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一個地方官清閑的職位唯有(團練)副使,一年之中清冷的節日只是清明節。
春去春來什么時候是盡頭,閑恨閑愁所到之處就萌生。
燕子和黃鸝爭相鳴叫,柳絮和樹莢競相飛揚。
脫去官服換來隱士所居的商山的酒,獨自笑吟《離騷》中的詩句。
注釋
冷節:寒食節。在清明前一日。
商山:指商山四皓,泛指有名望的隱士。
作者王禹偁(954—1001),北宋政治家、詩人、散文家。因為官正直,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這首詩為作者被貶商州(今屬陜西商洛)任團練副使時所作。
詩題點明詩意、詩境,透露出詩人的謫宦之苦。
首聯中“唯”寫出了詩人的不滿與無奈,“冷”寫出了清明的時令特點,都表現了詩人的謫居之感。
頷聯表面上看是惱人的春,實際上是讓詩人驚心的“閑”。頸聯的“夸”與“斗”兩字生動傳神,用擬人手法凸顯春天的生趣,同時運用了反襯的手法表現出詩人被貶愁緒與眼前的大自然美景形成鮮明對比,也體現了詩人希望回歸自然、脫離世俗的愿望。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作者王禹偁(954—1001),北宋政治家、詩人、散文家。因為官正直,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這首詩為作者被貶商州(今屬陜西商洛)任團練副使時所作。
詩題點明詩意、詩境,透露出詩人的謫宦之苦。
首聯中“唯”寫出了詩人的不滿與無奈,“冷”寫出了清明的時令特點,都表現了詩人的謫居之感。
頷聯表面上看是惱人的春,實際上是讓詩人驚心的“閑”。頸聯的“夸”與“斗”兩字生動傳神,用擬人手法凸顯春天的生趣,同時運用了反襯的手法表現出詩人被貶愁緒與眼前的大自然美景形成鮮明對比,也體現了詩人希望回歸自然、脫離世俗的愿望。
尾聯用了商山四皓、屈原《離騷》的典故,詩人情緒變得十分灑脫,既來之則安之,不如將滿腔郁悶出之于“笑”,和著《離騷》飲酒賞春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整首詩充分表現了詩人在被貶愁緒中自我排遣、尋求曠達灑脫并享受隱士生活的心境,言淺情深、意味深長。▲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