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清清的碧波渺遠,日光閃耀,柳條隨風輕擺,青草茂盛。已經是垂暮老人了,卻遇到春色,這種滋味有誰知道呢?竹簾都垂下來,庭院里一片安靜,只有我一個人,無聊地看著一對燕子比翼雙飛。
害怕寒冷沒敢換上春衫,春日到郊外踏青的時候懶于和其他人相隨。擺上春天地里的野菜和做熟的山里的野味,農家釀的酒可以隨便些。人老了,不敢多喝,沒有醉倒在花叢中,花兒沒有說話,卻笑話我癡。
注釋
江城子:詞牌名,又名“江神子”,原為單調,至蘇軾始變為雙調,共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韻。
癸酉:宋寧宗嘉定六年(1213年)。春社:祭名,祭祀土地,以祈豐收。周代用
詞的上片寫“老大逢春”的情緒。開拍三句,寫春社時節,風和日暖,春光明媚,清波悠遠,楊柳依依,青草繁茂。這是芳春景色,生趣盎然,令人振奮。然而詞人卻恰恰相反,精神并不蕷奮,甚至情緒消沉。原因是:“老大逢春,情緒有誰知?!薄胺甏骸笔怯|媒,“老大”才是根源。此時的詞人已是古稀老人,青春已被歲月消磨殆盡,生機活力正被衰老蠶食著,“老大”落寞傷感的情緒,當然只有自己知道,別人是無法理解的。心境如此,所處的環境又是“竹箔四垂,庭院靜,次獨處,燕雙飛”。竹簾四垂,言與外界隔絕,很少有人來往,故庭院里十分寂靜。后兩句意從五代翁宏詩“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宮詞》)化出,言詞人獨處其間,只有那忙著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詞的上片寫“老大逢春”的情緒。開拍三句,寫春社時節,風和日暖,春光明媚,清波悠遠,楊柳依依,青草繁茂。這是芳春景色,生趣盎然,令人振奮。然而詞人卻恰恰相反,精神并不蕷奮,甚至情緒消沉。原因是:“老大逢春,情緒有誰知。”“逢春”是觸媒,“老大”才是根源。此時的詞人已是古稀老人,青春已被歲月消磨殆盡,生機活力正被衰老蠶食著,“老大”落寞傷感的情緒,當然只有自己知道,別人是無法理解的。心境如此,所處的環境又是“竹箔四垂,庭院靜,次獨處,燕雙飛”。竹簾四垂,言與外界隔絕,很少有人來往,故庭院里十分寂靜。后兩句意從五代翁宏詩“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宮詞》)化出,言詞人獨處其間,只有那忙著筑巢的春燕雙雙飛出飛進。這里情中寫景,以景襯情。用雙飛之燕襯獨處之人,足見其孤獨寂寞;以動襯靜,愈見境靜,映襯出其心境之落寞凄涼。
下片寫人的活動。換頭“怯寒未敢試春衣”與上片“老大逢春”相應,絲絲人扣:因“老大”而“怯寒”;因“逢春”尚寒而“未敢試春衣”。這里既寫出了年屆七十、年邁體衰之老人對節候的切身感受,也暗寓著主人公的情緒低落,真實入情。正因為如此,在春社這個游覽踏青的大好時節,這位老人卻“踏青時, 懶追隨”。一個“懶”字,刻畫出老人力不從心、意懶心灰的情態和無可奈何的心情。那么,老人來打發這個“家家扶得醉人歸”的春社節日的作法是:“野蔌山殺,村釀可從宜”。即是說,只要有點山野風味的酒食就可以了。這里作者強調的是:蔌以“野”、骰以“山”、釀(酒)以“村”為宜。 用字準確,既有聊遣愁懷的一面,也有追求雅趣的一面,疏淡別致。煞拍三句,以描述人的心態作結:“不向花邊拚一醉,花不語,笑人癡”。已經有了野蔌、山骰、村酒,老人本想”酩酊酬佳節”,獨坐“花邊拚醉”,只是擔心“花不語,笑人癡”,而只好作罷??梢娮髡呷死闲牟焕?,猶想學少年的情懷。著直表心跡,振起全篇。
這首詞體現詞人“惟婉轉嫵媚為善”的詞作主張,景中見情,情中寫景,情景交融。寫出“老大逢春”的種種心態和微妙的“情緒”,真實生動而富有情趣。在遣詞用字上頗具匠心。如開篇連用“渺渺”、“暉暉”、“依依”、“離離”四個疊字句,渲染春光;“野”、“山”、“村”字都移易不得,具見精神。又有頻用前人的詩句,化繁為簡,意蘊不減。結拍用擬人手法,化無情為有情,妙趣橫生,余味雋永?!?/p>,
參考資料:完善
1、 易蓉 陳揚燕編著.宋代節序詞研究與欣賞: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年04月:第106-108頁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