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古來云海茫茫
蘇軾〔宋代〕〔〕
昔謝自然欲過海求師蓬萊,至海中,或謂自然,“蓬萊隔弱水三十萬里,不可到。天臺有司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絳闕,可往從之?!弊匀荒诉€,受道于子微,白日仙去。子微著《坐忘論》七篇,《樞》一篇,年百余。將終,謂弟子曰:“吾居玉霄峰,東望蓬萊,嘗有真靈降焉。今為東海青童君所召?!蹦讼s脫而去。其后,李太白作《大鵬賦》云:“嘗見子微于江陵,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元豐七年冬,余過臨淮,而湛然先生梁公在焉。童顏清澈,如二三十許人,然人亦有自少見之者。善吹鐵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聲。乃作《水龍吟》一首,記子微、太白之事,倚其聲而歌之。
古來云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人間自有,赤城居士,龍蟠鳳翥。清凈無為,坐忘遺照,八篇奇語。向玉霄東望,蓬萊晻靄,有云駕、驂風馭。行盡九州四海,笑紛紛、落花飛絮。臨江一見,謫仙風采,無言心許。八表神游,浩然相對,酒酣箕踞。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約相將去。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自古以來廣闊云海迷迷茫茫,道家的仙山和紅色的殿閣在何處?人間自然是有那青城山的居士,如龍蟠如鳳凰高飛。堅守清靜消極無為,靜坐達到忘我的精神境界,寫下八篇奇語之文。向天宮東望去,蓬萊那暗淡的云彩,有如駕駛仙人的神車。
行盡了九州和四海,大笑紛紛,伴著那飛花飄絮。臨江一望,看見了那謫仙的風采,雖是無言而心里默許。神游極遠之地,豪邁相對,酒喝得盡興,兩腳岔開似簸箕。等到了《大鵬賦》寫成,騎上鯨魚走在平坦大路,相約游仙。
注釋
水龍吟:詞牌名,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韻。
云海:指廣闊無垠的云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上片,寫“云?!?、“人間”、仙境。開頭兩句突寫“茫?!薄霸坪!笔澜?,氣勢恢宏。在這浩瀚的自然界中,“道山絳闕知何處”這一問句,為下文展開筆墨作了鋪墊。次三句,寫“人間自有”賢人在。這賢人就是“龍蟠鳳舉”的“真良師”、“赤城居士”司馬子微。赤城是賢者隱居的理想世界:“赤城,山名,色皆赤,狀似云霞,懸霤千仞,謂之瀑布。飛流灑散,冬夏不竭?!保ā段倪x》引孔靈符《會稽記》)“清凈”三句寫仙道思想和人格修養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清凈無為”,其人格修善方法為“坐忘”,為“遺照”,為人誦訓的“八篇奇語”,人們憑此可通向有道之士的人生境界?!八抉R子微隱居天臺之赤城,自號赤城居士,嘗著《坐忘論》八篇,云
展開閱讀全文 ∨,上片,寫“云海”、“人間”、仙境。開頭兩句突寫“茫?!薄霸坪!笔澜?,氣勢恢宏。在這浩瀚的自然界中,“道山絳闕知何處”這一問句,為下文展開筆墨作了鋪墊。次三句,寫“人間自有”賢人在。這賢人就是“龍蟠鳳舉”的“真良師”、“赤城居士”司馬子微。赤城是賢者隱居的理想世界:“赤城,山名,色皆赤,狀似云霞,懸霤千仞,謂之瀑布。飛流灑散,冬夏不竭。”(《文選》引孔靈符《會稽記》)“清凈”三句寫仙道思想和人格修養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清凈無為”,其人格修善方法為“坐忘”,為“遺照”,為人誦訓的“八篇奇語”,人們憑此可通向有道之士的人生境界?!八抉R子微隱居天臺之赤城,自號赤城居士,嘗著《坐忘論》八篇,云:‘神宅于內,遺照于外,自然而異于俗人,則謂之仙也’?!保ㄋ未滴幼ⅲ┳詈笏木鋵懴删场K抉R子微“居玉霄峰,東望蓬萊,嘗有真靈降焉。”“蓬萊隔弱水三十萬里,不可到”,“蓬萊晻靄”,“云海茫茫”,煙雨蒼蒼,遍布云車、馬車和風車,時有“海市蜃樓”的仙境美出現。
下片,寫對“八表神游”的無限向往,“約相將去”的超然世外生活的執著追求。前三句,交代“神游”的范圍和時間:“九州四?!焙汀奥浠w絮”的飄雪時令。“盡”字表明“神游”之地無限廣闊;“笑”字表明“神游”之態自然快樂。次三句,寫李白的對仙道的追求:“嘗見子微予江陵,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保|坡序轉述李白《大鵬賦》語)這“臨江一見,謫仙風彩”,“仙風道骨”,東坡亦“無言心許”??芍^志同道合,“龍蟠鳳舉”?!鞍吮怼比?,寫“八表神游”的狀態:“相對”,“箕踞”,“酒酣”,“浩然”,欲醉暢懷、盤坐侃談的仙家風度。最后三句,點明本詞之眼:等到李白壯志凌云把《大鵬賦》寫完,醉騎鯨魚,葬身魚腹時,也就是我們“約相將去”蓬萊、天臺成仙之日。下片充滿了幻想和魔思的色彩,表明了東坡此時此地思想的局限性。
這首詞,以神話傳說作題材,運用浪漫主義的筆調,記述謝自然仙女求師蓬萊真人良師司馬子微而白日仙去事;還記敘了謫仙李白曾見司馬子微于江陵,獲得“仙風道骨,可謂神游八極之表”的美譽事,且能歌唱,表明了東坡在音律上作了不遺余力的探討,反映了東坡對宋代社會世俗生活的厭倦,對有道之士的無限敬仰,亦望求仙解脫,超然世外,創造了一種云海、人間與仙境融會,歷史、仙話與現實交錯的空間文化觀,使之達到一種天地人三維完全整合的和諧境界,從而求得一種精神升華的體驗,這是東坡追求這種空間文化觀的價值所在?!?參考資料:完善
1、
朱靖華.蘇軾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909-914
創作背景
上片,寫“云海”、“人間”、仙境。開頭兩句突寫“茫茫”“云海”世界,氣勢恢宏。在這浩瀚的自然界中,“道山絳闕知何處”這一問句,為下文展開筆墨作了鋪墊。次三句,寫“人間自有”賢人在。這賢人就是“龍蟠鳳舉”的“真良師”、“赤城居士”司馬子微。赤城是賢者隱居的理想世界:“赤城,山名,色皆赤,狀似云霞,懸霤千仞,謂之瀑布。飛流灑散,冬夏不竭?!保ā段倪x》引孔靈符《會稽記》)“清凈”三句寫仙道思想和人格修養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清凈無為”,其人格修善方法為“坐忘”,為“遺照”,為人誦訓的“八篇奇語”,人們憑此可通向有道之士的人生境界?!八抉R子微隱居天臺之赤城,自號赤城居士,嘗著《坐忘論》八篇,云
蘇軾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養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于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嘉祐二年(1057)參加禮部考試,中第二名。仁宗殿試時,與其弟蘇轍同科進士及第。因母喪回蜀。嘉祐六年(1061)經歐陽修推薦,應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任期滿后值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