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子儼等疏

陶淵明〔魏晉〕〔〕

  告儼、俟、份、佚、佟:

  天地賦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賢,誰能獨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彼挠阎耍H受音旨。發斯談者,將非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耶?

  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游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余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抱茲苦心,良獨內愧。

  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機巧好疏。緬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來,漸就衰損,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將有限也。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鮑叔,管仲,分財無猜;歸生、伍舉,班荊道舊;遂能以敗為成,因喪立功。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穎川韓元長,漢末名士,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于沒齒。濟北氾稚春,晉時操行人也,七世同財,家人無怨色。

  《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爾,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復何言!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告訴嚴、俟、份、佚、侮諸子:

  天地賦予人類以生命,有生必定有死。自古至今,即便是圣賢之人,誰又能逃脫死亡呢?子夏曾經說過:“死生之數自有命定,富貴與否在于天意?!笨鬃铀挠阎叺膶W生,親身受到孔子的教誨。子夏之所以講這樣的話,豈不是因為人的窮困和顯達不可非分地追求,長壽與短命永遠不可能在命定之外求得的緣故嗎?

  我已經年過五十,年少時即受窮苦,家中常常貧乏,不得不在外四處奔波。我性格剛直,無逢迎取巧之能,與社會人事多不相合。自己為自己考慮,那樣下去必然會留下禍患。于是我努力使自己辭去官場世俗事務,因而也使你們從小就過著貧窮饑寒的生活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篇文章是陶淵明在晉宋易代之際所作的一封家信。詩人在信中用平易淺顯的語言扼要地回顧了他五十余年的生活,述說自己的思想和人生態度,還告誡兒子們要互相友愛,期望兒子們也能按照他的理想和做人的準則生活下去。全信款款而談,語重心長,尤能體現詩人的一生志趣及滿腔深厚的舔犢之情。

  信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地提出生必有死,接著從孔子弟子子夏“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名言中,引出“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的道理,然后就此分層敘說。

  首先用年過知天命的歲數來回首已往,雖有自責,卻也有清除非己的無奈和閑居躬耕的歡然自喜,孺仲妻的話使他深信對生活方式作出的選擇,而不受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篇文章是陶淵明在晉宋易代之際所作的一封家信。詩人在信中用平易淺顯的語言扼要地回顧了他五十余年的生活,述說自己的思想和人生態度,還告誡兒子們要互相友愛,期望兒子們也能按照他的理想和做人的準則生活下去。全信款款而談,語重心長,尤能體現詩人的一生志趣及滿腔深厚的舔犢之情。

  信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地提出生必有死,接著從孔子弟子子夏“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名言中,引出“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的道理,然后就此分層敘說。

  首先用年過知天命的歲數來回首已往,雖有自責,卻也有清除非己的無奈和閑居躬耕的歡然自喜,孺仲妻的話使他深信對生活方式作出的選擇,而不受拘束的生活也使他充分感受到羲皇上人般的閑適。這種對平生志趣的追述,實際上充滿了“窮達不可妄求”的生活哲理。

  其次是以病重難久的心情來交代后事,盡管沒有足夠的財產留給后代,詩人還是真誠的希望他們能像鮑叔、管仲那樣對待家產,像歸生、伍舉那樣念及情誼,像韓元長那樣兄弟同居,像汜稚春那樣七世同財,這又是在“壽夭永無外請”思想支配下的殷殷囑托。

  全信款款而談,語重心長,尤能提現詩人的一生志趣及滿腔深厚的舔犢之情。▲

,

參考資料:完善

1、 曹明綱.陶淵明謝靈運鮑照詩文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5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是陶淵明在晉宋易代之際所作的一封家信。詩人在信中用平易淺顯的語言扼要地回顧了他五十余年的生活,述說自己的思想和人生態度,還告誡兒子們要互相友愛,期望兒子們也能按照他的理想和做人的準則生活下去。全信款款而談,語重心長,尤能體現詩人的一生志趣及滿腔深厚的舔犢之情。
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大詩人。他出身于一個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過大司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外祖孟嘉做過征西大將軍。不過到了他的時代,家境已經衰落,所以他一生過著窮困的生活。他處在一個晉、宋易代的時期,政治的黑暗,階級斗爭的尖銳,民族矛盾的激化,都深深地影響著他。他青年時期懷有大志,但是后來和黑暗現實......[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和郭主簿·其二

陶淵明〔魏晉〕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酬丁柴桑

陶淵明〔魏晉〕

有客有客,爰來宦止。秉直司聰,惠于百里。飱勝如歸,聆善若始。 匪惟諧也,屢有良游。載言載眺,以寫我憂。放歡一遇,既醉還休。實欣心期,方從我游。......

讀山海經·其十

陶淵明〔魏晉〕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辰 一作:晨)......

和郭主簿·其二

陶淵明〔魏晉〕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酬丁柴桑

陶淵明〔魏晉〕

有客有客,爰來宦止。秉直司聰,惠于百里。飱勝如歸,聆善若始。 匪惟諧也,屢有良游。載言載眺,以寫我憂。放歡一遇,既醉還休。實欣心期,方從我游。......