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樂七首·其五

王維〔唐代〕〔〕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遠處的山邊橫臥著一個寂靜的小村莊,綠樹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翹起,其間正升起一縷裊裊的炊煙,生活在顏回那樣簡陋、艱苦的環境中,與陶潛那樣與世無爭的高士為鄰。 注釋五柳先生:陶淵明辭官歸里,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門前栽種有五棵柳樹,固被人稱為五柳先生。
賞析
《田園樂》是一組由七首六言絕句組成的組詩,題目一作《輞川六言》,是詩人退居輞川別業時所作。在王維筆下,這首詩簡直像一幅蕭疏清淡的水墨畫。   它描繪的是遠景。“山下”,不是指近處山下,而是指遠處山下,因為山下有“遠村”作伴。可見,“遠村”暗示出遠山。且此山與“天邊”作鄰,就更可見其遠了。從渲染的氛圍來看,毫無城市喧囂繁華的景象,只有稀稀落落的村莊。詩人雖沒有正面表現人物的活動,但從“孤煙”一詞的點化中,卻襯托出人。由此可見人煙非常稀少。尤其是“獨樹”與“孤煙”相對,“高原”與“遠村”相連,就更感蒼涼孤寂了。在這里,詩人所繪的乃是北方的遠山,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在畫面上, 展開閱讀全文 ∨,《田園樂》是一組由七首六言絕句組成的組詩,題目一作《輞川六言》,是詩人退居輞川別業時所作。在王維筆下,這首詩簡直像一幅蕭疏清淡的水墨畫。   它描繪的是遠景。“山下”,不是指近處山下,而是指遠處山下,因為山下有“遠村”作伴。可見,“遠村”暗示出遠山。且此山與“天邊”作鄰,就更可見其遠了。從渲染的氛圍來看,毫無城市喧囂繁華的景象,只有稀稀落落的村莊。詩人雖沒有正面表現人物的活動,但從“孤煙”一詞的點化中,卻襯托出人。由此可見人煙非常稀少。尤其是“獨樹”與“孤煙”相對,“高原”與“遠村”相連,就更感蒼涼孤寂了。在這里,詩人所繪的乃是北方的遠山,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在畫面上,色彩淡薄。至多,可以領悟到那遠處的孤煙尚帶一縷淡灰,那天邊高原似有一層淡黃。在此清靜的天地中,有顏回、陶潛那樣的雅興,多么恬適安閑、自由自在。倘若沒有淡到極至的修養,則不能臻此妙境。如果說前兩句是重在描繪沖淡的景物的話,那么后兩句是重在抒發沖淡的情感。而沖淡的景情,又是彼此交融、相互滲透的。   沖淡含有閑、靜、淡、遠等特點。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就是如此。“山下孤煙遠村”就出現了遠字,全詩閑、靜、淡、遠,為沖淡之絕唱。其他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辛夷塢》),分別展現了閑、落、靜、空、寂、無、落等沖淡的景象。這些,都顯示出王維詩的沖淡的意境。   “山下孤煙遠村”,洗去人間的紛爭,沒有外界的干擾,只有大自然的寧靜。詩人盡情地消受著、欣賞著、陶醉著,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詩人筆下的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無不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回旋著詩人的聲音,震蕩著詩人的靈魂。因此,大自然被人格化了。王維筆下的大自然,反映了王維沖淡的心情。詩人將自己消融在大自然中。這種消融,意味著沖淡。詩人不是超然物外,而是融于物中。詩人所追求的,正是這種忘我、無我、有我的空靈境界。這種賦予大自然以詩人的人格的現象,這種變粗樸的自然為人化的自然的做法,就是王維熱愛人生的表現。可見,王維的沖淡,不是象某些人所說的沒有人間煙火味。只是這種人間煙火味,而是時斷時續,若有若無,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在色彩上,它不用濃墨,不務華艷,而追求蕭疏清淡。在運筆上,既非精雕細刻,又非粗線勾勒,而是點點染染,意到筆隨。在情趣上,不作驚人語,不崇尚夸飾,不豪情滿懷,也不執著于現實,不留意生活的紛爭,不關心人事的糾葛,不激動,不悲痛,而是潔身自好,孤身靜處,獨善其身,寄情山水,吟詠風月,始終保持著內心的和平與淡泊。“山下孤煙遠村”這首詩,就是詩人沖淡心情的寫照。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王維

王維(701─76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九歲知屬辭,十九歲應京兆府試點了頭名,二十一歲(開元九年)中進士。任大樂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規表演黃獅子舞被貶為濟州(在今山東境內)司功參軍。宰相張九齡執政時,王維被提拔為右拾遺,轉監察御史。李林甫上臺后,王維曾一度出任涼州河西節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陽去主持考試工作。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和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