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閣

黃庭堅〔宋代〕〔〕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辦完了公事,登上快閣,在這晚晴的余輝里倚欄遠眺。
遠望秋山無數,落葉飄零,天地更加遼遠闊大。朗朗明月下澄江淙淙流過,月光下顯得更加空明澄澈。
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吹簫的興致了,只有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我從萬里之外的遠地乘船歸來,在船上吹起長笛;我的這顆心,將愿與白鷗結為朋友。

注釋
快閣:在吉州泰和縣(今屬江西)東澄江(贛江)之上,以江山廣遠、景物清華著稱。此詩作于元豐五年(1082)作者任泰和令時。
癡兒了卻公家事:意思是說,自己并非大器,只會敷衍官事。癡兒,作者自指。了卻:完成。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是黃庭堅在太和知縣任上登快閣時所作的抒情小詩。

  一般說來,文章或詩歌開頭往往較難,以致有的文學家常將其開頭處砍去,這是因為開頭處,作者還沒有和作品的情境融為一體,因而容易作態。黃山谷此詩起首,用通俗口語娓娓道來,但又能構思奇妙,引人入境。詩人說,我這個呆子辦完公事,登上了快閣,在這晚晴余輝里,倚欄遠眺。這二句,看似通俗淺近,卻包涵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前句是用《晉書·傅咸傳》所載夏侯濟之語,“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癡,復為快耳!”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閣“及李商隱”萬古貞魂倚暮霞”之典,還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癡兒”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認自己是“癡兒”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是黃庭堅在太和知縣任上登快閣時所作的抒情小詩。

  一般說來,文章或詩歌開頭往往較難,以致有的文學家常將其開頭處砍去,這是因為開頭處,作者還沒有和作品的情境融為一體,因而容易作態。黃山谷此詩起首,用通俗口語娓娓道來,但又能構思奇妙,引人入境。詩人說,我這個呆子辦完公事,登上了快閣,在這晚晴余輝里,倚欄遠眺。這二句,看似通俗淺近,卻包涵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前句是用《晉書·傅咸傳》所載夏侯濟之語,“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癡,復為快耳!”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閣“及李商隱”萬古貞魂倚暮霞”之典,還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癡兒”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認自己是“癡兒”,此為諧趣之一;“了卻”二字,渲染出了詩人如釋重負的歡快心情,與“快閣”之“快”暗相呼應,從而增加了一氣呵成之感此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更是超脫了前人的窠臼。杜詩之“倚”,倚于山閣,乃實境平敘;李詩之“倚”,主語為“萬古貞魂”,乃虛境幻生而成;黃詩之“倚”,可謂虛實相兼;詩人之“倚”,乃是實景,但卻倚在無際無垠的暮色晴空。讀此三家,宛如一幅藝術攝影,在晚霞的逆光里,詩人與亭閣的背影。

  不僅如此,“倚晚晴”三字,還為下句的描寫,作了鋪墊渲染,使詩人順勢迸出了“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絕唱。遠望無數秋山,山上的落葉飄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時顯得更加遼遠闊大,澄凈如玉的澄江在快閣亭下淙淙流過,一彎新月,映照在江水中,顯得更加空明澄澈。這是詩人初登快閣亭時所覽勝景的描繪,也是詩人胸襟懷抱的寫照。讀這樣的詩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謝眺“余霞散成綺,澄江凈如練”的名句。但黃山谷之句,既汲取了前輩的養料加以鍛煉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現。所以前人曾評此二句道:“其意境天開,則實能劈古今未泄之奧妙。”(張宗泰《魯齋所學集》)

  五、六二句,是詩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謝知音的故事。《呂氏春秋·本味篇》載:“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載阮籍善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見所悅之人,“乃見青眼”(《晉書·阮籍傳》)。詩人這二句大意是說,因為知音不在,我弄斷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彈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憂了。此處“橫“字用得很生動,把詩人無可奈何、孤獨無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來。

  結句詩人說自己希望能坐上歸船,吹弄著悠揚的長笛,回到那遙遠的故鄉——我的這顆心呵,早已和白鷗訂好盟約了。從全詩的結構看,這個結尾是相當精彩的:起首處詩人從“癡兒了卻官家事”說起,透露了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登快閣亭欣賞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漸入佳境,詩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與起首處對“公家事”之“了卻”形成鮮明對照;五、六句詩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詩人心內的憂煩無端而來,詩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負無法實現、自己的胸懷無人理解的痛苦。那么,解脫的出路何在呢?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詩人的“歸船”、“白鷗”之想。這一結尾,不但呼應了起首,順勢作結,給人以“一氣盤旋而下之感”(潘伯鷹評語)。而且意味雋永,讓人想象無窮。

  全詩明白如話,因景抒情寄慨,字字緊扣,層層關聯,用典貼切,無一字無來處,體現了江西詩派用字新奇、筆力雄健的特點。

  此詩極受后人稱賞。姚鼐稱此詩“豪而有韻,此移太白歌行于七律內者”;方東樹評析說:“起四句且敘且寫,一往浩然,五、六句對意流行。收尤豪放。此所謂寓單行之氣于排偶之中者。”這些評析都是十分切中肯綮的。翁方綱評黃山谷詩云:“坡公之外又出此一種絕高之風骨,絕大之境界,造化元氣發泄透矣。”細吟此詩,當知無愧。▲

,

參考資料:完善

1、 繆鉞 等 .宋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 :599-600 . 2、 孫文葵. 黃庭堅詩歌藝術風格淺談[J].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4(01) 3、 劉河. 登“快閣”而不快——讀黃庭堅《登快閣》詩[J]. 新筑學刊(社會科學版). 1983(00)
創作背景
這是黃庭堅在太和知縣任上登快閣時所作的抒情小詩。
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原籍金華(今屬浙江),祖上遷家分寧(今江西修水),遂為分寧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授葉縣尉。熙寧五年(1072)為北京(今河北大名)國子監教授。元豐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為秘書郎。元祐元年(1086)為《神宗實錄》檢討官,編修《神宗實錄》,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時張耒、秦觀、晁補之俱在京師,與庭堅同游......[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