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程處士

王績〔唐代〕〔〕

百年長擾擾,萬事悉悠悠。日光隨意落,河水任情流。禮樂囚姬旦,詩書縛孔丘。不如高枕臥,時取醉消愁。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人生百年,世事紛亂繁多,讓人憂愁思慮不盡。
陽光任意的灑落在世間,河水憑著心情隨意流淌。
禮樂拘禁住了姬旦,詩書束縛住了孔丘。
不如枕在高高的枕頭上,時時求得長醉以消除愁悶。

注釋
程處士:作者朋友,生平未詳。處士,未做官或不去做官的讀書人。
擾擾(rǎo):混亂、扮亂的樣子。
悠悠:眾多的樣子。
隨意:相當于任意,任憑己意。
禮樂:禮和樂的總稱。囚:拘禁。此指約束。姬旦:歷史上稱為周公,周文王之子,輔佐武王滅紂。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攝政。成王長大后,周公歸政于成王,成王賜天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此詩題為贈人,實為敘志詠懷,是他的精神世界的寫照。此詩通過譏嘲周公、孔子和向往自由的表述,表現出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只好向醉中逃避。   首二句,先寫“百年”,次寫“萬事”,以“百”、“萬”兩個約數接“擾擾”、“悠悠”,且以表示內在感情的“長”、“悉”相銜接,概括了時間、空間和人事的紛繁,顯示出詩人厭煩塵囂、追求解脫的心理。由于詩人在現實中到處碰壁,郁郁不得志,以致“才高位下,免責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識,四十五十,而無聞焉”(《自撰墓志》)。因此,他不得不對自己原先以正統儒者自居,以周公、孔子為楷模,積極用世的人生態度進行深刻反思。   反思的結果,使 展開閱讀全文 ∨,此詩題為贈人,實為敘志詠懷,是他的精神世界的寫照。此詩通過譏嘲周公、孔子和向往自由的表述,表現出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只好向醉中逃避。   首二句,先寫“百年”,次寫“萬事”,以“百”、“萬”兩個約數接“擾擾”、“悠悠”,且以表示內在感情的“長”、“悉”相銜接,概括了時間、空間和人事的紛繁,顯示出詩人厭煩塵囂、追求解脫的心理。由于詩人在現實中到處碰壁,郁郁不得志,以致“才高位下,免責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識,四十五十,而無聞焉”(《自撰墓志》)。因此,他不得不對自己原先以正統儒者自居,以周公、孔子為楷模,積極用世的人生態度進行深刻反思。   反思的結果,使他覺悟到:正是“禮樂”囚禁了“姬旦”,“詩書”縛住了“孔丘”。囚禁、束縛二句,在前兩句的映襯對比下,顯得分外強烈、沉痛。日出日落尚且可以隨意自然,洋洋河水尚且可以任情東流,不必說是人了。自然是不必要既受禮樂的束縛,又受人事的拘牽,在憂生嗟世中作徒然的努力了。“日光”、“河水”一聯,詩人以自然的景象與不自由的自我進行對比,至“禮樂”、“詩書”一聯發而為憤激語。詩人決心皈依自然,過清靜無為的生活。而皈依自然,歸隱田廬,不僅永遠做不了圣人,還必須放棄一整套與正統儒家思想相關聯的處世準則。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確立一種新的價值取向來對抗社會,以取得心理上的平衡。這種新的價值取向就是睡與醉。   “不如高枕臥,時取醉消愁。”睡,代表不以世事為念的生活;醉,意味著對社會的消極反抗。這也就是詩人在《田家三首》《醉后》《過酒家五首》中所說的:“阮籍生涯懶,嵇康意氣疏”、“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史載王績嗜酒,為六合縣丞,即因嗜酒被劾去職。《全唐詩》今存王績詩一卷,多繞酒氣。不僅是里多次出現“酒”和“醉”等字眼,其詩題中亦多“酒”字。雖篇篇有酒,但無一醉語。   就這首詩而論,表現出的,不僅有他所企慕的阮籍、陶潛的蕭疏曠達之風,而且以自然的語言,遒健的氣概,滌凈初唐排偶板滯之習,與他著名的《野望》諸詩一起,透露出唐詩未來的新曙光。▲,參考資料:完善 1、 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鑒賞大典(一):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22
創作背景
此詩題為贈人,實為敘志詠懷,是他的精神世界的寫照。此詩通過譏嘲周公、孔子和向往自由的表述,表現出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只好向醉中逃避。
王績

王績(約590~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 ,撰 《酒經》 、《酒譜》 。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際,......[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