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堂

寇準〔宋代〕〔〕

虛堂寂寂草蟲鳴,欹枕難忘是舊情。
斜月半軒疏樹影,夜深風露更凄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堂屋分外寂靜,只聽到堂外草叢中的蟲鳴聲。斜靠枕頭難以入眠,只因舊情縈繞在心頭。
月光斜照在半截窗戶上,又把稀疏的樹影投在堂屋的地上,讓人覺得夜半更深的風露更加凄清了。

注釋
虛堂:空堂。
欹枕:斜倚枕頭。

賞析
賞析

  這首詩作于作者晚年。詩題取首句前二字,實類“無題”。

  首句寫堂靜。用靜中之動來反襯其靜。虛堂,空堂,用《莊子》“虛室生白”之意。孤身獨處,更無他人,所以覺得堂屋是空蕩蕩的。孤身、夜深,空堂顯得分外寂靜,只聽到堂外草叢中不知什么蟲子在鳴叫著。“草蟲鳴”是靜中之動,因“寂寂”才能聽見蟲鳴;聽得見蟲嗚,愈見堂之“寂寂”。如此一個靜悄悄的堂屋,正可酣眠。

  然而,次句卻寫人不眠。此時,獨處于堂屋之中的詩人斜靠在枕頭不能成眠。堂寂,蟲鳴,都是他在不眠之中感覺到和聽到的。之所以“不眠”,是因為“難忘舊情”,舊情縈繞在詩人心頭,令他難以忘懷。舊情之“情”,在這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詩作于作者晚年。詩題取首句前二字,實類“無題”。

  首句寫堂靜。用靜中之動來反襯其靜。虛堂,空堂,用《莊子》“虛室生白”之意。孤身獨處,更無他人,所以覺得堂屋是空蕩蕩的。孤身、夜深,空堂顯得分外寂靜,只聽到堂外草叢中不知什么蟲子在鳴叫著。“草蟲鳴”是靜中之動,因“寂寂”才能聽見蟲鳴;聽得見蟲嗚,愈見堂之“寂寂”。如此一個靜悄悄的堂屋,正可酣眠。

  然而,次句卻寫人不眠。此時,獨處于堂屋之中的詩人斜靠在枕頭不能成眠。堂寂,蟲鳴,都是他在不眠之中感覺到和聽到的。之所以“不眠”,是因為“難忘舊情”,舊情縈繞在詩人心頭,令他難以忘懷。舊情之“情”,在這里不應解作“戀情”或“愛情”。一是不曾聽說詩人生平有過浪漫的或不幸的愛情,再是從三四兩句的意境與全詩的氛圍看,也與戀情無涉。所以這里的舊情,也是作者《江南春二首》之中的“愁情”,即“暮年遷謫,流落不歸之意”。范雍《忠愍公詩序》曾說:“大約公之為詩,多有此意。”那么,這里的“舊情”可以歸入“此意”。另外,詩人說成“舊情”,是故意含糊其辭。總之,暮年遷謫,流落不歸,是詩人一生中愁沁心髓的不幸,他難以忘懷,襲上心來時,就要欹枕難眠了。

  按照作品的思路,下面本來應該傾吐作者難忘舊情的悲傷,而詩人卻沒有這樣,“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于是他繞過“舊情”把目光轉向窗子,來了個寫景句:“斜月半軒疏樹影。”月光斜照在半截窗戶上,又把稀疏的樹影投在堂屋的地上。樹影搖曳不定,詩人已感到寒意,所以他覺得夜半更深的風露更加凄清了。詩到此句,便戛然而止。

  其實詩人并沒有忘記舊情。盡管“舊情”只如一個閃電,瞬間便消逝了,而更多的筆墨用于寫景。但是,這些景物的描寫已著上了“舊情”的色彩,而使一切景語皆成了情語。起筆的“虛”字就語涉雙關:“虛堂寂寂”,是他自己的靈臺孤寂,方感到空堂分外寂靜;他把目光轉向窗戶,看那月光,看那樹影,原是為了解脫“舊情”的縈繞,但是,看到的又是凄清的環境,而環境的凄清正是他心境凄然的反照。總之,詩人于“舊情”欲言又止,只是在亦即亦離之中,融情入景,描繪眼前景物,構成一種凄迷的氛圍,烘托出一縷難忘舊情的凄楚的情感,這就比直陳胸臆,顯得更加纏綿悱惻,蘊藉婉曲,余味不盡。同時他身為大臣,政治上的不幸際遇是不好多說的,也只能出之以委婉之詞,點到為止。▲

,

參考資料:完善

1、 《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版,第35-36頁
創作背景
寇準

寇準(961─1023)字平仲,下邽(今陜西渭南北)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進士,授大理評事,知巴東縣。累遷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東銓。為官敢直言。景德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反對王欽若等南遷主張,力主抵抗遼軍進攻,促使真宗往澶州(今河南濮陽)前線親自抗敵,與遼訂立澶淵之盟。后為王欽若所譖,罷知陜州。天禧三年(1019)再相。真宗病,劉皇后預朝政,準密奏請太子監國,事泄,為丁謂排擠,罷相,封萊國......[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