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皇上曾經到世外巡游,他的六馬車駕在此作了短暫停留。
縱有返魂樹也不能使人還魂回生,只有鮮血化成青草似乎在訴說怨愁。
人已不見香車卻又回到京城宮殿,人去樓空而晨鐘依舊。
縱作甘泉宮也不可能招致亡魂再見了,即使是文成將軍也難以被封侯。
注釋
馬嵬驛:即馬嵬坡,故址在今陜西省興平市西北二十三里,距離長安(今西安)百余里。
穆滿:周穆王名滿,在位詩曾西征犬戎。此以周穆王喻唐玄宗,以“物外游”稱其奔蜀避亂。物外,世俗之外,即非人間的仙境。
六龍:原指周穆王駕馭的駿馬,此喻指唐玄宗車駕。淹留:停留,逗留。
此詩首聯是以周穆王周游天下的神話傳說比喻唐玄宗的奔蜀。這一聯實際上是說,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后,唐玄宗逃奔西蜀,在經過馬嵬驛時,車駕作了短暫的停駐。而車駕停駐的原因是發生了“馬嵬之變”。
頷聯承接上聯之脈絡,敘述了“馬嵬之變”的直接后果:貴妃已死,猶如青煙消逝,縱有返魂樹也不能使她還魂回生;如今“不見玉顏空死處”,只有貴妃的鮮血化成的這一片茂密的青草似乎在訴說著她的怨恨?!妒抻洝份d:“聚窟洲有大樹,與楓木相似,花發香聞數百里,名返魂樹。死者在地,聞香即活?!庇帧肚f子》:“萇弘死,藏其血,三年化為碧?!边@里化用這兩個典故,意在說明貴妃在馬嵬驛的永逝。詩人省去了馬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此詩首聯是以周穆王周游天下的神話傳說比喻唐玄宗的奔蜀。這一聯實際上是說,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后,唐玄宗逃奔西蜀,在經過馬嵬驛時,車駕作了短暫的停駐。而車駕停駐的原因是發生了“馬嵬之變”。
頷聯承接上聯之脈絡,敘述了“馬嵬之變”的直接后果:貴妃已死,猶如青煙消逝,縱有返魂樹也不能使她還魂回生;如今“不見玉顏空死處”,只有貴妃的鮮血化成的這一片茂密的青草似乎在訴說著她的怨恨。《十洲記》載:“聚窟洲有大樹,與楓木相似,花發香聞數百里,名返魂樹。死者在地,聞香即活?!庇帧肚f子》:“萇弘死,藏其血,三年化為碧?!边@里化用這兩個典故,意在說明貴妃在馬嵬驛的永逝。詩人省去了馬嵬兵變時六軍駐馬,貴妃與玄宗生離死別的歷史情節,而是以形象化的語言,深寓同情地描寫了貴妃的悲劇結局。
作為馬嵬事變的直接受害者,楊貴妃已經死不復生。而頸聯形象地描寫了曾經同貴妃訂立“愿世世為夫婦”的盟誓的唐玄宗在事變之后過著的生活狀況?!缎绿茣せ抡邆鳌份d,收復長安后,肅宗不要玄宗再過問天下大事,由宦官李輔國脅迫太上皇(玄宗)從興慶宮遷到西宮中。這一聯概括地敘述了唐玄宗在經歷了一場動亂之后,回到長安,看到的是人去樓空,鐘聲依舊的悲切情景,飽含著他對亡妃的無限思念之情以及他所度過的孤獨、寂寞、凄苦的生活。上下句之間的兩個關聯詞“卻”“還”用得極妙?!跋爿倕s歸”道出了馬嵬事變中玄宗與貴妃一生一死的不同命運;“曉鐘還下”寫出了鐘聲依舊人已非的無奈之情。
死者不可復生,生者長恨不已。陳鴻《長恨歌傳》說,貴妃死后,玄宗思不能已,命方士尋找貴妃魂魄,方士謊稱在海外蓬萊仙山找到了貴妃,并帶回金釵鈿合作為信物。詩人在尾聯卻對這一傳說提出了質疑:一個命歸九泉,一個殘生人間,縱作甘泉宮也不可能招致亡靈再相見了,即使是文成將軍也難以被封侯?!妒酚洝ば⑽浔炯o》說,漢武帝的寵姬王夫人卒,齊人少翁以方術在夜間招引王夫人,使武帝在帷幔中望見。于是封少翁為文成將軍,以客禮相待。并作甘泉宮,中為臺室,畫天、地、泰一諸神,置祭具以招天神。過一年多,少翁的方術漸漸失靈,神不至。于是誅文成將軍。這里詩人化用典故,說明了這場悲劇的無可挽回,暗示了玄宗的無盡悲哀與懷念。但是就《長恨歌傳》的傳說而言,對玄宗重蹈武帝的荒誕,命方士尋找貴妃亡靈的愚蠢作法,詩人不無譏諷之意。
全篇以敘事為主,在描述之中兼有抒情和議論。中間二聯楊貴妃、唐玄宗交替描寫,在工整的對偶中間以虛字的抑揚,使得率直的敘述變得婉轉而流動。全詩通篇用典故,借前朝故事來敘述,別具詠史詩之一格。▲
,參考資料:完善
1、 周嘯天.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622-624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