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獨倚欄桿向遠處望去,清江浦在哪里呢?大雨迷蒙,連天涯都一片蒼茫。好風像扇子,好雨似掛著的珠簾。只見岸上紅花開放,汀洲覆滿綠草,浸水的印痕在不斷上漲。
想象自己的夢魂進入了關山之路,那游冶的舊處在哪里呢?如今只剩夢影依稀,不堪回首。碧綠的平野延伸至天際,引起離人無盡的歸思。只有在偶然的美夢中,才能回到長期思念的南方。
注釋
清江浦:清江,又名沙河,在今江蘇淮陰市北淮河與運河會合處。浦,水濱。
渺渺:形容雨大,迷漾一片。
汀草,水邊的野草。
青林:喻夢魂。
乘鸞:指仙游。秦穆公女弄玉好樂,蕭史善簫,穆
這首詞,是寫春夏之交的雨景并由此而勾起的懷人情緒。
上片從近水樓臺的玉闌干寫起。清江煙雨,是闌干內人物所接觸到的眼前景物;渺渺天涯,是一個空遠無邊的境界。“好風如扇”比喻新穎,未經人道,春夏之交,往往有這樣的景色。陶淵明詩“春風扇微和”的扇字是動詞,作虛用;這里的扇是名詞,作實用;同樣給人以風吹柔和的感覺。“雨如簾”的繪景更妙,它不僅曲狀了疏疏細細的雨絲,像后來楊萬里詩“千峰故隔一簾珠”那樣地落想;而且因為人在玉闌干內,從內看外,雨絲就真像掛著的珠簾。“岸花汀草、漲痕添”,也正是從隔簾看到。“微雨止還作”(蘇東坡句),是夏雨季節的特征。一番雨到,一番添上新的漲痕,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這首詞,是寫春夏之交的雨景并由此而勾起的懷人情緒。
上片從近水樓臺的玉闌干寫起。清江煙雨,是闌干內人物所接觸到的眼前景物;渺渺天涯,是一個空遠無邊的境界。“好風如扇”比喻新穎,未經人道,春夏之交,往往有這樣的景色。陶淵明詩“春風扇微和”的扇字是動詞,作虛用;這里的扇是名詞,作實用;同樣給人以風吹柔和的感覺。“雨如簾”的繪景更妙,它不僅曲狀了疏疏細細的雨絲,像后來楊萬里詩“千峰故隔一簾珠”那樣地落想;而且因為人在玉闌干內,從內看外,雨絲就真像掛著的珠簾。“岸花汀草、漲痕添”,也正是從隔簾看到。“微雨止還作”(蘇東坡句),是夏雨季節的特征。一番雨到,一番添上新的漲痕,所以說是“時見”。“漲痕添”從“岸花汀草”方面著眼,便顯示了一種幽美的詞境。這是精細的描繪,跟一般寫壯闊的江漲氣勢采用粗線條勾勒的全不相同。
下片由景入情。見到天涯的雨,很自然地會聯想到離別的人,一種懷人的孤寂感,不免要涌上心頭,于是幻想就進入了枕上關山之路。只有模糊的夢影可以回憶乘鸞的舊蹤。碧蕪千里的天涯,自然引起“王孫游兮不歸”的悠悠之思呢。可是溫馨的會面,在夢里也不可能經常遇到。“惟有霎時涼夢、到南州”,這么一結,進一層透示這僅有的一霎歡娛應該珍視,給人的回味是悠然不盡的。
這首詞雖是相思懷人之作,但格調清朗疏淡,沒有一絲纏綿悱惻的凄清,在同類題材中不多見,在一定程度上開拓了詞境。
藝術手法上,這首詞層次分明,對比鮮明;上片寫白天,下片寫晚上;上片寫景,下片抒情。▲
,參考資料:完善
1、 《線裝經典》編委會編.宋詞鑒賞辭典....01.: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142 2、 姜鈞編.宋詞大鑒賞:外文出版社,2012:170 3、 高陽里評注.花箋春心:婉約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162頁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