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樓·醉中有索四時歌者為賦

辛棄疾〔宋代〕〔〕

長安道,投老倦游歸。七十古來稀。藕花雨濕前湖夜,桂枝風澹小山時。怎消除?須殢酒,更吟詩。
也莫向竹邊孤負雪。也莫向柳邊孤負月。閑過了,總成癡。種花事業無人問,惜花情緒只天知。笑山中:云出早,鳥歸遲。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從長安告老回家了,在一直呆過了七十年之后;多么的不易呀,七十年,這自古以來都少有!——我倦了,與其閑置,不如歸來。歸來好啊:夏天,看荷花:涼雨過后,池塘的夜多美;秋天,看桂花:淡淡的風里,小山也不錯。別問怎么打發這日子?——喝酒,喝酒;再不,寫寫詩吧。
冬天:不要辜負了那竹上的雪;春天,不要辜負了那柳邊的月。過閑的人,總有些癡。種花之事無人問津,與花相對的意味,只有老天明了。好笑的是那山中:云,早早的出去;鳥,遲遲地歸來。——竟是這般的忙碌!

注釋
⑴最高樓:詞牌名。南宋后作者較多,以《稼軒長短句》為準。八十一字,前片四平韻,后片三平韻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闋詞中作者雖寫他人的四時之事,實際是在借他人的酒杯,來澆自己的塊壘的。

  此詞本是以寓有四時景物為游戲的。然而于祖國,一片報效不得之忠心,卻于字里行間,處處流露了出來。口里說是要用詩酒來打發生活,準備在花月叢中度過自己的余生,而實際卻痛苦于種花的事業無人問,而惜花的心情也沒有人知道。這“花”分明是有所指的。作為主戰派的他們來說,大約也就是指他們統一的大業無人問,而徒有報效之熱忱,竟是只有天知道了。“無人問”、“只天知”,對于他們來說,這是無比巨大的悲哀和寂寞。無怪乎他要笑云兒出去這么早,鳥兒歸來這么遲,放著大事不干,如此匆匆,所為何來。結合上面的“種花事業”看,則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闋詞中作者雖寫他人的四時之事,實際是在借他人的酒杯,來澆自己的塊壘的。

  此詞本是以寓有四時景物為游戲的。然而于祖國,一片報效不得之忠心,卻于字里行間,處處流露了出來。口里說是要用詩酒來打發生活,準備在花月叢中度過自己的余生,而實際卻痛苦于種花的事業無人問,而惜花的心情也沒有人知道。這“花”分明是有所指的。作為主戰派的他們來說,大約也就是指他們統一的大業無人問,而徒有報效之熱忱,竟是只有天知道了。“無人問”、“只天知”,對于他們來說,這是無比巨大的悲哀和寂寞。無怪乎他要笑云兒出去這么早,鳥兒歸來這么遲,放著大事不干,如此匆匆,所為何來。結合上面的“種花事業”看,則這也就是那一些蠅營狗茍之輩,為自己的利祿而緊張忙碌得可笑罷了。這一“笑”字,寫出了詩人多么高尚的情懷,也寫出了詩人無比巨大的悲憤。

  詞是勸人,其實也是勸自己要放開一些的,殊不知它正告訴了人,他放不開。他本想用游戲三昧的筆墨來寫得輕松一點的,誰知仍然滿懷悲憤,指著禿子罵和尚了。劉熙載說蘇東坡的詩“滔滔汩汩說去,一轉便見主意”(《藝概》)。大約好的詩詞都是這樣的,稼軒此詞,亦莫不如是。▲

,

參考資料:完善

1、 李之亮 注評.國學經典:辛棄疾詞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90-192 2、 劉熙載.藝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67
創作背景
這闋詞中作者雖寫他人的四時之事,實際是在借他人的酒杯,來澆自己的塊壘的。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初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今屬山東)人。受學于亳州劉瞻,與黨懷英為同舍生,號辛黨。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義軍烽起。棄疾聚眾二千,隸耿京為掌書記,奉表南歸。高宗于建康召見,授右承務郎,任滿。改廣德軍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論》、《九議》,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復失地的建議。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東......[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