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齋雨后

文同〔宋代〕〔〕

小庭幽圃絕清佳,愛此常教放吏衙。雨后雙禽來占竹,秋深一蝶下尋花。喚人掃壁開吳畫,留客臨軒試越茶。野興漸多公事少,宛如當日在山家。
譯文及注釋
譯文庭院小小,園圃卻極清幽雅致,所以常常免去屬吏的例行參見,留連其中。雨后成雙成對的鳥雀在竹枝上對鳴、跳躍,深秋時節,一只蝴蝶飛來飛去,四處尋覓。喚人打掃墻壁灰塵把吳道子的畫掛起,與好友在窗邊一邊品著香茗,一邊細細端詳賞鑒這畫。公事稀少,所以野興漸漸多了起來,就如同過去的山居生活一樣閑適。 注釋吳畫:指 唐 吳道子所畫的佛像。野興:指對郊游的興致或對自然景物的情趣。
賞析
此詩寫北齋雨后的景色和作者的閑適心情,同時勾起作者對過去山居生活的回憶。起聯先總寫北齋環境的幽靜。頷聯上承首句,扣住詩題,寫北齋雨后之景。詩中雖然只寫了景,可是這景中還有一個人,就是站在庭中欣賞這美景的作者,因而又同次句緊緊關合。末句則表達了對舊日山居生活的向往。通篇情深意摯,曲折婉轉,柔和含蓄,意境幽美。   起聯先總寫北齋環境的幽靜。北齋是作者在府衙內讀書休憩的地方。庭院不大,園圃卻極清幽,因為作者非常喜愛這個地方,所以常常免去屬吏的例行參見,留連其中。“幽圃”不僅指地方僻靜,主要還在于這里吏民不到,沒有官事打擾,能使人得到心靈上的平靜。舊時屬吏每天早晚兩次到上司 展開閱讀全文 ∨,此詩寫北齋雨后的景色和作者的閑適心情,同時勾起作者對過去山居生活的回憶。起聯先總寫北齋環境的幽靜。頷聯上承首句,扣住詩題,寫北齋雨后之景。詩中雖然只寫了景,可是這景中還有一個人,就是站在庭中欣賞這美景的作者,因而又同次句緊緊關合。末句則表達了對舊日山居生活的向往。通篇情深意摯,曲折婉轉,柔和含蓄,意境幽美。   起聯先總寫北齋環境的幽靜。北齋是作者在府衙內讀書休憩的地方。庭院不大,園圃卻極清幽,因為作者非常喜愛這個地方,所以常常免去屬吏的例行參見,留連其中?!坝钠浴辈粌H指地方僻靜,主要還在于這里吏民不到,沒有官事打擾,能使人得到心靈上的平靜。舊時屬吏每天早晚兩次到上司衙門排班參見長官,報告公事,叫“衙參”,也省稱“衙”。說“常教”,就不是完全免除,不理政務,而是無事報告時,即免去虛套,用字很有分寸。這兩句總掣全篇,又引起下文,下面各聯,即分別從景、事、情三個方面,作具體描繪。   頷聯上承首句,扣住詩題,寫北齋雨后之景。鳥雀和蝴蝶最怕雨,雨后天睛,它們也最先出來活動,所以作者最先聽到竹上的鳥雀聲。特用“雙禽”兩字,不僅因為鳥雀常常成對而飛,還因為兩鳥對鳴,雙雙跳躍,更能見出鳥雀鳴叫的歡快悅耳,竹枝的搖曳多姿,如一鳥便有孤棲冷落之感。“占”是占有之意,寫出鳥雀的歡喜得意神情,如改“占”為“站”,那就寫成死鳥,索然無味了。深秋時節,蝶影已稀,故只寫一蝶。因為這時花事已少,所以那只蝴蝶飛來飛去,四處尋覓。   文同是宋代大畫家,尤其擅長畫竹,蘇軾曾多次為其所畫之竹題贊,《圖畫見聞志》也說:“文同墨竹富瀟灑之姿,逼檀欒之秀,疑風可動,不筍而成?!贝寺擑B聲蝶影,高下相映,竹搖翠影,花含水珠,再襯著藍天碧草,畫面美麗,是大畫家的手筆?!罢肌弊?、“尋”字,尤其傳神,近代詩人陳衍特別贊賞它“下得切”,(見《宋詩精華錄》),點評得很確切。這里的一切景物都是那樣淡雅素凈,雨后的空氣一塵不染,一切都顯得那么清新,正是首句“絕清佳”的絕好寫照。詩中雖然只寫了景,可是這景中還有一個人,就是站在庭中欣賞這美景的作者,因而又同次句緊緊關合。   上面寫室外,下面轉到作者在室內的生話?!皡钱嫛敝柑拼螽嫾?、被后人尊為“畫圣”的吳道子的畫,這里用作珍貴名畫的泛稱。“掃壁”不僅是因為愛惜畫,也表明興致很高,所以特別掛在壁上,細細端詳品鑒,絕非隨便打開草草一瞥?!霸讲琛奔丛降兀ń窠K南部和浙江一帶)所產之茶。越地盛產茶葉,多名貴品種,詩中因用作名貴茶葉的代稱,同時也兼含著路遠難致之意。茶葉既這樣名貴難得,又是初次“試”飲,能享有此味者,是作者的知心好友,他們交談時十分快樂歡暢。觀畫品茗,都是極其高雅之事,而一為獨處之樂,一為交友之樂,情趣不同,而心情之恬淡閑適則相同。   這清幽的景色和閑適的樂趣,勾起作者對過去山居生活的回憶,因而引出末聯?!耙芭d”就是指山居生活的情趣。這句是倒裝句,是說因為公事稀少,所以野興漸漸多了起來,并不是說為了多些野興而少辦公事。而公事之少,又與作者的治理有方有關,這里含著一些得意心情。在作者的《丹淵集》中,載有不少他在各地任官時向朝廷上奏的減免當地人民賦稅的奏狀,可見他還是比較能同情人民疾苦的。然而,作者從1049年(皇祐元年)中進士,次年開始任官,到此時已二十五年,對仕宦生涯,已產生了一些厭倦情緒,所以末句表達了對舊日山居生舌的向往。作者次年所寫的《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說:“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侵沙一萬枝。我走宦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迸c該篇所寫正是同樣的心情?!?參考資料:完善 1、 《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版,第179-180頁
創作背景
此詩寫北齋雨后的景色和作者的閑適心情,為作者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任興元府(治所在今陜西漢中)知府時作。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屬四川綿陽市鹽亭縣)人。著名畫家、詩人。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進士,遷太常博士、集賢校理,歷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陜西洋縣)等知州或知縣。元豐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吳興)就任,世人稱文湖州,未到任而卒。元豐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陳州(今河南省淮陽縣)病逝,享年61歲。他與蘇......[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