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夢孚若

劉克莊〔宋代〕〔〕

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臺。喚廚人斫就,東溟鯨膾,圉人呈罷,西極龍媒。天下英雄,使君與操,余子誰堪共酒杯。車千乘,載燕南趙北,劍客奇才。
飲酣畫鼓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涼感舊,慷慨生哀。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們在何處相逢?一同游覽成陽的寶釵樓,又登上了曹操所建的銅雀臺。把廚師喚出來,讓他把東海鯨魚切成細片;把馬夫叫出來,讓他牽來西域的寶馬。天下的英雄,除了你我二人,還有誰配與我們飲酒抒情。我們準備千輛馬車,網羅大江南北的俠士奇才!
暢飲之后,酣然大醉,耳邊響起了如雷的畫鼓聲。誰料想,美夢被雄雞的輕啼聲驚醒。感慨自己的一生就要過去,但是還沒有建立功名。難道非要等到書生老后,建功立業(yè)的時機才會到來。如果威名赫赫的李廣將軍,可以遇到珍惜人才的高祖皇帝劉邦,區(qū)區(qū)一個萬戶侯又算什么!披上衣服起床,只覺得凄涼孤寂,于是更加懷念亡友,在感慨中心生哀傷。

注釋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上片是敘述夢中的景象和他同朋友方信孺的胸襟抱負;但是,作者對于南宋小朝廷那種求和屈辱的政策之不滿,已洋溢在紙墨之上,語氣在含蓄之中閃爍著尖刻的諷刺。南宋時,寶釵樓和銅雀臺都落入金人手中,劉克莊和方信孺都沒有到過。但劉克莊故意舉出這兩個地方,意在表示兩人平日都沒有忘懷北國河山,兩地名勝于是很自然就在他二人的夢中出現(xiàn)了。“喚廚人斫就”四句,寫出夢境里的浪漫性。這是作者有意虛構的情境,這段描寫在虛構之中還可看出一點真實的影子。這里著力寫出夢中人的豪情勝概,寫法上很有點浪漫主義氣派;又因為是寫夢境,所以使人不覺得是過分夸張失實。借用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掌故,是以“天下英雄”自許,又是對摯友方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上片是敘述夢中的景象和他同朋友方信孺的胸襟抱負;但是,作者對于南宋小朝廷那種求和屈辱的政策之不滿,已洋溢在紙墨之上,語氣在含蓄之中閃爍著尖刻的諷刺。南宋時,寶釵樓和銅雀臺都落入金人手中,劉克莊和方信孺都沒有到過。但劉克莊故意舉出這兩個地方,意在表示兩人平日都沒有忘懷北國河山,兩地名勝于是很自然就在他二人的夢中出現(xiàn)了。“喚廚人斫就”四句,寫出夢境里的浪漫性。這是作者有意虛構的情境,這段描寫在虛構之中還可看出一點真實的影子。這里著力寫出夢中人的豪情勝概,寫法上很有點浪漫主義氣派;又因為是寫夢境,所以使人不覺得是過分夸張失實。借用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掌故,是以“天下英雄”自許,又是對摯友方孚若的論評。作者希望能夠有千輛大車,迎接這些燕南趙北的劍俠奇才,共同收復北方的失地。這里點出“燕南趙北”,又回應了上文的“登寶釵樓”和“訪銅雀臺”,使人了然知道作者“登”與“訪”的用意,并不只是看望一下祖國北部河山。所以在文字結構上,又是彼此呼應,正如“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其首又應。足見作者行文的細密。作者結合實際生活,融會歷史題材,虛實結合,而以虛為主,表現(xiàn)出豪邁爽朗的氣魄北方的豪杰之士了。

  詞的下片寫夢醒之后的現(xiàn)實景象。“飲酣畫鼓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晨雞無情地喚醒美夢,使作者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夢境值得留戀,但實際生活的境遇卻如此殘酷無情。 “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這是作者與方孚若共有的無奈嘆息,但決不是絕望悲鳴。在劉克莊所處的時代,南宋王朝已處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境地。他一生經歷了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度宗五朝,仕途歷盡波折,他曾四次被罷官,因此,懷才不遇之感,黍離哀痛之情,在他的詩詞在中常有流露。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作者還懷有強烈的愿望,幻想能像李廣那樣在國家多事之秋建功立業(yè)。作者在表現(xiàn)思想矛盾、表達一貫的愛國感情時,用的不是平鋪直敘的手法,巧妙地引用歷史典故,做到虛實相彰,使主題思想表達得更加充分、深刻。這三句話基本上引用《漢書·李將軍列傳》的原文,字句相差不多,只是把《漢書》原文稍加點改,用在詞中,顯得自然妥貼,同時賦予這個典故新的含意。時局是如此危急,國家處在多事之秋,正該起用李廣這樣的名將;而現(xiàn)實情況卻恰恰相反,賢才能臣根本就是報國無門,這怎能不叫人“披衣起,但凄涼感舊,慷慨生哀”呢?這首詞下片抒發(fā)的正是作者這種真情實感。摯友已乘鶴西歸,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大業(yè)更難以實現(xiàn),感舊生哀,一腔凄涼悲憤的感情發(fā)泄無遺,傷時憂國的思想就是這樣被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下片描寫以實為主,跟上片恰成強烈的對比。

  作者巧妙地引用歷史典故,做到虛實相彰,使主題思想表達得更加充分、深刻。這首詞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拳拳君國”和“志在有為”的氣慨,同時也抒發(fā)了作者壯志難酬的悲憤。▲

,

參考資料:完善

1、 劉逸生著.宋詞小札:嶺南美術出版社,2008.4:第217頁 2、 (宋)王禹偁等著.宋詞三百首鑒賞大全集 :新世界出版社,2011.03:第377頁
創(chuàng)作背景
上片是敘述夢中的景象和他同朋友方信孺的胸襟抱負;但是,作者對于南宋小朝廷那種求和屈辱的政策之不滿,已洋溢在紙墨之上,語氣在含蓄之中閃爍著尖刻的諷刺。南宋時,寶釵樓和銅雀臺都落入金人手中,劉克莊和方信孺都沒有到過。但劉克莊故意舉出這兩個地方,意在表示兩人平日都沒有忘懷北國河山,兩地名勝于是很自然就在他二人的夢中出現(xiàn)了。“喚廚人斫就”四句,寫出夢境里的浪漫性。這是作者有意虛構的情境,這段描寫在虛構之中還可看出一點真實的影子。這里著力寫出夢中人的豪情勝概,寫法上很有點浪漫主義氣派;又因為是寫夢境,所以使人不覺得是過分夸張失實。借用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掌故,是以“天下英雄”自許,又是對摯友方孚若的論評。作者希望能夠有千輛大車,迎接這些燕南趙北的劍俠奇才,共同收復北方的失地。這里點出“燕南趙北”,又回應了上文的“登寶釵樓”和“訪銅雀臺”,使人了然知道作者“登”與“訪”的用意,并不只是看望一下祖國北部河山。所以在文字結構上,又是彼此呼應,正如“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其首又應。足見作者行文的細密。作者結合實際生活,融會歷史題材,虛實結合,而以虛為主,表現(xiàn)出豪邁爽朗的氣魄北方的豪杰之士了。
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初名灼,字潛夫,號后村,莆田(今屬福建)人。嘉定二年(1209)以郊恩補將仕郎,次年調靖安主簿。先后為江淮制置使李玨、廣西經略安撫使胡槻辟置幕府。寶慶元年(1225)知建陽縣。以言官箋克莊《落梅詩》,激怒史彌遠,卷入江湖詩案,經鄭清之力辯得釋。端平初,真德秀帥閩,辟為帥司參議官。次年,遷樞密院編修官兼權侍右郎官。嘉熙間,歷知袁州、廣東提舉,升轉運使兼提舉市舶使。淳祐六年......[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