷人春色。詞的獨特之處在于一反詞人其他詞中常有的哀怨情調,變為色彩鮮明,形象生動。全詞以白描的手法、淺近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萬物競發的田園風光圖。
上片先從整個村莊起筆,一筆勾勒其輪廓,平凡而優美。“樹繞村莊,水滿陂塘?!边@首詞開頭兩句是說,綠樹繞著村莊,春水溢滿池塘。
開頭兩句,先從整個村莊著筆。這正是春天來到農家的標志,也是詞人行近村莊的第一形象。它使人聯想起孟浩然筆下的那個“綠樹村邊合”的農莊,平凡而優美。
“倚東風,豪興徜徉?!苯酉聛淼膬删涫钦f,淋浴著東風,帶著豪興我信步而行。
這兩句,出現游春的主人公——詞人自己?!皷|風”點時令,“豪興”說明游興正濃,徜徉則顯示詞人只是信步閑游,并沒有固定的目標和路線。這一切,都在下面的具體描寫中得到體現。這兩句寫出詞人怡然自得的神態。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梨花白,菜花黃?!边@是說,小園雖小,卻收盡春光。桃花正紅,李花雪白,菜花金黃。
在信步徜徉的過程中,詞人的目光忽然被眼前一所色彩繽紛、春意盎然的小園所吸引,不知不覺停住了腳步。這鮮明的色彩,濃郁的香味,組成一幅春滿小園的圖畫,顯出絢麗多采而又充滿生機。
下片“遠遠圍墻”四句,作者的視野由近放遠。圍墻,茅堂,青旗,流水,小橋,動靜相生,風光如畫,而又富含詩蘊,引入遐想。這幾句也頗似辛棄疾《鷓鴣天·和子似山行韻》詞中:“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
“偶然乘興,步過東岡”,照應上文的“豪興徜徉”,進一步寫其怡然自得情狀。“正鶯兒啼”三句,仍是特寫春之一隅,地點卻已經轉到田野之中。與上闋對應部分描寫靜靜綻放的開花植物不同,這里集中筆力寫的是動感極強、極為活躍的蟲鳥等動物;“啼”、“舞”、“忙”三字概括準確,寫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盡致。比起小園來,是別一種春光。
全詞寫景狀物,圍繞詞人游春足跡這個線索次第展開,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結構方面上節片完壘對稱,組成兩副相對獨立的活動圖畫,相互輝映而又和諧統一。在藝術創新上,是自有其特色的。詞人運用通俗、生動、樸素、清新的語言寫景狀物;使樸質自然的村野春光隨詞人輕松的腳步得到展現。全詞下筆輊靈,意興盎然,洋溢著一種由衷的快意和舒暢,如此風格情調在秦觀的詞中并不多見,但嶄然一出便別開一番天地,對后代詞曲在題材和意境的開拓方面有較大影響?!?參考資料:完善
1、
任犀然編 .宋詞三百首:彩圖版 :萬卷出版公司 ,2006年 :136 .,鑒賞
詞一開始“繞樹”兩句,寫所見爛漫春光。詞人先從整個村莊寫起。村莊的周遭,層層綠樹環繞;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漲得滿滿的與池岸齊平了,顯然這是春到農村的標志。接著“倚東風”兩句,是描寫詞人乘著溫和的春風,興趣正濃地信步漫游村莊,欣賞著春天的風光,表現了詞人喜愛農村景色的神態。“小園”二句,寫詞人在漫游中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園所吸引??瓷先@子才那么一點點大,但卻像收入了全部春光。那么,有哪些春色呢?“有桃花紅”三句,寫紅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黃色的菜花,正是這些絢麗的色彩,濃郁的香味,才構成了春滿小園的誘人圖畫。
詞的下片(下闕)“遠遠”四句,詞人移步小園轉向遠處一帶的圍
展開閱讀全文 ∨
創作背景
此詞大約作于作者創作早期的熙寧年間(公元1068~公元1077年),當時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一個春天,作者乘興游覽了一座村莊,被樸質自然的村野風光所感染,因此創作了此詞。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太虛,別號邗溝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少有才名,研習經史,喜讀兵書。熙寧十年(1077),往謁蘇軾于徐州,次年作《黃樓賦》,蘇軾以為「有屈、宋姿」。元豐八年進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調蔡州教授。元祐三年(1088),應制科,進策論,除宣教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六年,遷秘書省正字。預修《神宗實錄》。時黃庭堅、晁補之、張耒亦在京師,觀與同游蘇軾之門,人稱「蘇門四......[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