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事

王維〔唐代〕〔〕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細雨初停,天尚微陰。盡管在白天,還是懶得開院門。
坐下來靜觀蒼苔,那可愛的綠色簡直要染到人的衣服上來。

注釋
書事:書寫眼前所見的事物。
輕陰:微陰。
閣:同“擱”,阻止,延滯,停下來的意思。這句說,細雨初停,天尚微陰。
慵(yōng):懶。這句說盡管在白晝,還是懶得開院門。
坐看。坐下來看。
欲:簡直要。

賞析
鑒賞

  這是一首即事寫景之作。題為“書事”,是詩人就眼前事物抒寫自己頃刻間的感受。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寫眼前景而傳心中情。蒙蒙細雨剛剛停止,天色轉為輕陰。雨既止,詩人便緩步走向深院。他不是到外面去散心。雖是白晝,還懶得去開那院門。詩人用了一個“閣”字,表現出自己的主觀感受。“閣”字用在此處別有趣味,仿佛是輕陰迫使小雨停止。淡淡兩句,把讀者帶到一片寧靜的小天地中,而詩人好靜的個性和疏懶的情調也在筆墨間自然流露。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變平淡為活潑,別開生面,引人入勝。詩人漫無目的在院內走著,然后又坐下來,觀看深院景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茸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這是一首即事寫景之作。題為“書事”,是詩人就眼前事物抒寫自己頃刻間的感受。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寫眼前景而傳心中情。蒙蒙細雨剛剛停止,天色轉為輕陰。雨既止,詩人便緩步走向深院。他不是到外面去散心。雖是白晝,還懶得去開那院門。詩人用了一個“閣”字,表現出自己的主觀感受。“閣”字用在此處別有趣味,仿佛是輕陰迫使小雨停止。淡淡兩句,把讀者帶到一片寧靜的小天地中,而詩人好靜的個性和疏懶的情調也在筆墨間自然流露。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變平淡為活潑,別開生面,引人入勝。詩人漫無目的在院內走著,然后又坐下來,觀看深院景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茸茸的青苔,清新可愛,充滿生機。那青苔太綠了,詩人竟然產生幻覺,覺得那青翠染濕了自己的衣服,此與《山中》詩“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主觀幻覺,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張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靜。“欲上人衣來”這一傳神之筆,巧妙地表達自己欣喜、撫愛的心情和新奇、獨特的感受。

  青苔本是靜景,它本不能給詩人以動的幻覺。經過小雨滋潤過的青苔,輕塵滌凈,格外顯得青翠。它那鮮美明亮的色澤,特別引人注目,讓人感到周圍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層綠光,連詩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點“綠意”。這是自然萬物在寧靜中蘊含的生機。

  詩人借寫幻覺,表現出色彩奇妙的運動。通過這仿佛流動于整個空間的蒼苔翠色,反襯出自己空寂的心境。詩人寫物象的色彩,不僅能寫出它的濃淡、深淺、明暗,寫出不同色彩的映襯、對照,還能寫出色彩的動靜,甚至將色彩擬人化,使它具有性靈。再以移情和擬人手法,化無情之景為有情之物,從而巧妙地表達自己新奇獨特的感受,透露自己內心的感情奧秘。

  此詩神韻天成,意趣橫生。詩人從自我感受出發,極寫深院青苔的美麗、可愛,從中透露出對清幽恬靜生活的陶醉之情,詩人好靜的個性與深院小景渾然交融,創造了一個物我相生、既寧靜而又充滿生命活力的意境。一個“擱”字,使陰晦的天氣變得靈動,而最后一句更是神來之筆。它展示王維山水田園詩的又一種風格,是王維的五絕名篇之一。

  這是一首即事寫景之作,題為“書事”,即詩人就眼前事物抒寫自己頃刻間的感受。前兩句,寫眼前景傳心中情。用一“閣”字,仿佛是輕陰迫使小雨停止,雖是白晝,詩人也懶得去開那院門。淡淡兩句,詩人好靜的個性和疏懶的情調在筆 墨間自然流露。三、四句變平淡為活潑,深院景致別開生面,引人入勝。經小雨滋潤后的青苔,青翠鮮亮,使人感到周圍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層綠光。作者運 用移情和擬人手法,化無情之景為有情之物。詩中透露出對清幽生活的陶醉之 情,創造了一個物我相生、既寧靜而又充滿生命活力的意境。▲

,

參考資料:完善

1、 陶文鵬 .王維詩歌賞析 :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1年06月第1版 :175-176 . 2、 李永祥編著 .王維詩集 :濟南出版社 ,2007.4 :112 . 3、 《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87頁 4、 周道貴 .唐詩三百首詳注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1 :90 .
創作背景
王維

王維(701─76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九歲知屬辭,十九歲應京兆府試點了頭名,二十一歲(開元九年)中進士。任大樂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規表演黃獅子舞被貶為濟州(在今山東境內)司功參軍。宰相張九齡執政時,王維被提拔為右拾遺,轉監察御史。李林甫上臺后,王維曾一度出任涼州河西節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陽去主持考試工作。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和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