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以白石連花奉寄楚公,言白石蓮花自在佛前。將老病楚公自在西山;白石蓮花既不雕鐫應入西山,西山老僧又不起心欲此石蓮。
在清霜寒露降滿苔蘚的夜里,經常夢到他這位老朋友。
龍宮與雁塔一樣的極高。
以舍利弗為代表的阿羅漢,不會最上乘義,停留在小乘極果,不以成佛為最究竟之目標,直到法華會上, 方才回小向大,發愿成佛。
注釋
白石蓮花:指用白石鑿成的蓮花狀佛前燈臺。
楚公:未詳。詩作于居東川幕期間。程夢星謂此詩乃兩絕句,誤合為一律。馮浩注道源曰:《續高僧傳》:楚南,閩人也。武宗廢教,深竄山谷。大中時出,隨黃檗山禪師。昭宗
詩文中流露出感傷頹廢的情調、縹渺虛無的色彩。他自己曾在《樊南乙集·序》中說:“三年以來,喪失家道。開居忽忽不樂,始克I意事佛,方愿打鐘掃地,為清涼山行者。”這首詩就是他這種思想的具體反映。“楚公”其人,歷來無確考。現此詩中之意??赡苁且晃焕像?。
“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詩一開頭,便切題描寫寺院中的石燈臺?!鞍资徎ā奔词療襞_?!兜涝础芬粫⑷眨骸胺资癁樯徎ㄅ_,捧燈佛前?!肮病笔恰肮钡耐僮帧!傲鶗r”一詞《大唐西域記》一書中有所說明:“六時合成一日一夜?!狈鸾浿兴^“六時”等于如今的二十四小時。寺院中放置著白石鑿成的蓮花燈臺,它整天整夜都在佛前捧著燈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詩文中流露出感傷頹廢的情調、縹渺虛無的色彩。他自己曾在《樊南乙集·序》中說:“三年以來,喪失家道。開居忽忽不樂,始克I意事佛,方愿打鐘掃地,為清涼山行者?!边@首詩就是他這種思想的具體反映?!俺逼淙?,歷來無確考?,F此詩中之意??赡苁且晃焕像摹?/p>
“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痹娨婚_頭,便切題描寫寺院中的石燈臺。“白石蓮花”即石燈臺?!兜涝础芬粫⑷眨骸胺资癁樯徎ㄅ_,捧燈佛前?!肮病笔恰肮钡耐僮帧!傲鶗r”一詞《大唐西域記》一書中有所說明:“六時合成一日一夜?!狈鸾浿兴^“六時”等于如今的二十四小時。寺院中放置著白石鑿成的蓮花燈臺,它整天整夜都在佛前捧著燈火,為佛家不可缺少之物。
接下兩句:“空庭苔蘚饒霜露,時夢西山老病僧。”因見院中秋色而憶念西山老僧。前一句寫秋色:深秋時節,木葉盡脫,連那院中碧綠的苔蘚也逃不掉寒秋的淫威,在重生的霜露之下,顯出衰敗之態。目睹眼前凄涼的秋景,詩人不由得想起南山那位體衰多病的老僧,此時他的情況怎樣呢?于是詩人便引經據典,設想僧人所處的佛家圣地的情況:“大海龍宮無限地,諸天雁塔幾多層?!薄斗ㄈA經》上說舍利佛文殊師“乘千葉蓮花從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涌出(水面),住在虛空之中”。此處之“天”與我們如今所說的天不同。按佛經所說,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共有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為四天,此處之“天”指佛家所處的清凈光明的勝境?!把闼币辉~出自《大唐西域記》,此書中載:有佛比丘在路上行走,忽然發現群雁飛翔.于是開玩笑說:“今天眾和尚飯不夠吃?!币恢淮笱阆蚝笸酥w,投身自殺。佛家感動,便建一塔,把雁葬在下面。在詩人的想象中,佛境不僅廣大無邊,而且清靜光明。詩人用這樣的筆法,把南山老僧所處之境描繪得如此之好。同時,此聯也是借大海和雁塔暗暗點出佛家教義之“博大精深”。
最后兩句:“漫夸騖子真羅漢,不會牛車是上乘?!边@是對“楚公”的贊語。此處“騖子”指舍利弗。舍利弗名字與母親名相連。其母名為舍利,眼如鹙鷺,身形特剮好看。“羅漢”本意是修行得道的圣者?!端氖陆洝分姓f阿羅漢能飛行變化。隨愿久住,而其所居之處,天地為之感動。言其道法之高深。這里是在說舍利弗為修行得道之圣?!安粫奔床焕斫??!芭\嚒?、“上乘”都是佛家語。按佛書《妙法蓮花經》中所說:“如來佛曾為眾僧說三乘,三乘即聲聞乘,辟支佛乘和佛乘,聲聞乘如求羊車,辟支佛乘如求鹿車,都不如佛乘,因為佛乘‘利益天人,度脫一切’,如求牛車?!币虼恕芭\嚒睘榉鸺掖蟪艘布丛娭兴f的“上乘”,其根本意思是指佛家圓通廣大的要道。
詩人在這最后兩句中首先稱贊舍利弗是“真羅漢”,即修行得道的長者,但他還沒有理解佛家的“上乘”即那圓通廣大的要道,言外之意便是“楚公”才真正懂得了佛家的“上乘”之法,即佛家要道。
這首詩在思想性上無足可取,只是玄而又玄的禪家之語。不過在用典上還有些特色。不見牽強與堆砌之痕,比較自然。▲
,參考資料:完善
1、 靖宇主.唐詩多功能多用途詞典 上:遼海出版社,2001.09:86-87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