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廟

杜甫〔唐代〕〔〕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后主,不復臥南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武侯廟中的壁畫已經脫落,整座山空曠寂靜,只有草木徒長。
站在這里好似還能聽到諸葛亮作辭別后主的聲音,只是他病死軍中,再也無法回到故地南陽了啊。

注釋
武侯:指諸葛亮。諸葛亮于后主建興元年(223年),封為武鄉侯,省稱武侯。武侯廟:指祭祀諸葛亮的廟。其廟有多處,如襄陽、成都、南陽、夔州等地都有武侯廟。這里指夔州武侯廟,在今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西。張震《武侯祠堂記》:“唐夔州治白帝,武侯祠在西郊。”
丹青落:廟中壁畫已脫落。丹青指廟中壁畫。
草木長:草木茂長。兩句寫廟景,言武侯去世時間之久遠。
辭后主:蜀后主劉禪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詩作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76年),當時杜甫正流寓夔州,因瞻拜武侯祠有感而作此詩以悼念諸葛亮。該詩前兩句描寫廟內、外的景色,描寫山之空寂,也暗示武侯一生的志業早已隨歲月而消逝,回首往事一切皆空。后一聯詩以短短十個字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道出了武侯放棄早年隱居南陽的生活而終身盡瘁國事,以身許國、義無反顧的境遇和心情。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這兩句寫詩人瞻仰武侯廟所看到的一片蕭條破敗的景象。上句寫廟。詩中“丹青”,指廟中的壁畫;“落”,剝落、脫落。從“遺”字和“落”字可想而知,前來祭拜的人很少。想當年諸葛亮為蜀漢的創建和鞏固,傾注了畢生的心血,而諸葛亮的遺廟竟是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詩作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76年),當時杜甫正流寓夔州,因瞻拜武侯祠有感而作此詩以悼念諸葛亮。該詩前兩句描寫廟內、外的景色,描寫山之空寂,也暗示武侯一生的志業早已隨歲月而消逝,回首往事一切皆空。后一聯詩以短短十個字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道出了武侯放棄早年隱居南陽的生活而終身盡瘁國事,以身許國、義無反顧的境遇和心情。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這兩句寫詩人瞻仰武侯廟所看到的一片蕭條破敗的景象。上句寫廟。詩中“丹青”,指廟中的壁畫;“落”,剝落、脫落。從“遺”字和“落”字可想而知,前來祭拜的人很少。想當年諸葛亮為蜀漢的創建和鞏固,傾注了畢生的心血,而諸葛亮的遺廟竟是這樣的景象,詩人頓生感慨。再看下句,詩人站在武侯廟放眼四望,周遭環境也是如此的空寂和荒涼。“空山”,指白帝山。詩人用一個“空”字,似乎是說這山上什么也沒有,空空如也,說明人跡稀少;一個“長”字,說明草木無憂無顧地生長,倒很茂盛,進一步反襯出武侯廟位于一片荒山野草之中,是多么的令人感傷!

  “猶聞辭后主,不復臥南陽。”這兩句由武侯廟寫到諸葛亮,對諸葛亮的出山輔佐劉備以及后主,贊嘆有加。詩人似乎還能聽到諸葛亮作《出師表》辭別后主的聲音,可他壯志未酬,病死軍中,在也無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陽啊。上句“猶聞辭后主”,“辭后主”,蜀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出兵漢中,實行伐魏,臨行上《出師表》,向后主劉禪辭行,告誡后主要親君子,遠小人,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貞之心。下句“不復臥南陽”是上句的繼續,由于諸葛亮將一生獻給蜀漢事業,在也不能回到他的躬耕之地南陽了。“南陽”,郡名,諸葛亮曾躬耕于此。“不復”二字,既寫出了諸葛亮為報答劉備三顧之情,將一生獻給蜀漢事業的偉大功業和奮斗精神;也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贊嘆之情和無法功成身退返故鄉的惋惜之情。

  這首詩虛實相生,融情于景。清代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分。神于詩者,妙合無限。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這首詩可以說是情景交融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

參考資料:完善

1、 金啟華、金小平.中學生文庫杜甫詩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330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76年),當時杜甫正流寓夔州,因瞻拜武侯祠有感而作此詩以悼念諸葛亮。該詩前兩句描寫廟內、外的景色,描寫山之空寂,也暗示武侯一生的志業早已隨歲月而消逝,回首往事一切皆空。后一聯詩以短短十個字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道出了武侯放棄早年隱居南陽的生活而終身盡瘁國事,以身許國、義無反顧的境遇和心情。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唐玄宗天寶五年(746),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