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兒子啊,你為趙王,而你的母親卻成了奴隸。整日舂米一直到日落西山,常常在死亡邊沿徘徊。與你相離三千里,應當讓誰去給你送信,告知你實情呢?
注釋
子為王:指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趙王。
虜:奴仆。《韓非子·五蠹》:雖臣虜之勞不苦于此矣。
舂: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里搗,使破碎或去皮殼。
三千里:此處為虛指,趙王劉如意的封國位于趙地,與京城長安相隔甚遠。
女(rǔ):通“汝”,你。
《戚夫人歌》是漢高祖寵妃戚夫人被囚禁在永巷操杵舂作之時脫口而作的詩歌。此詩唱出了戚夫人悲苦的生活,思子的情懷,以及憤怒的心聲。全詩歌辭樸實,明白如話,卻哀怨感憤、攝人心魄。
“子為王,母為虜”。《戚夫人歌》這兩句平平的開頭,實包含了呂后與戚夫人之間一場驚心動魄的明爭暗斗。作為劉邦的寵姬,戚夫人也曾有過一段曇花一現式的體面和風光:她在劉邦稱王漢中以后,常侍左右、深得“愛幸”,竟使“為人剛毅,佐高帝定天下”的原配呂后,也因此日見冷落和疏遠;她的兒子趙王如意,因為頗有乃父“無賴”之性,不像呂后之子劉盈(后為惠帝)那般“仁弱”,更被劉邦贊為“類我”,幾乎取代劉盈立為太子。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戚夫人歌》是漢高祖寵妃戚夫人被囚禁在永巷操杵舂作之時脫口而作的詩歌。此詩唱出了戚夫人悲苦的生活,思子的情懷,以及憤怒的心聲。全詩歌辭樸實,明白如話,卻哀怨感憤、攝人心魄。
“子為王,母為虜”。《戚夫人歌》這兩句平平的開頭,實包含了呂后與戚夫人之間一場驚心動魄的明爭暗斗。作為劉邦的寵姬,戚夫人也曾有過一段曇花一現式的體面和風光:她在劉邦稱王漢中以后,常侍左右、深得“愛幸”,竟使“為人剛毅,佐高帝定天下”的原配呂后,也因此日見冷落和疏遠;她的兒子趙王如意,因為頗有乃父“無賴”之性,不像呂后之子劉盈(后為惠帝)那般“仁弱”,更被劉邦贊為“類我”,幾乎取代劉盈立為太子。因為有這樣一段關涉帝位的爭斗,呂后早就恨透了戚夫人。一當劉邦駕崩,呂后立即下令,將戚夫人囚禁“永巷”(別宮),“髡鉗(剃去頭發、頸戴鐵圈),衣赭衣(罪犯所穿赤褐色衣服)”,罰她操杵舂作。戚夫人貴為高帝之妃、趙王之母,旦暮之間便成了呂后的階下之囚,反映了漢廷后宮突起的風波何其險惡!《戚夫人歌》開頭兩句,正以戚夫人母子地位的鮮明對比,唱出了這位貴夫人身陷“永巷”的怨憤和不平。
“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則緊承起句,進一步抒寫戚夫人自朝至暮舂作不息的痛苦境遇。戚夫人當然明白:劉邦一死,劉盈繼立為帝,身為“皇太后”的呂雉,是再也不會放過她的了。囚于“永巷”,罰以舂作,不過是為了羞辱她罷了;羞辱過后,還不要致她死命?她實在就是一位遲早待戮的死囚而已!“常與死為伍”一句,酸楚惻怛,使悲憤的唱嘆,一下化作絕望的呼號,令人不堪卒聽。
《戚夫人歌》從字面上看,句句明白易懂,但具有使人讀后感到心情沉重的效果。戚夫人在詩中如泣如訴,字里行間充溢著慘凄憂郁之情。她深感不滿的是自己身為藩王的母親,卻在為別人做奴隸,被迫從早到晚不停地舂米,這樣的生活好比在死亡的邊沿上掙扎,卻沒有人能把自己這種處境告訴那遠在千里之外的兒子。她多么希望能有人來救她脫出這無邊的苦海啊!她在呼喊,在求救,這也是她唯一能采用的呼救方式。▲
,參考資料:完善
1、 呂晴飛 等.漢魏六朝詩歌鑒賞辭典.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0:6 2、 李春祥 等.樂府詩鑒賞辭典.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1990:105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捷言慶忌,勇期賁、育。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險,射猛獸,卒然遇逸材之獸,駭不存之地,犯屬車之清塵,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巧,雖有烏獲、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盡為難矣。是胡越起于轂下,而羌......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鴻鵠 一作:鳴鶴)......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游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難以逝。我欲東歸,害梁不為?我集無高曳,水何湯湯回回。臨水遠望,泣下沾衣。遠道之人心思歸,謂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