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楊瑗因為家中年老的父母須要奉養(yǎng),所以不嫌南海荒僻而赴任,
因為臨海,這里有重重疊疊的海市蜃樓,城鄉(xiāng)居民多有鮫人混雜。
大海昏暗三峰常下雨,嶺上春花鮮艷五嶺如春。
這個地方多產寶玉,千萬不要嫌厭那里生活的清貧。
注釋
楊瑗:未詳。底本瑗下注:“一作張子。”尉南海:赴任南海縣尉。尉,用作動詞,任縣尉。南海,《舊唐書·地理志》:嶺南道廣州有南海縣。在今廣東廣州市北。
不擇:不加選擇,不嫌。
高堂:指父母所居之正室。老親:年老的父母。
重:重疊。蜃氣:即海市蜃樓。
邑里:城鄉(xiāng)。雜:混雜
詩的首聯(lián)說楊瑗因為家中有年老的父母須要奉養(yǎng),所以不嫌南海荒僻而赴任,孝情可感。古人有親老不擇官的說法,《說苑·建本》:“子路曰:‘負重道遠者不擇地而休,家貧親老者不擇地而仕。’”此詩即用其意。這兩句在贊美楊瑗孝順老親的同時,已經暗含了不宜前去南海為官的意思;如果不是父母年老,當官是不會選擇這樣的荒蠻之地的,更何況不過是縣尉這樣的小官。
頷聯(lián)言南海的風土人情,與中原大地不同。此處提及“海市蜃樓”和“鮫人”,意在強調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海市蜃樓在今人看來乃是人間勝景,但在南海這個特定的環(huán)境里,未嘗不是邊遠怪異之象,如韓愈所說:“漲海連天,毒霧瘴氛,日夕發(fā)作。”(《潮州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詩的首聯(lián)說楊瑗因為家中有年老的父母須要奉養(yǎng),所以不嫌南海荒僻而赴任,孝情可感。古人有親老不擇官的說法,《說苑·建本》:“子路曰:‘負重道遠者不擇地而休,家貧親老者不擇地而仕。’”此詩即用其意。這兩句在贊美楊瑗孝順老親的同時,已經暗含了不宜前去南海為官的意思;如果不是父母年老,當官是不會選擇這樣的荒蠻之地的,更何況不過是縣尉這樣的小官。
頷聯(lián)言南海的風土人情,與中原大地不同。此處提及“海市蜃樓”和“鮫人”,意在強調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海市蜃樓在今人看來乃是人間勝景,但在南海這個特定的環(huán)境里,未嘗不是邊遠怪異之象,如韓愈所說:“漲海連天,毒霧瘴氛,日夕發(fā)作。”(《潮州刺史謝上表》)而當地居民也多“非我族類”的鮫人,未嘗開化,很難交流。設想朋友就要到這樣的地方去生活,雖只是平實寫來,而矜憫之情,自然流露于言外。這兩句描寫南海的奇異風物,自然有岑參好奇的因素,但主要還是形容其地荒蠻,不適合北方人居住。
頸聯(lián)繼續(xù)描寫南海的風物,色彩則趨于明朗。海邊夏雨氣象闊大,嶺上春花色彩鮮明。律詩中的第三聯(lián)是要“轉”一下的,作者也不愿過多渲染南海生活環(huán)境不如人意,畢竟還是要安慰一下遠行者,所以又從勸慰的角度講此處風景之美。
詩人在尾聯(lián)對楊瑗親切囑咐:南海這個地方多產寶玉,你千萬不要嫌厭那里生活的清貧。詩人語氣如此沉重,本意是要朋友轉換心態(tài),結果反而可能強化對方憂遠傷別的心理;不過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朋友一片殷勤珍重的關懷之意。詩人下筆也有言外之意,既然南海多寶玉,何必加一“慎”字,可見他真正的意思是希望楊瑗以節(jié)操清廉為重。
在唐代,今天的兩廣地區(qū)還是尚未開化的蠻夷之地,說起來也算是“邊塞”了。只不過那里并沒有成就功名的機會,派去那里做官,多數情況下是一種貶謫和懲罰措施。韓愈被貶謫潮州時心情就極度郁悶,擔心自己不再能生還,寫詩對侄孫韓湘說:“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所以當朋友要去南海做一個小小的縣尉時,岑參贈別的基調就是同情和安慰。▲
,參考資料:完善
1、 張學君編著.岑參: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07:55-59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