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郎·西津海鶻舟

賀鑄〔宋代〕〔〕

西津海鶻舟,徑度滄江雨。雙艫本無情,鴉軋如人語。
揮金陌上郎,化石山頭婦。何物系君心,三歲扶床女。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丈夫乘著海鶻船離開渡口,徑自穿越滄江,消失在茫茫煙雨中。連那本沒有情感的雙櫓,似乎也在感嘆他們的分別,鴉軋地響個不停。
丈夫在外揮金如土,妻子苦苦等待,幾乎要成了山頭望夫的石頭。究竟什么能拴住他的心?別忘了,家中還有扶床行走、剛剛三歲的幼女!

注釋
調名即《生查子》。
西津:西方之渡口,此泛指送別之地。
海鶻(gǔ)舟:狀似鷹隼的快船。宋葉廷硅《海錄碎事》衣冠服用部《舟門》:“海鶻舟,輕捷之稱。”
鴉軋:磨擦聲,此指搖櫓聲。
揮金陌上郎:用《秋胡行》的故事。揮金,揮金如土。陌上郎,指秋胡。用來比喻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西津海鶻舟,徑度滄江南。”詞人一開篇就以潑墨式的手法,大筆揮灑,刻畫出了一幅煙雨送別圖。在一派煙雨之中,那船兒十分輕捷地從渡口離開,徑直地渡過滄江,消失在迷茫的遠方。這里,詞人沒有直接去寫送者和行者,而只以津、舟、江、雨所組成的渾茫開闊的圖畫把二者都包容在其中。詞人將“徑”字加于“度”前,大有深意。“徑”,直也。即使是妻悲女啼,情意綿婉,即使是氣候惡劣,雨急浪險,船還是徑直開走了。一字著力,用心良苦,寄情于景,令人回昧。

  “雙艣本無情,鴉軋如人語。”三、四兩句,詞人采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出人意料地把搖動雙櫓而產生的連續低沉的聲音當做觸媒,由此而來的設想“荒誕”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西津海鶻舟,徑度滄江南。”詞人一開篇就以潑墨式的手法,大筆揮灑,刻畫出了一幅煙雨送別圖。在一派煙雨之中,那船兒十分輕捷地從渡口離開,徑直地渡過滄江,消失在迷茫的遠方。這里,詞人沒有直接去寫送者和行者,而只以津、舟、江、雨所組成的渾茫開闊的圖畫把二者都包容在其中。詞人將“徑”字加于“度”前,大有深意。“徑”,直也。即使是妻悲女啼,情意綿婉,即使是氣候惡劣,雨急浪險,船還是徑直開走了。一字著力,用心良苦,寄情于景,令人回昧。

  “雙艣本無情,鴉軋如人語。”三、四兩句,詞人采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出人意料地把搖動雙櫓而產生的連續低沉的聲音當做觸媒,由此而來的設想“荒誕”而又人情。連這本無生命、無感情的“雙艣”也為上述的送別場景所感動,像一個閱盡人間悲歡的老人那樣發出深情的喟嘆,此時郁積于詞人心中的感情也就不言而自明了。“雙艣”“人語”的內容應充斥換頭。當然,這實際上也就是詞人的內心獨白。前兩句化用故事,對偶天成。這本來是兩個各自獨立并完整的故事,詞人卻借雙艣之“口”把二者聯系在一起,效果頓時強烈起來。一方無行,一方癡情;一方薄幸,一方堅貞。相比之下,人們很自然就會得出一敬一貶的結論。

  “揮金陌上郎,化石山頭婦。何物系君心?三歲扶床女!”最后兩句以反詰呼起,透出更加強烈的感情。詞人在“有什么東西能系住你的心”這一問之中,已經是在譴責丈夫之負心。接著,又以家中還有剛剛能夠扶著床沿走路的三歲女兒來進行再一次的勸喻,誠摯委婉,撼動人心。

  詞人在詞中將物擬人,以“物語”傳己情。詞人在接受這一影響的同時,以“舷語”來寫自己心中所想,可謂推陳出新。▲

,

參考資料:完善

1、 姜鈞編,宋詞大鑒賞,外文出版社,2012.05,第135頁
創作背景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賀鑄在和州(今安徽和縣一帶)任管界巡檢(負責地方上訓治甲兵,巡邏州邑,捕捉盜賊等的武官)。雖然位卑人微,卻始終關心國事。眼看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亂,新黨變法的許多成果毀于一旦;對外又恢復了歲納銀絹、委屈求和的舊局面,以致西夏騷擾日重。面對這種情況,詞人義憤填膺,又無力上達,于是揮筆填詞,寫下了這首感情充沛、題材重大、在北宋詞中不多見的、閃耀著愛國主義思想光輝的豪放名作。
賀鑄

賀鑄(1052-1125)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州共城(今河南輝縣)人。太祖孝惠后族孫。年十七,宦游京師,授右班殿直、監軍器庫門。熙寧中出監趙州臨城縣酒稅。元豐元年(1078)改官磁州滏陽都作院,歷徐州寶豐監錢官,和州管界巡檢。崇寧初以宣議郎通判泗州,遷宣德郎,改判太平州。大觀三年(1109)以承議郎致仕,居蘇州、常州。宣和元年(1119)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僧舍,年七十四。《宋史》、《東都事略》......[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